信息索引号 | 01404053X/2023-00255 | 生成日期 | 2023-01-20 | 公开日期 | 2023-01-20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江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报告 |
主题(一级)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主题(二级)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关键词 | 规划,经济,管理,开发区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高新区财政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千方百计筹资金、不遗余力保重点、攻坚克难勇创新,既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也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
现在向会议报告江阴高新区2022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高新区财政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千方百计筹资金、不遗余力保重点、攻坚克难勇创新,既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也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一般公共预算预计完成情况
2022年,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1.0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53%,下降26.56%,其中:税收收入29.5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21%,下降26.4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5.35%。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9.8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39%,下降31.34%。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22年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04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65亿元,债务转贷收入0.49亿元,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为36.1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19.88亿元,债务还本支出0.49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5.8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36.18亿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预计完成情况
高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5.7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300.12%,下降70.73%,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3亿元,债务转贷收入3.4亿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预计为10.2亿元。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0.2亿元,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重点
2022年,高新区紧紧围绕市下达的全年收入目标,在挖潜增收、开源节流上全力以赴,着力保障财政平稳健康运行。
(一)积极组织收入,确保税源应收尽收
一是积极推进留抵退税工作。通过走访54家重点企业、梳理重点重大项目、排摸国有企业等多种途径,紧抓退税资源,全力协调税务、企业等各级力量做大退税规模,全年留抵退税实现14亿元。二是深化税费协同共治。引导各部门确立“抓业务也要抓收入”的意识,加快构建“党政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费共治新格局。每月召开多部门参加的税收协同共治会、征管专班推进会,共同谋划财政收入征管举措。三是紧密联系争取税源。通过大数据比对核实高新区属地税源,积极对接乡镇做好企业税库调整沟通工作,为我区争取更多收益。
(二)持续优化支出,全力保障民生项目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以收定支,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到“刀刃”上,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压减举措。出台《江阴高新区管委会关于优化支出结构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澄高管〔2022〕11号),从抓收入、兜底线、压支出、稳运行等方面明确操作口径。夯实民生保障。做好防疫经费保障,助力疫情防控平时和战时管理;全年安排超2亿元,用于保障居民养老和医保、困难群众补助、优抚对象慰问等民生支出。支持国有房屋租金减免。全面落实我市“助企纾困60条”举措,第一时间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送上政策“红包”,为83家承租高新区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244.59万元,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主动对上争取,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锚定目标,抢抓政策窗口、对上争取工作取得明显突破,债务管控得到全面加强。顺利完成江阴高新区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升级改造项目、智能制造产业园升级改造项目、金属材料产业园升级改造项目、萧山路区域城市更新等4个项目贷,有效缓解了拆迁资金难题。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青阳园区锡澄协同发展区科创园区建设工程成功申报政策性基金项目资本金,到账金额1.22亿元,为无锡市首单获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
(四)持续深化改革,大力提升管理水平
按照财政改革发展方向,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积极盘活存量资源。完成205套已拍卖安置房房款收取及房产交付工作,安置房拍卖款1.5亿元全部到账。市政排水管网资产市场化运营取得实效,经营权转让实现一次性回笼资金4亿元。持续提升国资公司信用评级。江阴科技新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获AA+主体信用评级,其全资子公司江阴高新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也在两个评级公司取得了主体、跟踪双评级,为进一步压降融资成本提供有力保障。开展国有资产专项治理工作。印发《江阴高新区国有资产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澄高财〔2022〕67号),对高新区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底数,明确了整改方向。
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3年高新区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围绕目标任务,抓收入、兜底线、调结构、促改革、提效能,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根据高新区经济发展情况,2023年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36.47亿元,增长17.5%,税收占比95.56%。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0.28亿元,增长2.02%。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47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7亿元,债务转贷收入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7.4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8亿元,债务还本支出0.3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6.89亿元,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37.47亿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3年高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22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55亿元,债务转贷收入2.5亿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25.05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25.05亿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
完成2023年度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一、经营好财政
抓好开源、节流两篇文章,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开源方面,坚持“五源齐抓”、合力并进
一是税源。进一步压实税费协同共治工作,搭建组织体系,强化绩效考核,提升网格化综合治税水平,形成抓收入的立体网络。紧盯重点企业。加强与重点企业沟通交流,密切关注其经济指标,掌握年度收入总盘子,有力支撑全区税收收入平稳增长。关注困难企业复苏态势,提高政策精准度,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困境。抓好重点行业。持续推进房地产项目全流程跟踪管理,关注好土地出让、规划设计、建设开发、商品房交易及二手房买卖等各环节税收。强化建筑业项目监管,跟踪对接好新建重大产业项目及交通、基建等民生项目,把好资金支付关,提高税收预缴率,堵塞征管漏洞。加强流动性税源管控。关注好限售股减持、股权转让和企业兼并重组等形成的一次性税源,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原始股东股权的托管和减持,防止税源外流。
二是资源。土地资源方面,提前谋划,为市场回暖做好净地出让的准备工作。优化配套环境,提升土地价值,把握推地节奏。三资方面,坚持“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加大财政统筹力度。以国资清产核资工作为契机,加大整改力度,积极盘活处置闲置资产,加快实现相关收入“应入尽入”。倒排工作计划,有效解决REITs申报前的相关问题,积极争取早日上市。加大对存量资金、资产、资源以及暂存暂付款的清理。
三是费源。主要是与企业、个人相关的非税收入,涉及高新区是卫生医疗收入、保教费收入等。
四是利源。加强市场化合作力度,争取更大的投资收益。制定国企改革发展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国企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是外源。一方面抓好转移支付资金。加强对上级专项资金的系统分析,找准政策切入点,努力争取更多的政策安排和资金配套支持。另一方面抓好专项债和基金。深入研究、全面吃透上级政策措施要求,加强与咨询机构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提高对上争取的针对性、实效性。
节流方面,树立底线思维、多措并举。
一是厉行节约促平衡。把过“紧日子”思想向各个预算单位传导压实,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全面紧缩支出范围、全面压降支出标准,把钱用在刀刃上。强化财经纪律的严肃性,严控预算调剂追加,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确立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控意识,严格按预算进行建设,同步加强建设期监管和后期的履约验收。经济发展专项确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既关注项目落地,更关注后期产出,明晰对赌条款。
二是全面绩效提效能。按照省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将绩效目标编制情况与预算申报、审核、批复等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选择重点支出实施绩效后评价。确立“用钱必问效”的理念,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淘汰绩效低下、过时过效的专项。
三是强化管理抓规范。根据审计、财务检查、绩效考核等结果,有针对性地指导督促单位梳理业务流程,有的放矢制定和完善重点单位的内控机制,规范单位的财务管理。加大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力度,加强资金安排、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的约束,逐步形成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
二、支撑好发展
一是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局。支持产业强区战略。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支持项目招引,通过投资基金、专项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微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科创企业、高新企业加速成长,培育经济新动能,重塑发展新优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抢抓国家重要战略机遇,多渠道筹集资本金,推动城市更新贷项目资金尽快落地。支持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统筹资金保障、强化资金筹措、拓宽资金渠道,做好园区工改资金的“借用管还”。支持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准确把握对上争取资金政策要求,加大专项债券对上争取力度,提早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加快项目申报审批。
二是坚持民生优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投入方向不变、力度不减。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确保财政支出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
三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加强对滨江澄源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布局结构和风险控制等管理,加快实现政企分开、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资在服务园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国企健康发展。做强主要是明晰主业,用产业思维重构公司的业务结构,优化业务布局;在基金投入上积极创造投资收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过实施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支撑园区建设发展。做优主要是完善政企分开制度、廉政建设机制,完善制约机制,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完善收入分配办法。做大主要是壮大资产规模,通过资产划拨、项目建设、购置等途径,壮大企业资产规模。
四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一方面设立投资基金。稳慎推进投融资改革,“拨改投”转变政府投资方式,加快建立总规模30亿元的高新区母基金,同步设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子基金。根据需要招募子基金管理人、募集社会资金,对拟招引项目进行市场化尽调,形成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闭环。另一方面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强化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根据每家平台公司的实际情况,明确整合、注销、市场化转型等不同路径,拟定平台发展方向,根据上级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实现园区平台基本“清零”。
三、防范好风险
一是加强国资风险管控。完善合规程序,规范资产处置和收购的程序;发挥市场作用,做好充分尽调,规范投融资程序,防控投资风险,规避国有投资损失和国有资产流失。
二是加强债务风险管控。坚持把债务管控和国企改革、平台转型、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严格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不折不扣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化债任务。实施全口径债务联合管控机制。进一步做好债务结构调优、利率调低、增加化债资金来源等工作,有效整合融资主体,优化存量债务结构,全面压降债务成本。
2.2023年预算公开表格.xlsx 3.政府预算公开报表说明.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