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气象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信息索引号 466408614/2015-00039 生成日期 2015-07-31 公开日期 2015-07-31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气象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体裁 报告
主题(一级) 综合政务 主题(二级) 文秘工作 关键词 气候,总结,行政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江阴市气象局2014年度工作情况报告
江阴市气象局2014年度工作情况报告

江阴市气象局2014年度工作情况报告

 

 2014年以来,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市气象局和江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气象现代化建设,强化气象服务,深化县级气象综合改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务实创新狠抓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一)稳步推进体系和项目建设

 1、按照“十二五重点工程”项目的六个分项工程,稳步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一流”气象台站基础建设等工程的组织实施。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效,落实了 “十二五重点项目”地方配套全部经费。

 2.监测评价气象现代化进程。按照省市气象局和统计局联合开展气象现代化指标进程监测评价的文件要求,和江阴市统计局一起,开展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结果表明,江阴在气象工作纳入地方绩效考核和地方财政保障方面,达到了气象现代化工作目标。在科研成果转化和对业务科技支撑上,尚有不足。

 3.项目带动气象现代化建设。新建视频会议系统一套,安装交互式电子白板一套,提高了预报员业务培训和农村信息员培训硬件装备水平。完成业务大楼安全监控设计、招标、安装。“大气环境气象监测项目”列入地方政府项目库。

 (二)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综合能力与水平

 1.着力增强综合观测能力,探索装备保障社会化。新改建4个中尺度自动站。在全市新建4个大气电场仪。在新桥镇选择了一名气象信息员,承担自动站设备日常维护。组织成立江阴市气象志愿者团队,开展灾害性天气辅助观测。完成国家观测场草坪整理修补工作。新建水泥场地、黑色路面、自由大气、草地等4类特种温度观测方式。

 2.着力增强预测预报能力。按照省市气象局部署,实施现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投入业务应用。加强新进预报员学习培训,提高综合业务工作能力。

 3.着力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拓展直通式为农气象服务新渠道,增加服务产品。新建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QQ群。 “江阴气象官方微博、微信在腾迅和新浪上线。

 召开新闻发布会,利用公共媒体传播气象防灾减灾信息。717日,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召开出梅新闻发布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政府应急办、公安、民政、国土、建设、水利、农林、卫生、环保、安监、城管、港口、园林、公用、供电、海事等19个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气象台介绍了今年的梅雨情况,各部门汇报了他们职责范围内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和采取的措施。

 (三)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保障能力

 作为合作单位,参与无锡市气象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升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研究和服务能力。发表核心刊物文章一篇。承担“无锡市气象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中的部分项目,将投资建设城市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站、气溶胶激光气象雷达、激光雨滴谱仪。新申报无锡市科研项目三项。新进研究生一名,提高了气象业务能力。

 二、认真做好汛期、“三农”等气象服务

 (一)切实加强关键时段气象服务

 高质量完成防汛、春运、护林防火、中高考、大气污染信息发布等各阶段的气象服务工作。抓住每一次天气过程,在暴雪、连阴雨、大雾等灾害到来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和预防建议。全年制作发布天气公报和各类服务材料125期。气象服务领域,除了防汛以外,扩展到护林防火、春运、长江捕捞、节能保供、海事救援、安全监督、农业种养殖、110治安管理、交巡警道路管理、教育系统、卫生系统、节假日出行、社会重大活动等。目前,全市免费手机短信预警覆盖群,人数已经达到5000多。

 (二)  强化“三农”气象服务

    按照中国局气减函〔201425号《关于组织做好2014年“三农”服务专项工作的通知》,认真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组织需求调研,完成为农服务调研报告。更新了农村气象信息员、镇协理员信息,完善了乡镇防灾减灾分管负责人。在县市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制定了全部乡镇的应急预案。修订镇街绩效考核指标,并开展半年度、年度考核。应年度绩效考核要求,组织镇街科普和防灾减灾培训,并于年内开展了五次农村气象信息员培训。总结报送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情况、统计表;开展了面向农民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开通直通式服务QQ群、微信、微博。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调查。开展信息员/志愿者辅助观测。接待南信大长望班社会实践、社区夏令营、小主人报、学校科普教育等20批次。新桥社区防灾减灾科普馆正按照规范流程招标,将于近期开标。

 (三)积极开展环境气象服务

 在市政府组织下,签署了《江阴市201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书》,承担大气污染预警及信息发布、完善预警应急工作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气象保障等三项工作任务。与江阴市环保局签署了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研究和资料共享合作协议。一、建立大气环境监测和信息共享机制;二、建立大气环境污染预报预警联合会商和服务产品联合发布机制;三、建立重大大气环境污染事件联合调查和评估机制;四、建立科研开发和业务交流、培训合作机制;五、建立双方联络和协调机制。协议的签署,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整合了部门优势。

 三、加强科学管理和党建工作

 (一)参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

 气象局承担政府职能的领导小组: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指挥部办公室,防雷减灾办公室。

 气象局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地方领导小组。主要有:危化品安全生产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江阴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秸秆露天焚烧领导小组等。

 参与江阴市政府一系列文件和应急预案的修订、讨论、发布工作。主要包括:《江阴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江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江阴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江阴市突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江阴市突发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江阴市冰雪灾害应急预案》、《江阴市突发供水事故应急预案》等。

 (二)加强气象社会管理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稳定发展传统媒体、新兴网络、行业社会自有渠道转播等三大类气象信息发布渠道。修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开展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更新灾害防御组织人员网络,开展市级、镇街、村社区等多层次科普宣传和防灾减灾教育。

    气象工作再次纳入市委市政府对镇(街)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澄委办〔201428号);与民政局联合开展基层社区(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认证合格单位已达12个。

 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为市政府发文组织防御提供了第一手信息。

 落实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加强周边建筑物高度设计审核、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对观测场周边建筑物,从立项设计阶段就参与高度控制,积极与地方政府领导和部门沟通,争取支持和理解,保持观测环境评分稳定不降低(89.6)。及时修剪清理气象大院内外植物和堆放物。

 与地方港口、安监、公用事业等部门联合开展防雷防静电、汛期时段、燃气行业等各类安全检查。防雷中心对燃气行业500多家充气加气站的安全检测,正在洽谈过程中。

 围绕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的主题,组织开展社区防灾减灾讲座、参与广场宣传。

 (三)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按照职权法定原则、简政放权原则、便民高效原则、公开透明原则,梳理出行政许可事项4项,相关联行政服务两项,承接行政许可和相关联行政服务2项。在市政府的组织协调下,调整了行政审批流程和服务方式,实现行政技术分离,一票制收费。梳理审核《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涉企经营性收费清单》

 (四)深化气象改革工作

 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及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意见,按照苏气发〔201390号文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江阴市气象局机构编制调整方案》,调整了内设机构和直属业务单位,明确了工作职责。按照政事分离原则,调整了下属事业单位法人和财务流程。按照规范流程新录用2名编外人员。

 (五)内部管理和离退休管理

 落实离退休职工的政治、生活待遇。尊重离退休职工,每年通报气象发展成就,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他们订阅报纸、刊物,方便他们了解党和国家法规政策。按时发放离退休金,及时按照有关政策调整数额,认真组织年度体检,在生病住院、高温、年节组织看望。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做精做细内部管理,保安、卫生、食堂、水电、绿化、设备维护均采用外包形式,提高了内部管理的专业水平和科学化水平。

 开展摄影活动、歌唱比赛、三农采摘活动,提高职工集体意识,和谐团队关系。

 (六)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党建创建和反腐败工作

 按照省市局部署,扎实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召开了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和总结大会。按照“江阴市气象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先后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活动,组织学习活动12次,召开座谈会4次,开展谈心21次,梳理出“四风”方面问题31 条,上级督导组反馈意见9条,组织专题会议讨论2次。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

在机关党工委的领导下,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年”和“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坚持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拓宽思路、创新手段,用好资源、培育品牌,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严格考察流程,完成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和材料上报工作。

    回顾今年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1气象现代化进程的力度、广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2、防雷图审和验收费进入地方财政专户,但离综合预算进入地方财政体系还有距离。

  3、党风廉政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2015年工作计划

1、做好汛期、秋收秋种、冬季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工作;

2、进一步完善市、镇、村(社)防灾减灾体系,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气象社会管理;

3、在环境空气质量气象条件监测和服务方面有进展。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