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
/sfj/index.shtml
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司法局 > 工作动态
“八五”普法印象 | 青阳镇:弘扬法治精神 共浴法治“阳”光
发布时间:2025-11-12 11:21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江阴市青阳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围绕中心大局,在组织领导上坚持全面普法格局,在实施推进上强化通盘整合效能,在宣传重点上确保精准供给,在普法对象上追求更高水平立体化覆盖,为青阳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阳、法治青阳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建立健全机制保障体系 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高位谋划,压实责任。 镇党委、政府始终将普法工作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纳入全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持续深化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定期在党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确保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高效运转,责任体系层层压实。

  建强队伍,夯实基础。 持续优化法治副校长配备与管理,实现中小学全覆盖并动态调整。扩充升级普法宣讲人才库,吸纳更多优秀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行政执法骨干参与。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镇登记在册“法律明白人”达120名,并实现年度轮训全覆盖。“一村(社)一法律顾问”制度效能持续发挥,顾问参与基层治理深度广度显著拓展。

  加大投入,保障有力。 严格落实普法经费保障,优先用于法治文化阵地提档升级、精准普法产品创作、线上线下融合普法活动开展等。重点完善凝秀湖法治文化公园,不断增强法治文化浸润力。

                                           分层分类精准施策 筑牢全民法治根基

  抓牢“牛鼻子”,确保示范引领。 聚焦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法治能力建设,持续深化“法律进机关(单位)”。严格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前学法、新提任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宪法宣誓等制度。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考法实现常态化,参考率、合格率连续三年保持100%,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能力显著增强。

  服务“绝大多数”,普惠群众民生。 紧扣群众关切和基层治理需求,扎实开展“法律进乡村(社区)”。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生产等热点法律法规,开展形式多样的精准普法活动。累计开展“送法入企”“送法入村(社区)”等活动7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引导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习惯。

  呵护“法治蓓蕾”,夯实成长基础。 将青少年法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法律进校园”。全面落实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求,确保教材、师资、课时、经费“四落实”。创新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法治夏令营”等活动。“八五”普法以来,累计开展校园法治讲座、主题活动50余场次,成功构建并巩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

                                           多元宣传营造氛围 法治实践赋能基层

  把握节点聚焦普法。 充分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农民工学法活动周”“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等关键节点,精心策划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活动。全镇19个村(社区) 实现联动响应,线上线下相结合,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精准服务推进发展。 坚持普法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年”“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发展与安全”等重大任务,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护航乡村振兴”“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月”等专项活动30余场次,惠及群众约5万人次。

  赋能基层依法治理。 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政策宣讲、法治宣传、纠纷调解、法律服务中的“生力军”作用。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成果,实行动态管理提质增效。全面推广和深化“援法议事”机制,通过“援法议事”平台解决群众关切事项,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实现“群众事、群众议、依法办”。

  全民普法和法治建设永远在路上。 今后,青阳镇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建设“大美青阳”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苏公网安备 32028102000565号 网站标识码:320281001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