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月城镇无锡海菲焊接设备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台搭载智能AI检测系统的超声波线束端子焊接机正自主完成焊接质量判定。这台由企业自主研发的设备,让焊接质量检验告别传统破坏性试验方式,实现生产效率成倍提升。
“传统焊接检验需通过破坏性试验检测性能,成本高、风险大。”该企业电子工程师李刚介绍,超声波线束端子焊接机主要用于铜巴焊接、铜排焊接、铜镍焊接等工序,目前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力、储能等行业。企业此次研发的新设备在焊接的同时通过实时数据反馈,由AI系统即时判定焊接质量,能够为客户节省大量时间成本与材料成本。无锡海菲焊接设备有限公司在AI应用领域的技术突破,得益于其前瞻的发展视野和强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企业多年前就开始布局人工智能赛道,与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研发AI中频点凸焊机设备,可满足不同场景的焊接需求。“目前,AI中频点凸焊机已在国内多家零部件企业及主机厂实现批量应用,搭载智能AI检测系统的超声波线束端子焊接机也将逐步推向市场。”无锡海菲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天水说。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5G、AI、数字孪生等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工厂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对于产业基础雄厚的“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阴而言,广泛的AI应用不仅是提质增效的工具,更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海澜集团的布匹AI视觉检测系统,将瑕疵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9%;兴澄特钢的高炉“黑箱透明化”项目,通过AI算法优化炼钢工艺;盛合晶微的AI智能检测设备,提升了对先进封测环节芯片加工表面检测的准确率与效率;至格科技车载光学及光电模组总部、视通柔性手术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AI产品等5个人工智能产业类项目签约落地绮山湖科创谷……广泛的AI应用场景,驱动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谱写出江阴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