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江阴市申港街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临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工作原则,扎实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精心打造具有申港特色的“季子号”法治文化品牌,群众法治素养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夯实普法基础 筑牢法治根基
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动态调整依法治街委员会职能,定期开展党工委中心组学法、专题研讨,确保责任层层压实、工作持续推进。
阵地建设实现新突破。“季子号”法治文化专列提档升级,法治文化景观长廊嵌入季子文化公园,13个村(社区)实现法治图书角和电子普法屏全覆盖。共计开展法治戏曲、小品巡演30场,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队伍建设持续强化。实现村社法律顾问全覆盖,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培育“法律明白人”120名,组建“普法骑行队”“知心大姐维权队”等10支志愿队伍,构建“街道-网格-微网格”三级普法网络,形成“顾问定点+志愿者流动”普法新格局。
精准分类普法 提升法治素养
聚焦“关键少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纳入党工委中心组必学内容,开展专题学习9次。组织45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律资格考试,通过率100%。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法制度,将依法履职作为干部晋升重要依据。
补齐乡村法治短板。创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个,针对法治薄弱村开展精准帮扶,通过派驻政法干警、法律顾问坐班等措施完成省级复检。开展“法治三农”服务会4期,覆盖农户1200余人次,开辟法律援助快速通道,优先处理涉农纠纷。
优化企业法律服务。在街道商会设立法律服务站,成立申港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法治体检”12场,覆盖90%规上企业。建立环保、安全生产专项合规辅导机制,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创新青少年普法形式。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学法,年接待学生800人次。法治副校长牵头开展“法治伴成长”系列活动10余场,禁毒日“绿意手作”课堂用多肉栽种喻示“无毒青春”,在趣味互动中播种法治种子。
持续深化“季子号”品牌。季子法治艺术团创排《反诈锡剧》等原创剧目,开展巡演;“法护长江”活动中沿江企业签订环保守法承诺书62份;利用“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节点举办法治主题活动60余场。
深化依法治理 服务民生需求
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体系。实施“基石工程”,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党工委书记带头以法治思维“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累计申报基层治理类“书记项目”4个,打造党建品牌5个,办结民生实事64项。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基本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整合司法所、乡贤、“五老”等力量,成立“成方元+”调解工作室联盟,形成多元解纷体系。成功化解信访积案5件,通过公证、诉讼等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两级调解组织累计调处矛盾纠纷2400余起。
深化执法为民理念。2024年推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在安监、环保、城管等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拆除违建8.8万平方米。开展群租房安全“百日攻坚”,拆除违规隔断152处,清退违规租户230人。推进“雪亮工程”,整合监控点位318路,构建空地一体防控体系。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申港街道法治根基全面夯实,法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展望未来,申港街道将继续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保障高品质生活,赋能高效能治理,让法治温度触手可及,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申港、法治申港贡献力量!
|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