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阴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新一代谐波减速器齿轮刀具,专门用于加工直齿和斜齿圆柱齿轮。该产品凭借高精度、高效率、广泛适用性和长寿命等特点,不仅能满足汽车工业、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需求,也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制造等未来产业。“这款刀具的模数约为0.1毫米,精度能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企业精益办主任赵见晓介绍。
塞特精密的核心竞争力,凝结在一把把看似小巧却技术含量极高的精密刀具中。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塞特精密已能成熟打造滚刀、插齿刀、车齿刀、铣刀四大系列产品,以精度高、寿命长为特点,性价比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2015年至2024年,塞特精密主导产品数控机床用高精度小模数齿轮刀具连续9年稳居国内市场占有率首位,让高档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而企业内部建立的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更让其形成了产品“研发—转化—迭代”的良性循环。“每年,我们企业都会拿出一笔固定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和设备改造,这样就保证了产品的迭代和技术的升级,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赵见晓告诉记者,政府部门也积极上门提供各类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建议和帮助,助力企业无惧市场风浪。
推动“小巨人”迸发“大能量”。近年来,江阴始终把服务“专精特新”企业量质齐升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一方面成立江阴市“专精特新”企业联盟,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交流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推动联合创新,加强产业链协同。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培育扶持政策,对获评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增设“专精特新贷”专项金融产品,在发展空间上对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给予“一事一议”的优先支持,在科技创新方面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积极申报新技术新产品目录、“首台套”专项,支持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6家、无锡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3家,形成了规模集聚效应。据了解,全市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不到10%的规上工业企业数占比,贡献了13%的规上工业产值、18%的规上工业利润,累计创建各类省级以上研发中心224个,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52项,拥有发明专利2493件。
为促进“专精特新”企业“花开满园”、量质齐升,接下来,江阴将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专精特新”培育机制,鼓励企业在细分市场精耕细作、勤修内功,专注核心产品、掌握核心技术、主攻核心客户群、把握核心市场,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提高市场占有率,努力在细分市场领域达到行业领先,实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同时,切实做好选苗育苗,将高成长潜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纳入培育库,不断推动产业发展攀上新高度、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