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
/sfj/index.shtml
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司法局 > 工作动态
“八五”普法印象 | 夏港街道:“法治之光”照亮“万安夏港”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9-25 10:46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江阴市夏港街道主动顺应新形势、立足新起点,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核心目标,通过健全工作机制、聚焦重点对象、创新宣传形式、深化基层治理等措施,让法治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突出一个核心 落实三强三高三到位       

  以建设“法治政府”为核心,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推进街道行政决策科学化、法治化,提升街道依法治理水平。

  一是强化高位推动到位,组建普法领导小组。制订“八五”普法五年规划,每年及时发布“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依法行政及法治建设工作要点”,成立并优化“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工委领导、街道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高效普法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普法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强化高度重视到位,深化干部领学机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必学内容,覆盖率100%。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党工委中心小组年度学习计划,中心组每年专题学法不少于4次,组织干部集体学法6次。认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学法考试,优秀率100%。      

  三是强化高效清单到位,压实责任落实体系。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每年制定街道年度普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各部门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工作重点和执法任务等,制定部门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实施“年初亮清单、季度晒进度、年终评实效”的闭环管理制度,街道将普法工作列入了年度考核责任目标,普法工作经费列入街道年度经费预算。   

                                                                     打响一个品牌 积极构建全域大普法新格局       

  持续做优“司小强”司法行政品牌,全面释放“会客厅、艺术团、服务团”等普法载体新效能。

  一是建设法治宣传教育新阵地。2021年开始夏港街道全域布局“法治会客厅、小巷会客厅、邻里会客厅”三级服务载体。实施“法治文化一地一品工程”,苏港路社区裕花园小区成功创建全市法治建设示范小区。2023年以来新增时代名邸、和院小区等法治小区4个。建成长江村“法护长江宣传教育站”、普惠社区“和苑法治长廊”等一批法治宣传教育示范点。在街道微信公众号开辟“小强说法”栏目,定期宣传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推动辖区居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风尚的形成,进一步推进“八五”普法的深入开展。             

  二是丰富法治文化活动新载体。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立“司小强”法治艺术团、“小强说”法治读书会,创作《小巷管家》小品、《防诈骗 夏港街道在行动》、《护航》表演唱等一批法治文化作品,结合“五心夏港”精神提炼“红色法治文化”,创作一批集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欣赏性于一体的普法动漫、普法歌曲、普法微视频、普法诗歌等文化精品。      

  三是培育法治志愿服务新团队。强化“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及服务团队培育,将68个网格136名法律明白人、50名普法志愿者、24名法治中心户全部纳入“司小强”法治志愿服务团,相继开展“法治大讲堂”、“普法小喇叭”等系列活动110余次,调解各类纠纷1200余起。试行《积分管理办法》让25名法律明白人受到奖励,参与议事18件、解决大小问题50余项。      

      

                                                                   组建一个联盟 推进法治惠民实事工程       

  成立“万安驿栈”普法联盟,集传统普法和新媒体普法于一体,让普法成为百姓身边事。

  一是强化“万安驿栈”大平安联盟格局。以“万安”为主线,整合市、街道、村社区、社会等各级优势普法资源,发挥“驿栈”枢纽型、智慧型、融合型平台效应,努力打造上下联动、全民参与、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普法新模式,有力助推乡村振兴,为法治江阴、平安江阴建设作出新的夏港贡献。      

  二是创新“法律六进”新平台落地开花。以司法所为“平安邮局”载体,定制一批“平安”主题海报、宣传视频、普法案例,在10个村“社区”成立“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栈”,在夏港社区、苏港路社区20多个楼道试点“平安邮你”智慧宣传栏,聘请136名法律明白人为“普法邮递员”,行走在68个网格,有效联系1个军营、4个学校、6个单位、12个村社区、100余家企业、3万多家庭,通过“微信公众号”、“网格群”、“朋友圈”开展融媒宣法、网格讲法、楼道普法。             

  三是做实“普法惠民”项目库联建工作。以强基·“精网微格”善治工程、驿安·“非诉讼调解”联盟工程、普惠·“法律六进”长效工程、亲民·“法治文化”润心工程、提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等五大法治惠民实事工程为抓手,推进街道及村社二级项目库联建,切实加强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其中街道牵头实施8个,村(社区)级牵头实施15个,选树小巷管家“三和”工作法、老蔡“12348”工作法等一批先进典型,形成引领全域的示范效应。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苏公网安备 32028102000565号 网站标识码:320281001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