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财政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25-03727 生成日期 2025-09-08 公开日期 2025-09-0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财政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财政、金融、审计 主题(二级) 财政 关键词 规划,经济,管理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支持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是支持功能区建设。出台《江阴市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完善“功能区+国资公司”运营架构,支持以功能区为单位推进国有企业资源整合、信用评定和市场化运作。三、既抓改革,又顾监管,在加强财政科学管理上担当作为。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江阴市财政局2025年工作计划

一、既抓开源,又顾节流,在推动收入量质齐升上担当作为。一是抓好收入组织。深化财税协同共治,完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跟踪分析,提高财税运行分析精准度。规范非税收入组织,强化国有资源资产的合规盘活和单位收入业务拓展,确保收入保持在合理区间。有序组织土地出让收入,配合自规、住建等部门落实土地供应和房地产市场提振措施,用好土地收储专项债券政策,推动土地资源盘活增效。二是拓宽财源渠道。把财源建设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全力落实好延续优化的减税降费政策,抢抓中央全方位扩内需契机,扎实推进“两重”“两新”工作,综合运用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贷款贴息等财政金融工具,支持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不断培植壮大骨干企业数量和规模,进一步夯实财源基础。三是优化支出管理。坚持有保有压,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将“三保”支出摆在财政支出的最优先位置,集中财力增强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民生事业、区域一体、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的保障能力,严格“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管理,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将过紧日子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既抓重点,又顾大局,在保障重大战略任务上担当作为。一是支持经济回升向好。贯彻落实各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及时兑现各级补贴资金,大力激发消费潜能。会同发改等部门深度挖掘潜在需求,针对性地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争取更多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密切关注美国加征关税等形势变化,会同主管部门及时研究针对性政策,综合运用资金奖补、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各类措施,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增强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二是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强市。紧紧围绕“34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强市资金、“暨阳英才”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国企投资基金作用,高度关注支持新质生产力布局,支持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是支持功能区建设。出台《江阴市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完善“功能区+国资公司”运营架构,支持以功能区为单位推进国有企业资源整合、信用评定和市场化运作。

三、既抓改革,又顾监管,在加强财政科学管理上担当作为。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优化整合专项资金,制定专项资金政策清单,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等配套措施支撑,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挂钩。二是推动资产盘活利用。巩固提升试点工作成果,通过进一步细化资产清查、进一步探索盘活路径、进一步拓展平台功能、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扎实做好试点工作下半篇文章。三是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聚焦超长期特别国债、财政可持续发展等财会监督重点领域,持续开展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整治,提高财会监督的权威性、威慑力。

四、既抓守正,又顾创新,在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中担当作为。一是提升融合能力。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市属国企之间同质化业务整合,有效增强国企在行业领域、产业链中的控制力和带动力,坚持挖潜增效和新动能培育一体化推进,强化品牌意识,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市场化水平和盈利能力。二是提升支撑能力。引导国企主动融入全市重大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履职担当和支柱能力,提升国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三是提升监管能力。着力构建全市国有企业监管大格局,注重事前事中事后、分级分层分类,坚持授权与监管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努力做到向下看清各级、一级管住一级,不断提升国资监督有效性,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