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探路共富新举措 推动民生事业再上新台阶
发布日期:2025-06-21 08:55    文章来源:江阴日报

【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新征程上,江阴协同推进民生保障与富民增收,以更精细、更贴心的服务回应百姓期盼,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奋斗目标】 民生是发展的“指南针”。2024年,江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7万元、全省同类城市第一,农民收入突破5万元、连续24年排名全省榜首,这份亮眼的“共富成绩单”彰显了江阴的硬实力。市委全会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作示范”的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文化发展等五大领域细化工作部署,着力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打造示范样板。

【实施路径】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加强“新农人”队伍培育,提升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质效。有序实施和美乡村片区规划建设,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深化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利用,盘活集体闲置资源资产,完善飞地经济、联合抱团等路径模式。

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覆盖范围。积极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完善“澄颐享”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普惠托育机构建设,加强全链条生育服务保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高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提高中职学校融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双减”成效。深化健康江阴行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以全科服务为导向,增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持续高效落实稳岗返还、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一次性扩岗补助、见习留岗补贴等政策。加快发展吸收就业能力强、带动居民增收强和便于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产业,拓展平台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就业领域。加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中心(站)。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擦亮“游圣、军事、学政、民乐、中医”五大特色文化标识,建好用好徐霞客联盟,做大做强徐霞客超级IP。高标准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阴段建设。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持续推动“艺”熠生辉——澄艺空间珠链计划,办好“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芙蓉花开”文艺精品节目展演等文化惠民活动。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