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聚焦盘活利用聚力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4-08-26 08:57    文章来源:江阴日报

一年前的夏天,江苏励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安正在琢磨一件大事。他的团队深耕神经介入医疗器械领域,规划建设包括全球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及销售中心在内的高端医疗器械全球基地项目,但项目落在哪个城市还未有定论。恰在此时,江阴高新区抛出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今年6月,励楷正式入驻生物医药创新港,目前,该公司装修已进入尾声,预计2025年年初可实现产业化生产。在其不远处,品峰(无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也已进场装修。作为生物医药创新港的首批“住户”,两家企业相中的不仅是完善的配套服务、医药产业的集聚效应,还有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生物医药创新港所处地块与生物医药加速器仅一墙之隔,此前出让给高新区两家企业,但这两家企业一直没有明晰的生产规划。为此,高新区将闲置地块收储,统一规划建设、运营。全新打造的生物医药创新港占地101.38亩,如同铺陈的新质“画卷”,给予企业精彩“落笔”的充裕空间。“我们重点布局医疗器械产业链中上游产业,全部出租后,年租金收益约2950万元。”据江阴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载体科负责人徐俊哲介绍,生物医药创新港将与生物医药加速器形成连片集聚效应,致力打造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尤其是医疗器械产业链中上游的“智造”高地。这一目标,与励楷、品峰等行业标杆企业默契地达成了一致。

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守好管好用好国有“家产”意义重大、责任重大。通过盘活利用低效土地、科学处置闲置资产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双赢,在暨阳大地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2023年,全市共腾退盘活整治产业用地超1.4万亩,新供产业用地1982亩,预计增加年税收收入11.8亿元;建设生物医药创新港等政府主导的主题园区13个,预计增加年租金收益2.2亿元。这些数据,每项拿出来都能让人眼前一亮,置于江阴市国有资产清查利用专项行动所取得的成绩中,又仅是一隅而已。纵观全市,江阴自去年9月启动专项行动以来,聚焦“查清楚、管起来、利用好、强监督”四个方面,步步深入、持续推进,建立“单位自查、财政复查、审计核查、纪委督查”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国有企业专项巡察、“一把手”调研谈话、重点行业专项清理,盘盈各类国有资产113.1亿元,增加资金收入34.5亿元。

“沉睡”资源巧盘活、低效土地再“生金”,正契合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事实上,在财政部的国有资产分类中,目前包括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等四类,而我市还额外增加了一类“国有数据资源资产”。这一首创之举,体现了江阴谋在前、走在前的勇气和底气。

3月1日,成立全省首个县级市数据交易分中心;4月19日,完成江阴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第一单……紧锣密鼓的脚步,成为催动国有资产清查利用专项行动数智化推进的鼓点。江阴在全面梳理国有数据资源、谋划场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大数据公司“数据经纪人”关键作用,与江苏无锡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在数据交易互联互通、制度体系建设、数商生态圈建设以及专业知识培训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截至目前,江阴已汇聚26亿条企业信用、生态环保等公共数据要素,入驻19家数商,上线登记3个数据产品、形成1笔交易,完成2单数据资产入表。这些待开发的数据“金矿”都在逐渐产生价值,并朝着“既充沛、更实用”的方向被深入挖掘。

在坚持全量清查资产家底、全力推进盘活利用、全面规范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江阴还通过做实主责监督、做深专责监督、做优智慧监督、强化支点监督,深化探索构建国资监督体系,全力推动对国有资产的常态、规范、高效管理。各级各部门按照“谁的资产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资产”的原则,各司其职、履职尽责,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进,形成“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的工作局面,力求把责任体系压得更实、监督笼子扎得更紧,确保人民“家产”为民所用。

乘势而上走出一条可观可感的“江阴路径”。下阶段,江阴将进一步推动效益最大化、监管信息化、制度长效化,真正以高质量成果推动“盆景”变“风景”,打造更厚实、更亮丽的改革“风景线”,助推江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