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
/sfj/index.shtml
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司法局 > 工作动态
江阴“五着力”打造“法援惠民生·澄薪无忧”服务民生品牌
发布时间:2023-09-21 14:10

着力拓展法援载体,强化品牌集聚度

 

 

进一步完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功能,覆盖全市农民工群体,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市中心、镇(街)工作站、村(社区)联系点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体系,实现法律援助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就近、及时、高效主动介入并有效化解农民工讨薪法律纠纷;进一步拓宽法律援助渠道,畅通法律援助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确保农民工群体享受到7×24小时的全天候、无缝隙法律服务。近三年来,三大平台接待农民工法律咨询12000余人次。

 

着力深化法援内涵,扩大品牌受益面

 

 

完善“法律援助+文书代写、取证指导、先行调解、司法确认、强制执行、公证指引、司法救助”的“1+N”多元解纷法律援助服务机制,开展多元解纷法援全“澄”省法律援助基金会资助项目,不断拓展法律援助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妥善处理农民工欠薪纠纷引发的法律“维权”与社会“维稳”关系,更好的满足农民工群体多层次、多元化的法律援助服务需求。畅通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申请“绿色通道”,简化受理程序,对于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申请一律免于经济审查,坚持做到“当日接待、当日受理、当日指派”,努力实现农民工讨薪援助案件快速办理、确保实效。近三年来共办理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法律援助案件2283件,其中5人以上群体性案件85批次计1702人,挽回经济损失8570余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着力法援制度保障,提升品牌聚合力

 

 

强化司法行政与法院、信访、劳动人社、住建、水利、交通、各镇街综合执法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开展“农民工讨薪情况摸底排查”,组织中心工作人员、骨干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及法律援助志愿者成立法律援助服务队,主动出击,下沉服务,对市内农民工集中的建筑业、纺织业、手工制造业等领域的工程项目重点排查,掌握农民工劳动报酬及劳务费支付动态情况及法律援助潜在需求。

 

着力法援宣传扩面,彰显品牌美誉度

 

 

认真组织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等专项活动,密织工作网络,疏通维权经络,强化动员部署,确保落地见效;充分结合“法润暨阳·春风行动”、“4.8司法日”、“12.4宪法宣传日”、岁末民工返乡潮等契机,组织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进工地、进企业、进农民工集聚区,现身说法,多渠道向农民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法律援助政策规定,营造“自觉学法尊法、习惯守法用法 ”的法治环境和氛围,有效预防因欠薪引发的不稳定社会因素。

 

着力法援质量监管,提高品牌体验度

 

 

加强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办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指导和监督。深入推进法律援助“名优工程”,指派资深、名优律师介入办理群体性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不断提升办案专业化水平,全力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群体性农民工讨薪案件全程跟踪督查制度及受援农民工满意度回访制度,及时了解案件办理的各个流程及要情动态,对办案中遇到的突发情况,及时介入,协调处理,倒逼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切实提升农民工群体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江阴市法律援助中心对董某某等150名外来务工人员追索劳务报酬提供法律援助案例”被江苏法制报刊登,8件群体性追索劳动报酬案件因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好获得省法律援助基金会资助。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苏公网安备 32028102000565号 网站标识码:320281001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