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司法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23-00373 生成日期 2023-02-06 公开日期 2023-02-06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司法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报告
主题(一级) 其他 主题(二级) 其他 关键词 规划,政法,法制,法院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江阴市人民政府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江阴市人民政府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2年,江阴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无锡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明确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突出总体布局,落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更加有力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法治建设的生命之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紧抓“关键少数”,党政主要领导述法、政府常务会议每月学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公务员网上学法考法制度化,组织市管干部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提升领导干部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的法治理念。
(二)聚焦统筹部署推进。完善顶层设计,印发《江阴市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方案》,制定《江阴市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明确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优化体制机制,加强市、镇(街道)两级依法治市委员会的统筹领导,构建制度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常态化落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会议以及制规、执法、司法、普法守法四个协调小组会议机制,建立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强有力的指挥中枢。
(三)着眼考评督查增效。始终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制定《2022年度法治江阴建设工作监测评价实施方案》,召开法治建设工作督察部署会,对全市17个镇(街道)开展常态化法治督查检查,加强对全市各镇(街道)、市机关各部门、相关单位法治建设工作的过程性监测和结果性评价,及时进行督促指导,加快补齐法治政府建设短板弱项,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二、围绕惠民利民,转变政府职能更加优化
(一)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聚焦改革发展路径,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深化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推进市场准入领域改革、实施档案查询便利化改革、注销登记“一件事”改革等举措。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放开投标企业诚信库入库审核,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优化投资创业环境。深入开展“政银合作”,推出首批5个“政银通办”服务网点。推进“不见面审批”、“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等立体式“不见面”服务,2022年以来全市完成不见面开标363项,不见面率达99%,开具电子保函7199份。实现企业开办“0.5天”覆盖率95%以上,最快可实现2个小时办结;推动9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3个项目实现“报建即开工”、20个项目实现“联合竣工验收”,工业项目全流程审批基本实现20个工作日完成。
(二)打造公平统一市场环境。积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充分进行政企会商,打造亲清政企关系。健全长效机制,编制《江阴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政策制度,建立启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凝聚全市合力,出台《2022年度江阴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部署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突出法治护航,成立江阴市企业合规风险防控中心并投入使用,召开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座谈会,开展“百律千企”“法治体检”等专项行动,打造新兴产业“法治固链工程”。
(三)全面发挥市场监管作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以“互联网+监管”为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监管体系建设。切实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守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查办案件1818件。出台《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工作方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面向企业“你评我改”,走近企业“你点我办”,累计走访市场主体1548家次,解决问题1962个,为企业用户退还电费301万余元。积极落实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制度,2022年至今,已作出不予处罚决定案件142件,减轻处罚案件361件,从轻处罚案件56件。
三、完善制定管理,推进民主决策更加科学
(一)突出源头管理,夯实规范性文件基础。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内容作为立项重点,将知识产权强市、殡葬惠民、停车场管理、应急项目管理、储备粮油管理、住宅维修资金管理等13个项目列入制规计划,并实行动态调整,增补5个制规项目,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供给。建立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即“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今年共制定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8件,均统一登记、统一编号,并在市政府官网信息公开栏依法公布。
(二)突出全程把关,提升规范性文件质量。抓好程序关。推广应用江阴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网上运行管理系统,突出程序合理、环节科学,利用信息化手段落实文件制定的论证评估、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等程序,推进规范性文件制定精细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抓好审核关。以“合法性”为审查主线,坚持以宪法、法律、法规等为依据,严格审查标准,落实全面审查。编制《基层合法性审查指导手册》,规范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同时注重政策与法律相统一,实体和程序相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抓好备案关。2022年及时报备已经制发的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均达100%,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制定说明、依据对照、文件解读等备案材料均及时上传至“江苏省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平台”。
(三)突出协调推进,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一体推进规范性文件“立、改、废”,持续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涉及外商投资、安全生产内容进行了专项清理,废止规范性文件6件,对2件规范性文件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并将清理结果《市政府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澄政规发〔2022〕3号)及时向社会公布,进一步维护法制统一、政令畅通,确保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策在我市有效贯彻落实。
四、提升执法质效,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更加规范
(一)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印发行动方案,组织全市行政执法机关及镇街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在各部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开展专项检查。积极开展行政执法职责梳理工作,确认行政执法主体,督促各单位及时认领“互联网+监管”权力事项,组织赋权事项评估工作,形成《江阴市赋权事项评估报告》《江阴市赋权事项评估清单》。加强对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统筹考评和指导,印发《江阴市镇街(开发区)综合执法人员管理规定(试行)》、《各镇街(开发区)综合执法工作督查考核办法》,建立以全市集中培训为主导、条线业务培训为补充、各镇(街道)自主培训为基础的三级培训体系,全年累计培训1200余人次。
(二)创新执法方式。在全市推行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等制度,充分运用政策辅导、行政建议、警示告诫、规劝提醒、走访约谈等方式,让行政执法既有“温度”又有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做出不予处罚决定案件210件,减轻处罚案件304件,从轻处罚案件197件。深入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公布《江阴市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第二批)》。今年以来,全市采用承诺制的办件量达到1200余件,减少证明材料1800余份,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提供便利。加大对企业的行政指导,编制第一批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共计14个条线225项,引导企业排查风险、合规经营。
(三)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效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开展重点领域、重点执法部门的专项检查活动2次。采取进驻式重点评查和报送式集中评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16个市级部门和17个镇街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评查发现的问题逐个单位进行反馈。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聘任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不断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质效。
(四)提升行政执法能力。组织开展典型案例学习,全面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年度审验管理,开展执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全市1400余人核发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样式。全面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行政执法中努力实现执法信息公示及时准确全面、执法过程留痕可溯有效、法制审核依法规范明确。
五、强化制约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更加凸显
(一)充分发挥权力监督效能。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市人大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市政府会议常态化。今年以来市政府系统共推动办结人大建议214件,政协提案312件,按时办复率100%。按照规定向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市政府规范性文件8件,接受市人大对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调研评议2次。
(二)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力度。严格审计监督,围绕发展、安全、改革、民生、法治等方面,完成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专项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六大类34项审计项目、10项统筹融合事项以及20余项各级交办事项。截至目前,通过审计监督整改促进相关单位健全完善制度40项,节约财政资金2.4亿元,回笼财政资金和社保基金5418万元,促进资金拨付3.19亿元,盘活存量资金1.06亿元,促使相关单位由点及面开展专项检查和督查11项。
(三)不断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拓宽公开内容,畅通公开渠道,有效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加强网站信息内容建设,依法依规做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发布全市政务信息14318条,办理依申请公开49件。加大政务新媒体日常管理和常态化监督,规范内容审核流程,及时有效回复网民留言,营造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环境。
六、坚持多元便捷,依法化解矛盾更加高效
(一)聚焦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建立预防化解行政争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发《关于在行政复议中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作配合的意见》,确保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功能,强化对不当和违法行政行为的督办、纠错,今年全市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73件,受理173件,受案率100%,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27件,撤销1件,责令履行2件,确认违法3件,综合纠错率30.7%。进一步推进全市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规范行政复议相关配套机制,切实保障行政复议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良性运行。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常态化,全年办理以市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39件。
(二)夯实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新时期“枫桥经验”,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政仲裁、行政复议等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广“苏解纷”小程序上线运行,推进矛盾“一站式”化解,先后建成60多个“品牌调解工作室”。在无锡率先实现镇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成率100%,进一步推动综治中心与社会矛盾调处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今年以来,江阴市全市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21341件,其中重大纠纷191件,调处成功率100%,协议自主履行率100%。积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086件,解答咨询2495人次。
(三)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加强普法宣传。扎实推进“八五”普法,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建设融“报、台、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开展法治宣传活动600余场,发布普法资讯3万余条,推送以案释法案例200余个,辐射群众80余万人。深入实施基层依法治理,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4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127个,培育“法律明白人”2633人,实现城乡基层“援法议事”全覆盖。推进“法治小区”建设试点,全年在澄江街道、夏港街道、长泾镇建成特色法治小区3家,将法治宣传融入社区治理,融入小区文化,融入居民生活,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法治之根扎牢基层,法治成果群众共享。
回顾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但是对照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法治建设重视程度不足;二是依法行政、依法执政能力水平尚有完善空间;三是监督问责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努力破解。
2023年,江阴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深化依法治市为主线,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统筹推进法治江阴、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江 阴 市 人 民 政 府
2022年12月9日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