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1404053X/2023-00209 | 生成日期 | 2023-01-18 | 公开日期 | 2023-01-18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报告 |
主题(一级) | 财政、金融、审计 | 主题(二级) | 财政 | 关键词 | 经济,管理,预算,决算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关于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2022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关于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2022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年1月5日在江阴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
现在向会议报告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2022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2022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2022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国内疫情防控压力持续,“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对园区经济运行的影响加大。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园区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园区党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高质高效抓好财政工作,为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提供有力财政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预计完成情况
靖江园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7.02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8.26%,其中:税收收入6.82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7.1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9亿元,比上年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8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2.04%。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27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002亿元,靖江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7.02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7.02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5.85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179亿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重点
一是多措并举抓增收。园区财政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第一要务,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紧抓狠抓不放松。一抓协作,结合年度目标任务和经济运行走势,科学分解收入任务,积极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调、对接、测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联合走访规上企业了解生产、销售、开票情况,齐心协力抓税收征管工作;二抓大户,深入分析月、季度收入情况,统计分析规上企业同比增减变化,重点关注新扬子、长强、大明三大企业税种的分析和预判,用足用好财税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三抓进度,及时掌握税源变化和入库动态,研判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精准发力,坚持收入进度、质量同步推进,努力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四抓细节,对区域内房地产企业销售情况全面摸排,对已交付的楼盘,敦促企业及时开票,对已清盘的房产地块及时进行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做到应收尽收。1-10月,园区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剔除退税口径)8.55亿元,同比增长13.61%,累计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3.74亿元,是全市增值税留抵退税完成情况最好的板块。
二是加强管理保运转。当前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收支矛盾极为突出。园区财政从预算编制源头开始做好预算管理,对项目分类细化、对预算事项测算,为预算编制提供可靠底数。科学有序安排财政资金,精准安排财政支出,按照“保重点、控一般、促优化、提绩效”的预算管理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过紧日子”要求。加强预算法定、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优先安排“三保”支出,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一般性项目支出预算,力争做到有保有压、精简优化、精准扎实。
三是强化统筹促转型。在财政资金增量有限的情况下,把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盘活存量、挖掘潜力、提高效率等方面,为优化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提供助力。今年,园区完成了489亩闲置低效土地的收储及盘活工作。对莲沁苑管网视频溯源55公里,完成问题排口截污封堵及东进路沿街店面污水主管网铺设。全力打造“花园式”码头,新增港口绿化面积约32370㎡。强化公共上岸点运行监管,污染物处置率达到90%以上。由园区资金支持设立的两江创客空间,获国家级创客空间备案,园区科技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创业孵化载体体系化进一步加快。
四是稳步化债控风险。受年内各类金融政策密集出台的影响,银行对归于政府隐债范围内的贷款从紧管理,年内到期贷款收回或压降,致使贷款展期受阻给财政运行带来极大冲击。我们认真落实上级对地方债务管理要求,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走访金融机构,洽谈存量债务转通,寻找替代产品等措施做好应急预案,园区到期贷款顺利转通。
五是积极争取强支撑。为保障园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园区财政紧盯国家政策导向,提前谋划储备项目,对符合发债的城乡建设项目,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配合完成项目前期审批手续。今年以来,拟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合计5500万元申请专项债券,助力破解园区建设发展的资金难题,做好园区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助推器。
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园区经济发展情况,2023年靖江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8.22亿元,增长17%,税收占比96.67%。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1亿元,下降12.82%。
根据现行的财政体制测算,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2亿元,靖江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2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8.2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亿元,上解上级支出3.12亿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完成2023年度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2023年,园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融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中勇挑大梁、率先实践,奋力开创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新业绩。园区财政必定高度重视,认清形势、准确识变,坚持过紧日子,进一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不断提升财政资源的统筹力,增强财政保证重大决策的保障力,推动园区经济发展平稳向好。
一、提升财政收入总量,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加强税收协同共治,在收入源头上做好文章,联合开展税源税基调查、重大项目税收综合管理、税收经济分析等工作。加大国有土地出让力度,增加土地基金收入,加强土地出让金收缴及清算力度,做到及时核对,加快结算,即时返还,力争资金效益最大化,促进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加强财务收入工作,除继续跟各银行签订单位协定存款协议以外,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规范运作部分间隙资金,通过与各银行联系、沟通,采取保本型高利率方式理财;合理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等票据支付工程款、优惠政策兑现,多种渠道减少贴现及降低财务费用成本。
二、加强财政治理效能,保障经济发展重点
1、发挥财政部门总量控制和预算部门项目统筹职能,强化各类资金的统筹使用力度,量入为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优先确保疫情防控和重点领域支出;加大资金盘活力度,突出抓好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和处置,实现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对上年度未使用完的结转结余资金,全部清理收回。
2、坚持项目为王,用好财政政策,增强发展动力,扩大财政收入来源。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紧抓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等惠企政策进一步落实落细,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激发工业经济活力。同时,把“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关键增量,培大育强新兴产业,以五圩高端制造产业园为依托,不断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实力,形成财源发展新空间和收入增长新亮点。
3、继续加大低效用地盘活力度,2023年计划处置闲置土地150亩,加快五圩地块土地征收,为新项目的快引快落开拓发展空间。
三、强化债务管控措施,推进存量债务化解
严格规范融资行为,着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遏制新增政府债务,优化债务结构,严控债务成本,转活转通存量银行贷款,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