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工业园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靖江工业园区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23-00209 生成日期 2023-01-18 公开日期 2023-01-1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报告
主题(一级) 财政、金融、审计 主题(二级) 财政 关键词 经济,管理,预算,决算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关于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2022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1月5日在江阴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关于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2022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年1月5日在江阴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

现在向会议报告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2022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2022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

2022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国内疫情防控压力持续,“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对园区经济运行的影响加大。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园区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园区党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高质高效抓好财政工作,为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提供有力财政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预计完成情况

靖江园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7.02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8.26%,其中:税收收入6.82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7.1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9亿元,比上年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8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2.04%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27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002亿元,靖江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7.02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7.02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5.85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179亿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重点

一是多措并举抓增收。园区财政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第一要务,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紧抓狠抓不放松。一抓协作,结合年度目标任务和经济运行走势,科学分解收入任务,积极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调、对接、测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联合走访规上企业了解生产、销售、开票情况,齐心协力抓税收征管工作;二抓大户,深入分析月、季度收入情况,统计分析规上企业同比增减变化,重点关注新扬子、长强、大明三大企业税种的分析和预判,用足用好财税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三抓进度,及时掌握税源变化和入库动态,研判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精准发力,坚持收入进度、质量同步推进,努力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四抓细节,对区域内房地产企业销售情况全面摸排,对已交付的楼盘,敦促企业及时开票,对已清盘的房产地块及时进行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做到应收尽收。1-10月,园区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剔除退税口径)8.55亿元,同比增长13.61%,累计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3.74亿元,是全市增值税留抵退税完成情况最好的板块。

二是加强管理保运转。当前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收支矛盾极为突出。园区财政从预算编制源头开始做好预算管理,对项目分类细化、对预算事项测算,为预算编制提供可靠底数。科学有序安排财政资金,精准安排财政支出,按照“保重点、控一般、促优化、提绩效”的预算管理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过紧日子”要求。加强预算法定、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优先安排“三保”支出,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一般性项目支出预算,力争做到有保有压、精简优化、精准扎实。

三是强化统筹促转型。在财政资金增量有限的情况下,把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盘活存量、挖掘潜力、提高效率等方面,为优化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推进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提供助力。今年,园区完成了489亩闲置低效土地的收储及盘活工作。对莲沁苑管网视频溯源55公里,完成问题排口截污封堵及东进路沿街店面污水主管网铺设。全力打造“花园式”码头,新增港口绿化面积约32370㎡。强化公共上岸点运行监管,污染物处置率达到90%以上。由园区资金支持设立的两江创客空间,获国家级创客空间备案,园区科技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创业孵化载体体系化进一步加快。

四是稳步化债控风险。受年内各类金融政策密集出台的影响,银行对归于政府隐债范围内的贷款从紧管理,年内到期贷款收回或压降,致使贷款展期受阻给财政运行带来极大冲击。我们认真落实上级对地方债务管理要求,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走访金融机构,洽谈存量债务转通,寻找替代产品等措施做好应急预案,园区到期贷款顺利转通。

五是积极争取强支撑。为保障园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园区财政紧盯国家政策导向,提前谋划储备项目,对符合发债的城乡建设项目,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配合完成项目前期审批手续。今年以来,拟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合计5500万元申请专项债券,助力破解园区建设发展的资金难题,做好园区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助推器。

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园区经济发展情况,2023年靖江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8.22亿元,增长17%,税收占比96.67%。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1亿元,下降12.82%

根据现行的财政体制测算,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2亿元,靖江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2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8.2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亿元,上解上级支出3.12亿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完成2023年度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2023年,园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融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中勇挑大梁、率先实践,奋力开创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新业绩。园区财政必定高度重视,认清形势、准确识变,坚持过紧日子,进一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不断提升财政资源的统筹力,增强财政保证重大决策的保障力,推动园区经济发展平稳向好。

一、提升财政收入总量,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加强税收协同共治,在收入源头上做好文章,联合开展税源税基调查、重大项目税收综合管理、税收经济分析等工作。加大国有土地出让力度,增加土地基金收入,加强土地出让金收缴及清算力度,做到及时核对,加快结算,即时返还,力争资金效益最大化,促进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加强财务收入工作,除继续跟各银行签订单位协定存款协议以外,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规范运作部分间隙资金,通过与各银行联系、沟通,采取保本型高利率方式理财;合理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等票据支付工程款、优惠政策兑现,多种渠道减少贴现及降低财务费用成本。

二、加强财政治理效能,保障经济发展重点

1、发挥财政部门总量控制和预算部门项目统筹职能,强化各类资金的统筹使用力度,量入为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优先确保疫情防控和重点领域支出;加大资金盘活力度,突出抓好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和处置,实现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对上年度未使用完的结转结余资金,全部清理收回。

2、坚持项目为王,用好财政政策,增强发展动力,扩大财政收入来源。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紧抓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等惠企政策进一步落实落细,持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激发工业经济活力。同时,把“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关键增量,培大育强新兴产业,以五圩高端制造产业园为依托,不断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实力,形成财源发展新空间和收入增长新亮点。

3、继续加大低效用地盘活力度,2023年计划处置闲置土地150亩,加快五圩地块土地征收,为新项目的快引快落开拓发展空间。

三、强化债务管控措施,推进存量债务化解

严格规范融资行为,着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遏制新增政府债务,优化债务结构,严控债务成本,转活转通存量银行贷款,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