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1404053X/2022-03472 | 生成日期 | 2022-07-05 | 公开日期 | 2022-07-08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函 |
主题(一级) | 民政、扶贫、救灾 | 主题(二级) | 其他 | 关键词 | 项目,婚姻,提案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关于在我市大力弘扬适婚青年正确婚恋观的建议 |
案别(市人大建议/市政协提案) |
市政协提案 |
主提人 |
政协南闸街道工作委员会 |
标 题 |
关于在我市大力弘扬适婚青年正确婚恋观的建议 |
建议/提案内容 |
《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较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已连续7年下降。照此趋势,我国结婚人数将持续减少,单身群体日益扩大。据民政局统计,2019年中国单身人口达2.6亿,约占总人数的两成,其中独居人数8000万人。预计2021年,独居人数会上升至9200万人。数据显示,单身人口持续扩大,然而婚恋市场的主力军适婚青年结婚意愿却在持续走低。 一、适婚青年结婚意愿降低原因分析 适婚青年结婚意愿的降低或许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性别比失衡年龄呈现“婚姻挤压”。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2020年在10—19岁这一年龄段基本都是“00后”,而无论是10—14岁,还是15—19岁男女性别比都超过115(以女性为100)。而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农村的性别比失衡情况确实比城镇更为严重,由此带来较为明显的“婚姻挤压”,尤其对农村男性来说。性别比失衡之下,婚姻中除了农村男性受到“挤压”,另一个“受挤压”的群体是城市高学历女性。目前择偶存在梯度效应,即男性择偶向下找,女性择偶向上找,导致女性在职场每上一个台阶,在择偶上的选择余地就越小,“婚姻挤压感”更为明显。 (二)不婚丁克主义可能呈上升趋势。2022年对于婚育,当代适婚青年的看法更多元,有人不讳言自己是“不婚主义者”。许多适婚青年觉得结婚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例如对方家庭教育背景以及将来孩子的抚养和教育等。虽然各种提振生育意愿的政策层出不穷,但仍然有相当部分的适婚青年的生育意愿比较低,“丁克族”比例正在增加。 (三)适婚青年“晚婚晚育”比例增加。受生活成本,人际关系、受教育情况等客观因素影响,越来越多人选择先立业后成家。人口大规模流动,熟人社会关系大大减少,每个人与周围社会的隔离感加深,解决婚姻问题面临的障碍不断加大。现代职场的高度竞争、高昂的生活成本和结婚成本,现代化的发展使个体更加追求自身价值也推迟着现代人的婚育计划。不少年轻人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资于自身的发展,婚育被不断延迟。 这种结婚意愿的持续降低,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日趋老龄化人口结构的改善,也使三胎政策的效果打折扣。 二、江阴市户籍人口发展趋势 江阴市处在长三角几何中心——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江阴青年的观念思想极易受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江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江阴适婚青年的婚恋观也在逐渐变化中,从以前根深蒂固的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的小城镇传统观念在逐渐向不婚、丁克等观念转变,婚恋问题也越发明显,周边不婚族、丁克族越来越多。 据统计,我市的出生率从2014年的10.99‰降至2020年的6.97‰;我市户籍人口增长率从2014年的1.44%降至2020年0.36%。2020年,我市户籍人口126.63万,根据人口发展预测:至2035年,我市户籍人口,低方案预测123.68万;中方案预测126.98万;高方案预测130.10万。可以说,江阴的人口发展也面临着严峻形势。 三、几点建议 为了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全社会引导适婚青年正确的婚恋观,提出以下建议: (一)积极倡导正确的婚恋观念 政府和社会要积极倡导正确的观念,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婚嫁观、家庭观,选择伴侣时,以人品、感情为重,以物质、钱财为轻,勿让高价彩礼绑架了美好婚姻。倡导婚事简办,把勤俭持家、夫妻互敬、家族和睦作为见证爱情的必修课,订婚、结婚不攀比、不讲排场、不大办宴席、不铺张浪费,提倡以集体婚礼、慈善婚礼、旅行婚礼等形式,倡导简约、高雅、文明、环保的婚庆礼仪。 (二)重构重视家庭的传统文化 重视家庭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之一,天泰地泰三阳泰,家和人和万事和。家庭是个人幸福生活的港湾,贯彻理解与包容、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理念,弘扬尊老爱幼、母慈子孝、兄友弟恭、邻里和睦的家风文化,倡导适婚青年积极响应国家生育政策,注重青少年家庭美德教育,共促家庭和谐、社会祥和。 (三)建设“婚姻友好”型社会 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运用优惠政策引导婚恋。例如采取家庭报税优惠政策,让社会变得对婚姻更加的友善。进一步保障女性职场权益,鼓励女性生育。生育对职场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最主要原因。女性在三孩政策背景下生育,涉及到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矛盾。相关部门要出台对妇女生育更友好的政策,保障女性就业的合法权益,才能使女性安心生育。 |
承办单位 |
市民政局 |
答复内容 |
政协南闸街道工作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我市大力弘扬适婚青年正确婚恋观的建议》,市政协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已交我单位办理,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婚恋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近年来,江阴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爱情忠贞、家庭幸福”为主题,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架建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引导适婚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追求爱情忠贞美满、家庭和睦幸福的美好生活。 一、推进婚俗改革,倡导文明新风 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发挥在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开展家风小标语征集、婚姻祝福墙签名、甜蜜拍拍拍展播等“建党百年,好合百年”系列特色主题活动,亮初心、展美好、晒祝福,倡导健康文明新婚俗,营造婚姻和谐新风尚。坚持常态化开展宣传倡议活动,编印文明节俭婚礼宣传册,发放《婚事新办倡议书》,介绍集体婚礼、慈善婚礼、纪念婚礼等各种文明婚礼形式,引导新婚夫妇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争做新时代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二、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江阴”品牌 打造结婚登记特邀颁证师队伍,优先聘任“最美家庭”“学习型家庭”以及先进模范、金婚老人等群体作为我市结婚登记特邀颁证师,常态化为新人提供特色颁证志愿服务,开展集体颁证、局长为你来颁证、中式集体婚礼等特色活动,彰显江阴特色魅力,提升新人的仪式感和幸福感。打造“情满全澄、爱在红豆”集体婚礼,邀请“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张纪清、王琴芬夫妇作为金婚夫妇,江苏省最美家庭周飞栋、徐瑾夫妇作为银婚夫妇,到现场为新婚夫妇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倡导“重美德、强责任、崇节俭”的现代文明婚姻新观念。打造“幸福婚姻宣讲团”,组织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村(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巡讲活动,积极引导全社会把家风家教作为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引入婚姻辅导,为爱保驾护航 以婚姻登记中心为主阵地,引入4A级社会服务机构,建立婚姻家庭辅导室,培育运行“幸福澄双对”新婚辅导项目,提供婚姻家庭全生命周期辅导服务,引导适婚青年科学经营婚姻,更好适应婚后角色变化,安全渡过新婚磨合期,收获幸福生活。一是建立“幸福热线”,针对择偶期、新婚(家庭建立)期、家庭扩展(生育)期、家庭收缩期等“婚姻生命周期”内的婚恋疑难问题,提供公益咨询辅导服务;二是设立新婚“网红打卡区”,在江阴市婚姻登记中心,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游戏打卡形式为载体,宣传推广婚姻家庭经营理念及婚恋相关公益服务信息;三是打造“幸福工作坊”,借鉴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为处于新婚磨合期的夫妻提供成长性的学习平台,针对性地解决婚后适应问题。2013年以来,累计接待14523对准备协议离婚的夫妻,经过婚姻危机干预和咨询服务后,当场劝返4463对,劝返率达到30.73%。同时,成功实施了5个婚姻家庭辅导社工项目,包含2个省级项目,项目受益人群主要为18—30岁的年轻人,受益人数达到2200人,服务人次超过5400人次,服务对象满意度高达99%。 下一步,为持续推进全市适婚青年婚恋观教育的深入开展,逐步形成共筑美满婚姻、幸福家庭氛围。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深化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进家庭、进村(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巡讲活动。开启婚姻家庭辅导教育讲座及宣传推广工作,印发宣传资料,收集家庭辅导教育信息,建立数据信息库。 二是开展“幸福家庭”讲座。以婚前培训、家风家道建设、婚姻心理健康管理、育子知识等为主要内容,依托“道德大讲坛”等载体,组织“幸福婚姻讲师团”到各镇(街)进行宣讲。 三是组织婚姻家庭辅导个案咨询。包括:电话咨询、微信咨询、当面咨询等各种咨询方式。组织家暴、婆媳关系、离婚、厌学、叛逆等心理引导与咨询。 四是拓展“幸福澄双对”项目。邀请模范夫妻经验分享交流、亲子活动开展、亲子教育交流、优雅女人训练、传统文化礼仪培训课程学习与交流。 五是建设婚恋文化主题广场。结合婚姻登记中心新址搬迁,建设婚恋文化主题广场,弘扬婚姻传统文化,培育婚姻家庭新风,引导适婚青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科学的婚恋观、健康的家庭观。 通过以上各项工作开展,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凝聚推进新时代婚恋观教育工作合力,弘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担当、互敬互爱”的婚恋观,维护新时代婚姻家庭和谐稳定。 谢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电话:86861531)
|
答复时间 |
2022年7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