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热点回应 > 回应关切
江阴建强科创载体激活产业创新“一池春水”
发布日期:2022-06-15 09:12    文章来源:江阴日报

6月14日下午,走进无锡互联创客空间,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令人印象深刻。数十家小微企业云集于此,众多研发人员正在对各自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攻关和完善,期待早日从创客空间中孵化出科创成果,走向更广阔的发展舞台。聊起创客空间提供的企业孵化服务,江苏全纵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金宇飞赞不绝口:“我们企业是做供应链管理的,入驻创客空间后,这边的工作人员对我们进行了多样化的创业辅导,并提供政务、金融等服务,帮助我们企业一步步走上发展正轨。”

无锡互联创客空间由江苏众网互联网有限公司和江阴港口物流园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中小企业搭建一站式数字化集成服务平台,并采取“线下实体大厅+线上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方式,为入驻创客提供免费办公、导师辅导、专业服务等创业孵化服务。该创客空间负责人蔡维荔透露,截至2021年年底,无锡互联创客空间累计入驻企业200余家,2021年入驻企业累计销售额达2.3亿元。

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日前公示的2021年度拟备案国家众创空间名单中,我市3家众创空间凭借在企业创新创业孵化方面的杰出业绩成功入选,分别为无锡互联创客空间、雏鹰梦工场、两江创客空间。近年来,江阴坚持把加快科创载体发展作为“科创江阴”建设的重要任务,积极推进以产业载体、创业载体、创新平台等为主体的科创载体建设,聚力打造创新要素、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集聚的优质平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激活江阴产业创新发展的“一池春水”。

江阴对内积极扶持本土众创空间做大做强,助力面广量大的小微科创企业迅速孵化、走上发展正轨;对外则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方向,支持多元主体建设科创载体,先后建成了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武汉大学长三角江阴创新中心、集成电路创新设计中心等一批重大载体,并陆续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建立科创“飞地”,推动全市产业创新能级不断攀升。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加速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9家,累计建成科创孵化载体87万平方米。

围绕“科创江阴”建设目标任务,今后,江阴还将实施高能级创新平台“突破工程”,用好《江阴市科技赋能楼宇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积极争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大院大所合作,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标志性的“顶配版”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形成支撑江阴未来科技创新的增长极。同时,聚焦“一湾一谷一区一港”建设,积极对上争取,强化资源导入,在全市构建布局合理、主导产业鲜明、产城深度融合的科创载体体系,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倍增,推动江阴科创载体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