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农业农村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21-03286 生成日期 2021-11-24 公开日期 2021-11-24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农业、林业、水利 主题(二级)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关键词 产业,农村,总结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2021年江阴市农业农村局半年度总结
2021年江阴市农业农村局半年度总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发展开局之年,也是“三农”工作实现历史性重心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起步之年。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加强统筹协调、抢抓历史机遇、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年各项重点目标任务实现“双过半”。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是聚力高点定位,强化乡村振兴机制保障。坚持制度先行、系统发力,着力以更健全的体制机制保障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领导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长效机制,挂牌成立江阴市乡村振兴局,完善市委农办及乡村振兴局日常工作机制,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压实指标体系。组织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出台“1+6”系列政策文件,下达年度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目标任务33个。围绕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10项分解指标,细化目标任务,构建重点工作推进体系,推进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并将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纳入全市乡镇、机关高质量发展考核,树立鲜明导向。完善规划体系。基本完成《江阴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五园五区六带”江阴发展规划编制,明确璜土镇、徐霞客镇、顾山镇等三个农业农村现代化先导镇,优化乡村振兴空间布局,建设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乡村美丽的“一区两园两带”现代农业和乡村发展空间布局体系。

  二是聚力稳产保供,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压紧压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确保粮食“三稳一增”。强化粮食保产保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政策,夏粮面积13.33万亩,同比增加3.99万亩,其中完成小麦收割12.77万,亩产达到325公斤,平均亩产比去年增加8公斤,水稻种植面积13.85万亩,实现面积、单产、总产“齐增”。强化蔬菜生产高质高效创建,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做好产销对接,确保“产得出”“供得上”,蔬菜生产总面积8.95万亩,产量17.25万吨,同比略增。强化生猪稳产保供。加强生猪生产服务指导和调度跟踪工作,引导新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完成市级三方认定、尽快建成投产。地产生猪存栏2.5万头,完成地产生猪存栏4.7万头目标任务的53%,域外生猪与连云港市、盐城市已达成初步协议。加强非洲猪瘟防控,严把人流、物流、车流、猪流、水流“五个关口”,夯实封闭饲养、清洗消毒、监测排查等常态化防控措施,构建有效生物安全防护屏障,全面提升生猪生产能力。强化农业设施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进农田连片整治,已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2500余亩。落实池塘生态化改造面积1241亩。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加大先进特色农机技术装备的试验和推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5%,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开展“大棚房”整治回头看,出台《江阴市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工作方案》。

  三是聚力产业兴旺,点燃乡村振兴动力引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突出项目引领。积极参与省市“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年”活动,紧扣农业农村领域短板,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工作推进体系,筹建项目储备库,摸排农业农村重大项目40个,入库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2个,总投资38.44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18.35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10.3亿元。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培训、调度、观摩、考察等活动,美天奶业“奶牛梦工厂三次产业融合项目”被列入省领导挂钩项目,璜土智慧葡萄园项目基本建成。突出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农业园区联盟发展、选商选资、投资带动、育才扶贫等运营新模式,推动优质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商、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推进“百企建百园”建设,上半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中国工程院张佳宝院士工作站在中向旭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江阴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入选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突出智慧农业。强化校企合作,推动“淡水大黄鱼”、“紫黑翼蚌”等优势特色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推进威特凯鸽业申报国家级种质资源基因库。推动江苏省果树品种改良与种苗繁育工程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江阴)分中心落户,全力打造现代种业最强“芯”。实施智慧农业科技引领工程,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整合现有社会化服务、智慧农业、循环农业、农村三资等多个平台系统及数据库,初步建成江阴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形成“1个政务云+N个系统应用”集成模式。突出主体培育。新申报省级龙头企业3家,无锡市级龙头企业4家。上半年,全市30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40.45亿元,同比增加7.3%。加强发展政策扶持,增强服务带动能力,江阴市雪峰农业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拓展省级“家庭农场特色发展和联合发展”改革试验任务,构建“优势互补、分工合作、产业联结、一体发展”家庭农场联盟发展格局。

  四是聚力生态宜居,共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推进美丽江阴建设,加快建设乡土气息浓郁、自然环境优美、农村宜居宜业的美丽田园乡村。全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五年行动,明确40项年度重点任务,围绕村容村貌、田容田貌、塘容塘貌、宅容宅貌,全面消除整治盲区和管控死角,推动45个重要节点村庄建设,不断巩固整治成果,推动实现长治久洁。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清理各类垃圾15.34万立方米,拆除破旧棚舍、棚架5182个,整治河塘沟渠、排水沟3774处,修复破损路面6.64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获省政府点名激励。合力推进长江禁捕退捕。压紧压实监管责任,抓紧抓细目标任务,整合资源集中攻坚,坚决把“禁渔令”贯彻好、落实好。市级增核10个参公编制,沿江镇街各增核3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基本完成长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指挥平台建设,启动推进综合水上执法基地建设,添置执法艇3艘。开展长江禁捕巡查11580次,出动执法人员36852人次,联动执法71次,查处涉渔虚假宣传案件9起、非法垂钓41起、非法捕捞12起。开展2021年长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共向长江投放暗纹东方鲀、花白鲢夏花等鱼种590余万尾。强力推进农业污染防治。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全扫光”的攻坚要求,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行动,大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实现整治全覆盖、无死角。建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监管平台,顺利完成22.52吨的地膜回收目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90%以上,化肥同比减87吨,减幅0.7%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成功入选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五是聚力治理有效,激活乡村振兴强劲动力。学习借鉴浙江“枫桥、平湖经验”,加强党建引领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积极构建“网络格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现代农村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夯实基础、完善架构,深入推进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多元共治模式,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试点,澄江街道、月城镇戴庄村等地创新做法被宣传推广,高水平通过试点工作中期评估验收,相关做法刊登在新华日报和《江苏农村经济》。全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完成户户通平台2.0版本上线运行,开发户户通手机微信端,绑定户户通手机端用户12.7万个。扎实推进村级“两清”攻坚收尾,完成自查“回头看”漏报瞒报问题上报,完成3轮镇级巡回指导,全市337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345个,整改到位金额8.43亿元。全面强化农业农村安全生产。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一年小灶”专项整治成效,扎实推进“三年大灶”专项整治向纵深发展。健全完善农业农村安全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抓好农业、渔业、畜禽屠宰以及农药、兽药和饲料生产等行业的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坚决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市农业农村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六是聚力生活富裕,彰显乡村振兴核心要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做足做好资产、资源、资本文章,不断探索村级发展和农民富裕的新路子。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回头看”,组织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改选及相关登记赋码信息变更,指导股份经济合作社开设银行账户,截至目前,155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银行开户。纵深推进村社分离改革试点,升级完善46个试点村改革,顺利通过省农村改革试验区中期评估。推进村级经济持续发展。引导镇(街道)建立集体经济联合发展平台,通过创办合作联社等方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发展、联合发展。高新区成立合作联社,出资整治园区内闲置土地,打造“花海”项目,种植四季观赏花卉,出资建设金童停车场,南闸街道街村联合出资建设标准厂房,对外发包收取定额回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优化经济薄弱村扶持政策,对经济薄弱村开展新一轮扶持工作,深化结对共建、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落实财政专项扶持薄弱村资金2000万元。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按照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应进必进”要求,开设农村产权交易市级银行账户,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线上产权交易,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进场率保持在100%,累计成功交易18005宗,成交总金额22.5亿元。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专业人才、乡土人才等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完成部级班3期,培育290人次;完成省级班6期,培育545人次。

  七是聚力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全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农民急难愁盼的烦心事。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庆祝建党100周年,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江阴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选举。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组建市镇村三级50人宣讲队伍,与长泾镇联合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红色经典宣讲会,推动宣讲活动扩面提质。创新开展农业农村工作宣传推介,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现代化农机挑起大梁新技术助推智慧三夏》《改革创新激活力 赋权利民促发展》《实现乡村善治的江苏实践》《“一核多元共治模式”打造乡村治理样板》等工作被《人民日报》《群众网》《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上半年发布局公众号321篇。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组织召开局务虚会、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会和一季度重点工作推进会,以会代训的形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思想大洗礼、作风大整顿和业务大培训,推动全局党员干部能力大提高、服务大改进、效能大提升。持续开展“三转一提”专题活动,召开“百年风华 廉心向党”“5.10”警示教育大会,牢固树立“实干、实绩、实效”三大鲜明导向,激发干事热情、提升干事能力、保持廉洁风气、展示党员形象。

  二、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8.5万亩,粮食产量目标2.54亿斤,新增优良食味水稻面积0.3万亩。推进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1600亩。生猪存栏达到11.05(地产≥4.7)万头。完成情况:夏粮面积13.33万亩,较去年同期增3.99万亩。预计小麦单产325公斤左右,同比增加3-5公斤。地产生猪存栏2.5万头,完成地产任务的53%;域外生猪已与连云港市、盐城市达成初步意见,按照250元/头的标准,待资金到位即可签订域外生猪保供协议。

  2、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省定要求。建设高标准农田0.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5%。完成情况:根据省最新计算方式,种植业绿色食品比重49.3%。加强指导,积极落实,目前已进行现场检查5家,完成申报产品采样8个。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意向地块5800亩,开工建设2500余亩。小麦机收100%,水稻机耕100%,机械种植水稻90%。

  3、新建“百企建百园”项目10个,农业园区化比重达到60%。持续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大力推进2021年10个“百企建百园”工程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农业园区化比重达到58%。入库省级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库的12个项目,总投资38.44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18.35亿元,至二季度,已完成投资10.3亿元。美天奶业的“奶牛梦工厂三次产业融合项目”被列入省领导挂钩项目,“MT土壤改良剂项目一期项目”建立单位中向旭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院士工作站。

  4、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完成情况: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指导各镇街开展规模场及非规模场畜禽污染治理认定工作,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及时完成镇级认定情况的统计汇总,目前规模场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100%。

  5、提升农业品牌建设,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完成情况:“璜土”葡萄、“金顾山”集体商标积极注册中,申报省农业品牌目录产品品牌5个,区域共用品牌1个。

  6、新增无锡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0家。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培育高素质农民1400人。完成情况:上报无锡市示范家庭农场17家,上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申报无锡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完成部级班3期,290人;省级班6期,545人。

  7、制定市级“五园五区六带”发展规划编制指南,推动各地完成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情况:全面启动“五园五区六带”江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前期调研,开展招投标确定编制单位,签订规划编制合同。

  8、稳步提升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应用水平,完成省定任务。新建农业物联网应用点2个。完成情况:初步建成江阴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形成“1个政务云+N个系统应用”集成模式,3家企业拟建设物联网示范点。

  9、有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综合管护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0%以上。完成34个重要节点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完成情况:今年以来,市级组织召开推进会2次,巡查考核自然村650村次,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项行动1次,编发《江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报》2期;全市累计清理各类垃圾15.34万立方米,拆除破旧棚舍、棚架5182个,整治河塘沟渠、排水沟3774处,修复破损路面6.64万平方米,村庄补绿增绿16.44万平方米,新设置垃圾桶7903个,新配置路灯1512盏,粉刷墙面13.5万平方米。据统计,45个重要节点村庄建设涉及总投入1.57亿元,当前完成投入5587.7万元。

  10、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构建“网络化服务+网格化管理”的现代农村治理体系。完成情况: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试点,澄江街道、月城镇戴庄村等地创新做法被宣传推广,高水平通过试点工作中期评估验收,相关做法刊登在新华日报和《江苏农村经济》。

  11、村级经济:巩固提升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成果,全面推广村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改革。村均集体收入力争达到930万元。

  完成情况:按照全年“全市村均集体收入增幅不低于2%”的目标,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和能力。按照村企联建100%覆盖的要求,有序深化推进村企联建工作,努力发掘一批特色亮点。按照无锡统一部署要求,积极推进以镇(街道)为单位组建镇村联合发展平台,鼓励通过资产化整合、权益化联结、规范化运营等方式整合镇村各类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12、长江禁捕: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严格执行长江“十年禁渔”政策。

  完成情况:出台《江阴市长江流域禁捕执法长效管理工作方案》《江阴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联动执法工作机制》《江阴市长江干流非法捕捞举报奖励制度》。长江禁捕退捕信息化平台已经试运行,签订《江阴市、张家港市、靖江市、新北区长江禁捕执法协作共管协议》,顺利委托沿江5个镇街开展涉渔行政执法委托, 推进渔政执法装备建设,30米级渔政执法船已经完成设计,即将进行建造招标;推进长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三、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江阴市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稳步提升、稳定有序,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对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对照省、无锡市考核指标,还有差距和不足。

  1、农业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农业质量效益仍然不高,生产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够,高标准农田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建设标准不高,存在小散乱现象。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较低,农产品品牌定位还处于初级“形象包装”阶段。对标昆山98%的土地流转率,92%高标准农田建设比例,每亩10000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100%的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我市还有不少的差距。

  2、农村人居环境与江阴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今年,我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得了省政府督查激励,成绩得来不易,但是对比昆山、张家港等先进地区,我市村庄环境面貌、美丽乡村样板仍是短板弱项。今年两次无锡市第三方测评中,华士、周庄等镇街结果不容乐观,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仍待探索。

  3、集体经济发展上增收渠道狭窄、后劲不足。从发展趋势来看,受城镇发展、道路建设和园区改造影响,相关村集体土地和厂房逐年缩减,发展空间不增反减;受城乡规划、土地使用政策,村级很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部分村出现了存量在萎缩、增量无空间状况;受地域和资金限制,拆迁变现的集体资金难以固化成经营性资产,缺乏稳定的投资渠道,只能通过拆借来实现增值,原本房屋、土地等稳定的租金收入变成了有风险的资金利息收入。同时,随着村级刚性开支的日益增加,村级纳税管理的日益规范,村级集体增收难度的日益加大,集体经济发展愈加困难。

  4、高标准完成今年度省、无锡市高质量考核还有一定的难度。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10项指标中,目前有1项指标“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的目标值为62%,完成难度较大。因“两品一标”申报门槛高,要求农业经营规模蔬菜果品设施类达到100亩、露天类达到200亩、粮油类达到500亩,而我市目前农业经营主体普遍规模较小,无法满足申报条件。根据考核细则,上半年目标值49.3%,离满分62%还有一定差距。

  5、农业农村亮点特色缺乏。目前,我市有特色的农业农村亮点看来看去就是华西现代农业产业园、璜土智慧葡萄园、红豆村、山泉村这几个点位,缺乏具备示范效应、特色亮点的综合看点,如何从打造“盆景”入手,形成几个大“花园”,展现出江阴农业农村特色,需要全局上下协同作战、积极推进。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江阴市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是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优化乡村振兴空间布局,积极融入无锡市农业农村“五园五区六带”建设,高标准编制完成江阴市“十四五”农业农村规划,以高水平、高品质的规划,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融入“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战略,统筹乡村振兴要素和镇(街道)资源禀赋,合理设置规划目标和方向,加快推进“五园五区六带”江阴发展规划。抓实先导示范镇建设,加快推进璜土镇、徐霞客镇、顾山镇等首批农业农村现代化先导镇建设,把先导区做优、农业园区做强、示范带做美。

  二是高质量夯实保供基础。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年内完成农田连片整治1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5千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财政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亩4千元和2千元。以现代农业技术为载体,切实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产量2.54亿斤以上,生猪保供和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省定要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5%。以种业创新发展为突破,围绕太湖点子鸽、长江鲥鱼等特种水产畜禽领域,加强种业研发攻关。扩大种业普查收集范围,挖掘我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守住种业“家底”。

  三是高水平调优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绿色化、智慧化、品牌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绿色优质、融合发展。抓实重大项目实施,加强农业产业链集聚延伸发展,重点抓好中向旭曜、美天奶业等5个超亿元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抓实农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确保华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通过验收,整合资源开展临港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和建设,建设观西优质粮油基地、稻米产业园等10个“百企建百园”项目。抓实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产品认证,加强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市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62%。抓实品牌建设发展,申报一批具备传统优势、地理标志认证、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全国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

  四是高品位美化农村环境。深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一推三治五化”专项行动为抓手,打造“最干净乡村”。深化“红黑榜”效果运用,健全完善“六有”长效管护机制,年内完成45个重要节点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确保有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综合管护的行政村比例达90%以上,行政村“一约三制”实施率达80%以上。深化推进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压实压紧属地责任,持续推进长江禁捕信息化平台“江盾平台”建设,确保监管全覆盖;不断完善长江沿岸防护设施,加大巡查巡护频次,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深化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加快推进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华西)项目建设。化肥使用量较2020年削减0.6%以上,农药使用量较2020年削减0.5%。探索建立化肥农药使用监测体系,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五是高起点推进富民强村。把农民的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作为检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尺,抬高地平线、拉高平均线,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继续加大薄弱村扶持,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实行领导挂钩、财政补助、项目倾斜、服务保障等措施,扎实开展新一轮24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扶持工作。积极建设联合发展平台,持续开展“村企共发展、同奔现代化”行动,引导镇村联合、村村联合抱团发展,实现17个镇街个个都有联合发展平台,集聚优势投资标准厂房等物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建设,年内培育部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200人左右、省级高素质农民1400人、省级基层农技人员60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50人左右。

  六是高效能深化农村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束缚,加快促进更高水平城乡融合,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聚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抢抓全市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契机,优化整合利用村级集体土地,提高集体土地收益。审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研发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做好宅基地审批管理与农房建设、不动产登记工作,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村(居)委会与股份经济合作社关系,厘清财务职能,推广村(居)委会与股份经济合作社分账管理、独立核算。全面开设农村产权交易市级银行账户,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线上产权交易,村级集体经营性资产进场率保持在100%。聚焦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任务,高质量完成省第三轮农村改革试验区“村社分离”和家庭农场联合发展特色发展改革任务,积极争创省第四轮改革试验区长江“十年禁渔”长效机制建设及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网格化”监管机制改革任务。

  七是高层次打造治理样板。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大力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一核多元共治模式”。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高质量完成国家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加强宣传推广、总结试点经验。坚持三治融合。深入推进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广农村积分制管理先进做法。坚持手段创新。运用好“三资”监管平台、“户户通”等信息化手段,创新优化村级财务管理模式,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

  八是高要求抓好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各方力量,真正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坚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委“一把手”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更加顺畅、工作开展更加有力、任务推进更加高效。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配齐配强各级农经力量,实行专职化办公,形成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强化考核督导。吃透吃准省市高质量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目标任务,制定市级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办法,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加强指标统计和进度监测,推动各项任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整合部门力量,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提升攻坚,推动各项指标齐头并进、携手领跑。加强队伍建设。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大力加强“三农”干部队伍建设。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自觉对标先进,摒弃私心杂念,发扬奉献传统,弘扬实干精神,推动全年各项重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