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司法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18-00985 生成日期 2018-12-18 公开日期 2018-12-26
文件编号 澄政发〔2018〕133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政府法制办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报告
主题(一级) 公安、安全、司法 主题(二级) 司法 关键词 法制,报告,行政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江阴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报告
江阴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8年,法制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形势和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年初工作部署,锐意进取,主动作为,依法行政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一、找准关键点,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着眼于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任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这条主线,履行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召开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印发2018年度《江阴市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和《行政执法监督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具体责任。修订依法行政考核细则评分标准,完善考核机制,充实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充分发挥依法行政考核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切实履行政府涉法参谋助手职责,审核政府重大合同9件,出具各类法律意见书90件,承办市领导交办事项15件,依法妥善处理各类涉法事项37件,审核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60件。

(二)着眼于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今年是我市集成改革的合围攻坚和全面突破之年,我们紧扣改革主题依法推进,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法治建设服务改革创新。重点关注、介入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对改革出现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从法治的角度进行论证,积极发挥法治在推动改革中的引领保障作用。扎实做好重大改革措施的合法性审查,并提出改革实施的合法路径、方式。对改革试点过程形成的实践经验,加快推动形成制度层面的成果,从制度规范层面加以固化。

(三)着眼于民生需求导向。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深刻把握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核心要义,运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方法规范权力运行、化解矛盾纠纷,通过全面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重大决策目录管理制度、参与式行政程序制度以及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创新等,为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回应民生诉求扫除障碍、提供保障。

(四)着眼于法制队伍战斗力提升。强化执法能力提升,全面实施执法队伍素质提升工程,致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实、业务精、敢担当的法制队伍,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现场观摩、案件研讨等多种形式,促进法制队伍能力提升。年内多次举办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全市镇(街道)综合执法法制审核业务和实务等培训,全市194名拟上岗行政执法人员、各镇(街道)综合执法局48名法制审核人员和275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了培训,并对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合格的133人给予办理行政执法证件、授予执法资格。

(五)着眼于法制宣传氛围营造。严格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全市组织开展“常务会议学法”“德法涵养文明”“4.15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校园行”“延陵季风”德法惠民系列活动等。总结梳理全市普法工作的亮点,圆满通过省、无锡“七五”普法中期考核。改造升级江阴市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编印《以案释法—行政诉讼案例读本》,不断提升法治文化水平。扎实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已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1个。制订《全面深化江阴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开通“12348江阴法网”,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全覆盖。成立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组建12348法律服务队,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公共法律服务站,试点律师调解工作室。组织律师开展“法企同行·风险防控”专项活动,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608万元。建立群体性讨薪案件“群案快办”优先处置机制,降低法律援助经济审核门槛,拓宽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推进中澳合作项目,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来访来电咨询3685人次,12348法律热线咨询1478人次,受理审批法律援助案件2803件。

二、明确切入点,政府职能转变再创新突破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健全“不见面”审批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并联审批、区域评估、电子审图等举措,持续巩固提升审批服务“2440”改革成效。完善政务服务“一张网”,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终端向村级延伸,完善市镇村三级代办服务体系。

(二)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编制市镇两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事项清单,全市域综合行政执法正式实施。牵头建立综合执法工作对接机制,加强各镇(街道)与市相关赋权部门的双向联系对接,及时提供指导服务和业务支持。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协调每周例会制度,以案释法、协调解决各地在执法过程中的难点共性问题,组织召开综合行政执法周例会十次,研究解决各类执法问题90余件。组织评查专家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全市17个镇(街)、21个市级行政执法部门的128卷行政处罚案卷和62卷行政许可案卷进行集中评查,并将评查结果进行通报。

(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按照“全科式政务服务、全能型综合执法、全要素基层网格、全流程管服中心”的要求,全面完成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监督考评,高质量完成省级验收评估。在市级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开展徐霞客镇、周庄镇镇级集成改革,推进经济发达镇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抓好落脚点,制度建设质量实现新提升

(一)突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管理,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廉洁评价、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程序。按照全省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试点要求,推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确定并公布《2018年度江阴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网上运行机制,研发重大行政决策网上运行系统。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意见书样式,推行重大行政决策档案评查,出台《江阴市重大行政决策档案评查标准》,组织开展全市重大行政决策档案评查并将结果进行通报。截止到11月底,共审查政府重大行政决策20件。编印《江阴市重大行政决策案例汇编》,为基层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提供务实有用的工作指导。

(二)突出规范性文件合法化。严格合法审查,科学编制2018年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立项计划,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文件制定,审核完成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产业强市建设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江阴市化工行业建设项目准入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充分反映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回应了广大群众的关切期待。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这一“刚性制度”,切实加大审查力度,做到“应审尽审”“应备尽备”“应改尽改”,未经合法性审查或合法性审查未通过的,不得提交上会。截止到11月底,共审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11件,其他文件245件,办理上级征求意见30件。启动我市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工作,对我市1990年1月至2017年12月制定的825件规范性文件和涉及行政管理的文件,明确清理主体、清理标准和清理时限,有序推进工作落实。

(三)突出法律顾问参助专业化。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健全参与机制,完善考核办法,强化作风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涉法“智囊团”作用。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奉献意识,截止11月底,组织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处理市政府重大合同审查、政府重点工程建设、国资债权债务处理、事业单位改制、拆迁补偿、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案件专题研讨等重大涉法事务31件,有效防范政府决策风险。

四、把握结合点,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再创新局面

(一)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严格把好行政执法人员准入关,严禁未取得执法资格人员从事执法活动。改进和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建立完善执法人员制度化、常态化培训机制,组织实施全市综合执法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对镇街综合执法队伍的培训、指导和考核力度,努力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二)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印发《江阴市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方案》,在国土局、卫计委、城管局、市场监管局、徐霞客镇、月城镇先行试点基础上,在全市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行三项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完善综合执法流程,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严格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责行权。

(三)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社会公众反应强烈的问题、行政复议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组织开展专项行政执法检查。加大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重大切身利益领域的执法监督力度,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充分运用综合执法系统,推行随机抽查执法人员、随机抽查执法案卷、公开行政执法过程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模式,加强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完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方式,提高执法质量。加强“两法衔接”,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对接。

五、立足根本点,化解矛盾纠纷取得新成效

(一)着重提升行政复议水平。突出提质增效,强化争议化解,收集整理涉及信息公开、工伤认定、行政处罚、举报投诉查处、复议诉讼衔接等领域的21个案例,汇编《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典型案例》,推动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截止到12月10日,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07件,受理99件,办结案件106件(其中2017年结转案件11件),其中维持54件,终止23件,驳回13件,撤销2件,确认违法3件,责令履行3件,不予受理8件,综合纠错率达30.1%。从案件审理效果看,凡是经过行政复议的诉讼案件无一败诉。做好行政应诉及信访复查审核工作,递交行政应诉书面答辩状21次,出庭应诉20次,完成信访复查法制审核50件。

(二)着重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印发《关于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行政应诉办法的通知〉的通知》《关于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行政复议答复工作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的通知》,对《行政复议科行政复议决定书写规范》进行修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完善行政应诉工作制度和程序,明确行政应诉人员的权利和责任。各行政机关负责人高度重视出庭应诉工作,充分做好应诉准备,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切实维护司法权威。

(三)着重完善矛盾化解机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加强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平台建设、数据开放,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依法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人民调解、仲裁、诉讼、信访等法定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痛点,有效疏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和盲点。充分发挥司法调解的引领作用、行政调解的职能作用和人民调解的基础作用,构建“三位一体”调解,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得早、控制得了、处置得快。

2018年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面推行重大行政决策网上运行工作获评“2018年法治惠民实事工程一等奖”,“江阴市全面推行镇域行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在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创建活动中获评2017—2018年度江苏省依法行政示范项目等。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依法行政工作还不平衡,部分单位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视和能力有待加强;二是决策制度落实还不到位,有些部门决策事项安排缺乏预见性、计划性,关键程序流于形式,内部法制机构审核把关不严;三是政府信息公开还不规范,部分单位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不深入,容易引起行政复议和诉讼。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9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承上启下之年。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这条主线,围绕一个“实”字,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狠抓一个“严”字,规范重大行政决策;扣住一个“新”字,深化综合执法改革;突出一个“精”字,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高水平的依法行政工作服务和保障“强富美高”新江阴建设。

 

 

 

江 阴 市 人 民 政 府

2018年12月18日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