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1404053X/2016-00195 | 生成日期 | 2016-04-07 | 公开日期 | 2016-04-29 |
文件编号 | 青政发[2016] 10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江阴市青阳镇人民政府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通知 |
主题(一级) | 农业、林业、水利 | 主题(二级) | 水利、水务 | 关键词 | 水域,防汛,抗旱,通知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关于印发《青阳镇2016年度防洪预案》的通知 |
关于印发《青阳镇2016年度防洪预案》的通知
各村、街办,各驻青单位,机关各部门:
现将《青阳镇2016年度防洪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一六年四月七日
青阳镇2016年度防洪预案
为抗御可能出现的大洪大涝,防止和减轻洪水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灾害,并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地防御特大洪水袭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洪法》以及省、市有关法规,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特拟订青阳镇防洪预案。
一、基本情况
1、地理、气象、水文概况
我镇处于长江下游,据记载,2003年至2008年间,平均五年降雨量为1296.3毫米,大多集中在5-9月份,其降雨量为606毫米(以2004年为例),近二十几年以来,年最大降雨量为1981.40毫米(1991年),12小时最大降雨量为269毫米(1994年10月9日)。我镇境内以锡澄河小青阳站水位为代表性水位,外河水位警戒水位为4.0米,历史上有记录以来,外河锡澄运河小青阳最高水位为5.34米。
台风影响我镇机率较高,但造成灾害性的台风频率较低,主要是外围影响较多,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平均每年台风影响达到3次左右。根据记载1997年的11号台风和2005年的9号两次强台风,强度较大,使部分简易围墙、房屋倒塌,但无人员伤亡。
2、防汛形势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发生洪涝灾害的机率有所增加,高水位来之快,涨势猛,退水慢,持续时间长,汛情日趋加重。主要原因:一是千亩以下,百亩以上的圩区围圩筑堤,增加了保护面积,加上工业性用地需求,相应导致减少了蓄水面积。二是排涝流量的增加,又集中排涝,使局部水位拥高现象更加突出,增大了圩堤防洪压力。三是地下水开采导致地面还在不断下沉,降低了原有防洪标准。四是常州等上游客水来量较大,速度快,洪涝压力明显增大。根据上述等因素,决定了我镇大联圩防洪工作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3、防洪设施情况
我镇拥有2个万亩圩区,即镇区大联圩、桐岐联合圩,2个五千亩以上圩区,即九顷圩(里旺里、泗河口村)、大船浜圩,1个千亩以上圩区(塘头桥圩)。通过几十年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防洪设施已逐步建成灌得上、排得出、挡得住、降得下的水利体系。锡澄运河、界河(漕港河)、永昌河均已修建永久性防洪圩堤40余公里,圩堤高在5.5-6.0米之间,顶宽为5米左右。共有各型12寸以上排涝泵站40座。
二、指导思想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十六字方针。又以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以防为主,防抢结合为指导防洪工作的原则,再以工程建设与工作举措,全面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分工明确,包干负责,确保重点,全民动员,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尽最大努力避免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减轻经济和财产损失。
三、防御方案
外河水位遇超历史最高水位5.34米(1991)时,要做到不决堤、不破圩、不受淹,确保安全万无一失。遇到超过历史最高水位,达到5.4米时,要千方百计坚守死保堤防的前提下,针对部分人口、财产稀少的小圩区,实行“弃卒保车”的方法,进行蓄水护堤,实施分级控制,分级排涝,避免,减少大部份面积的内涝,充分利用现用的排涝设施对小圩区进行逐步排出,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重点保护对象。
1、锡澄运河、界河(漕港河)、永昌河、青祝运河沿线约45公里防洪圩岸为重中之重,这些河道穿越我镇辖区,防洪圩岸是我镇各圩区的主要防洪设施。
2、千亩以上圩区。即镇区大联圩、桐岐联合圩、九顷圩、大船浜圩、塘头桥圩。
3、重要工矿企业。圩区内的重要工厂、油库、印染等企业单位,一旦发生洪灾,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对环境等影响较大,是保护重点之一。
(二)设防标准内的洪水防御方案
在外河水位达到4.8米,周围上空并有明显降雨云团,随时影响我镇大联圩,还有可能发生接近或出现历史最高水位,并可能伴有台风袭击时,我们将实施下列方案:
1、加强防汛指挥部值班。由镇防汛指挥部的正、副指挥及全体防指人员集中办公,负责全镇制订防洪决策、指挥防洪并分别成立四个小组,即抢险、巡逻组、物资调度组、宣传通讯组、设备抢险组,各小组应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负责到组。
2、实行分工责任制。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对各村的圩堤实行分段包干制。各行政村负责已划分圩堤行包管。镇水利农机服务站负责排涝站等设施的完好,电力部门确保用电畅通,桐岐堤闸管理所负责三闸检查及收听天气信息记载降雨量,镇定村包厂干部,深入各村防洪第一线,协助领导指挥防洪工作,另外,排涝站全面启动排涝,预降内河水位。
3、建立巡逻抢险突击队。镇村落实17支巡逻抢险突击队,其中各村建立一支不少于30人的抢险队伍,负责各村辖区内应急抢险。镇建立以机关人员和基干民兵组成的2支抢险队伍,由人武部负责统一指挥,常备人员155多人,预备人员200人,作为抢险机动力量。同时,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村按划分圩堤包干范围执行巡逻圩堤查险,发现险情及时汇报。
4、及时处理工程隐患。加大对防洪工程检查力度,发现工程险情,由工程技术人员制订抢险施工方案,并及时进行处理,清除工程隐患。
5、确保防洪抢险物资供应。镇村两级落实储备防洪抢险物资和排涝设备、配件的供应单位。如毛竹、木材、钢杆、编织袋、铅线、土源、石材等物资,确保随叫随到,满足供应。
(三)超设防洪标准洪水防御方案
当外河水位达到5米,并仍有下雨预报,还有可能发生历史最高水位时,且又遇台风、高水位、暴雨同时出现,很有可能发生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时,除按上述设防标准措施的防御方案执行外,同时还将执行以下加强措施方案。
1、建立防洪防灾紧急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郁秋皓任组长,镇长邹星洪、分管副镇长华林其任副组长,三套领导班子人员为组员,全力以赴领导指挥全镇防洪抗灾工作。
2、加强防汛值班,确保信息畅通。镇指挥部应加强24小时昼夜值班制,准确、及时反映防汛抗洪信息,随时掌握了解水情、雨情等变化动态,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3、加强抢险突击力量。当全镇抢险突击队人员到极限时,应及时向上级指挥汇报、联系,争取部队的支持。
4、组织群众安全转移。为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有效地实施圩内短时间蓄洪措施和以防万一,当水位达到5米或预计超过5米时,应及时组织老、弱、病、残、幼、妇女等人员携带贵重物品、生活必需品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由村委及派出所负责。
5、认真做好带洪受灾区的善后处理。对带洪受灾地区,由镇卫生部门认真做好消毒、防疫工作,防止病疫的发生,并及时做好灾后组织群众尽快恢复生产,搞好自救。
(四)台风、暴雨灾害防御方案
1、加强对台风、暴雨收听台风紧急警报,及时掌握台风、暴雨的趋向,了解台风的强度、路径,影响范围、雨量等情况,对本镇所产生的影响及程度,按照气象部门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向领导汇报,并由镇防指对各重点企业、建筑工地等单位传递信息、发布警报,做到以防为主,有备无患。
2、建立防台救灾领导的机构。防台救灾组织机构按《设防标准内洪水防御方案》组织实施。
3、预降圩内水位。在台风、暴雨来临之前,适当降低内河水位,防止暴雨造成内涝。
4、转移、停止建筑工地施工。对危旧房屋在住村民,要动员及时采取安全转移。对建筑工地应采取立即停工施工,以防发生伤亡事故。
(五)突发性洪水防御方案
防御突发性洪水是指由于防洪工程失事而造成的洪水。最常见为堤防溃堤、坍塌、坡滑、渗漏和建筑物基础产生管涌等因素所致,应根据各类工程的实际情况,镇防汛技术人员会同各村具体检查、分析可能出现的险工险段的断面、淹没水位,影响范围等因地制宜地做好防洪预案中制订相应的有关措施,尽力避免发生或不发生上述情况的出现。
青阳镇防汛防旱指挥部
二0一六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