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信息公开
信息索引号 014040994/2012-00055 生成日期 2012-02-25 公开日期 2012-02-29
文件编号 澄政办发〔2012〕27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园林旅游管理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通知
主题(一级) 综合政务 主题(二级) 电子政务 关键词 办法,方案,工作制度
效力状况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阴市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办法(试行)》的通知

 

 

 

 

 

 

 

澄政办发〔2012〕27号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江阴市政府信息公开

行政复议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高新区管委会,临港新城管委会,靖江园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江阴市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江阴市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各有关单位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充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依照本办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江阴市人民政府是行政复议机关。市法制办作为市政府负责法制工作的部门,是依法负责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的机构(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机构”),履行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订行政复议决定等职能。

第四条  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办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认为有关单位依法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而没有主动公开的;

(二)认为符合法定条件,向有关单位申请获取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三)认为有关单位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申请行政机关更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四)认为有关单位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公开的;

(五)认为有关单位在依其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过程中,违法收取相关费用的;

(六)认为有关单位主动公开或者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侵犯其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七)认为有关单位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第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未公开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自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七条  申请人不服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超过法定期限,但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行政行为确系违法或者不当的,复议机关可以依照职权责令有关单位纠正违法行为或者履行职责。

第八条  有关单位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应当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第九条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申请人书面申请行政复议的,可以采取当面递交、邮寄或者传真等方式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申请人书面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在行政复议申请书中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公民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所、邮政编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邮政编码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

(三)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

(四)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五)申请行政复议的日期。

申请人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当场制作行政复议申请笔录交申请人核对或者向申请人宣读,并由申请人签字确认。

第十条  行政复议申请符合下列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

(一)有明确的申请人和符合规定的被申请人;

(二)申请人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三)有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

(四)在法定申请期限内提出;

(五)属于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

(六)属于收到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机构的职责范围;

(七)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尚未受理同一行政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尚未受理同一主体就同一事实提起的行政诉讼。

第十一条  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法定职责的,应当提供曾经要求被申请人公开政府信息而被申请人未履行的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行政复议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行政复议机构可以自收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补正。补正通知应当载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申请人放弃行政复议申请。补正申请材料所用时间不计入行政复议审理期限。

第十三条  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本办法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除前款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复议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四条  行政复议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五条  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

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申请人能够证明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十六条  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着重合理性审查。

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一)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二)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适用依据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四)被申请人不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驳回行政复议申请:

1.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后发现该行政机关没有相应法定职责或者在受理前已经履行法定职责的;

2.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发现该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受理条件的。

第十七条  行政复议机关在申请人的行政复议请求范围内,不得作出对申请人更为不利的行政复议决定。

第十八条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十九条  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应当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法律、法规、规章未规定期限的,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期限为六十日。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