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14041866/2015-00083 | 生成日期 | 2015-07-30 | 公开日期 | 2015-07-30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江阴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报告 |
主题(一级) | 综合政务 | 主题(二级) | 机关事务 | 关键词 | 汇报,报告,组织 |
效力状况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2014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江阴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江阴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依法交易工作,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提高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透明度,切实保障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营造依法、规范、高效、便民的市场环境。现将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总体情况
(一)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情况。2014年,在江阴市公
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网站和微信平台、中国江阴党政网站集群、《江阴日报》等媒介主动公开工作动态,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排污权交易和产权交易信息、办事流程、法律法规等共计5500余条。
(二)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中心不断完善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流程,建立了依申请公开制度,对申请的受理、审核、处理、答复制度和办理程序做了严格规定,明确了不予公开事项。2014年,中心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三)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情况。一是建立中心门户网站。按照省、市对公共资源交易网络建设要求,科学规划软硬件配置,进一步完善网站板块功能,加强网站日常维护,全面提升网站的服务功能和外宣形象。借助中心的门户网站、微信平台,向社会公开各类交易项目的业务受理科室、前置审批条件、统一交易流程、操作规范要素和政策制度依据,实现了信息的全透明。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向各类进场交易主体公开服务承诺、公告质疑渠道、公示交易结果,形成监督的全覆盖。在与江阴党政集群网站实现对接后,中心按照要求及时调整信息公开目录,使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率和更新率继续保持100%,真实反映本部门工作实际。二是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科技防腐。中心率先在省内建成保证金网上支付系统,通过信息加密和自检,最大限度地遏制排斥潜在投标人和串标围标行为,实现了“投标保证金网银缴纳、未中标企业投标保证金实时网银退付”的保证金收退全流程电子化。目前政府投资项目电子化招投标覆盖率已达到80%,公开招标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的,全面实行远程异地评标。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2014年,中心未收取任何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2014年,中心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二、强化政府信息公开保障
(一)建立机构,强化领导组织保障。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中心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成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主任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综合科,主要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负责人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深入学习,提高主动公开意识。利用干部职工大会,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专题学习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强化了干部职工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拓宽渠道,灵活载体全面公开。充分利用《江阴日报》、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网站、微信平台、电子显示屏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全面公开各项招投标信息和工作动态,让广大服务对象多渠道、全方位了解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
(四)落实专人,明确责任细化分工。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1名,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市政府举办的政府信息公开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管理工作培训会,对照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工作举措,确保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切实保障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五)严格审批,确保信息发布质效。中心进一步完善了 “建设工程项目”、“采购服务”、“产权交易”等业务管理制度,明确了网上信息发布的审批流程、发布内容、网民诉求响应及回复等,严格发布内容的把关,领导层层审批,确保发布信息的质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举措
今年以来,我中心按有关要求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与服务对象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动公开的载体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对外公开形式灵活性不足。对于上述问题,我中心将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改进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切实拓宽公开渠道,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积极探索完善并落实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等具体流程,着力细化政府信息公开审核、发布、监督评议、问责等工作流程,拓宽渠道广泛公开各项招投标交易信息,有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引导服务对象有序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各项招投标比较敏感,要在引导服务对象广泛参与上下功夫,充分尊重、听取服务对象及群众意愿和需求,积极引导满足其合理需求,同时,进一步畅通公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积极探索微信、开门纳谏、空中热线等贴近群众的互动举措,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服务对象及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确保各项决策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