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教育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法规文件及解读
信息索引号 014040628/2014-00002 生成日期 2014-09-23 公开日期 2014-09-23
文件编号 澄教发[2014]37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教育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通知
主题(一级) 科技、教育 主题(二级) 教育 关键词 科学,技术,信息,义务教育
效力状况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江阴市2014年教育信息化应用年活动实施方案

江阴市教育局文件

澄教发201437

 

江阴市2014年“教育信息化应用年”

活动实施方案

 

各中小学:

为贯彻落实《江阴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实效,逐步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信息化服务体系,突出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及软件平台的有效应用,决定本年度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年”活动,特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工作核心,围绕“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加大教育信息化普及与应用力度,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做出积极贡献。

二、      实施目标

1.优化经费投入机制。优化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投入和保障机制,持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建成一批高标准数字化校园。

2.加快建设应用平台。不断加强“三通两平台”建设,通过创建、优化、应用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在全市形成一批有质量、有水平、能推广的应用项目成果。

3.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教育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信息化专业人员服务能力等教育信息化专业培训,整体提高全市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人员队伍水平。强化信息技术设备及应用平台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育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推进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与发展,不断增强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4.物化课题研究成果。务实有效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尤其是网络环境下信息化平台应用研究,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和应用平台等研究成果。

三、      活动要求

1.加强宣传发动,提高师生的信息化设备及平台的使用意识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师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服务。各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重点,积极引导全体教师充分应用现有信息技术装备和软件平台,让信息化应用成为教师教学、学校管理的一种习惯。各校应积极创设良好的使用氛围,在教师绩效考核、名特优教师和各项荣誉评选、教育教学比赛选拔中,将信息化设备及软件平台的应用情况纳入评价指标。

2.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教育信息化设施及相关平台的建设进度

各校应统筹安排和使用教育信息化经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的设施设备,并通过共享、购买、开发等多种方式持续构建信息化应用系统,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层面的信息化应用活动打下基础。

3.注重师资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平台的使用技能

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活动中,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最关键的元素。本年度,我们将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市级信息化专题培训活动,力争培养一支具有良好现代教育意识、熟练掌握现代教育设备操作技能和信息化应用平台使用方法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师资队伍。各校要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发展的特色,开展切实有效地校本信息化专题培训,逐步提高全校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4.完善资源建设,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平台的建设

以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探索创新、注重应用为指导思想,以应用平台、资源建设、管理服务协调推进为工作模式,以建好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工作重点,创新资源共建机制,力求形成较为完备的市、校两级共建共享的数字化资源体系。市级层面逐步建成能切实服务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社会共享的共性数字化资源平台。校级层面也要遵循“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力求建好、用好富有特色的校本数字化资源库。

 

5.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整合

各校应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加强新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探究新技术融入教学、管理、服务应用各环节的理论与方法,促进信息化应用平台的普及,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学校管理的深层融合。

四、      活动安排

各校要重点完成“四个一”活动任务:

1.制定一个活动方案——制定学校2014年“教育信息化应用年”活动实施方案

围绕江阴市2014年“教育信息化应用年”活动实施方案,各校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预期的校级“教育信息化应用年”活动实施方案,做到务实、创新、可操作。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申报市级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项目,开展“网络教研及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化E学习”、“微视频网络自主学习”和“校园数字化管理”等信息化项目的实践探索。

2.用好一批应用系统——正常使用好重点应用系统

各校要在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能正常使用以下重点应用系统。

(1)                         江阴教育网站及学校门户网站

(2)                         中小学网络教研及资源共享系统

(3)                         网络办公系统(教育局版及学校版)

(4)                         江阴市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5)                         江苏省中小学资产与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6)                         江阴市教育科研管理系统

(7)                         江阴市校园安全管理系统

(8)                         其他各科室要求使用的信息化应用系统

3.建好一个特色项目——建好用好具有校本特色的应用系统

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及已形成的特色项目,各校应有针对性地采购、开发一些具有个性特色的应用系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合省、无锡市基础教育数字化E学习试点工程,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探索、研究。各校要在完成特色应用系统基础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注重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实际运用。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将择优选出部分学校的特色应用项目进行市级展示。

4.做好一个课题研究——做好现代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的研究

已成功申报全国、省或无锡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的学校,应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强化实验的过程管理,力争形成实验成果。尚未申报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的学校,应积极争取机会申报专项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及应用平台系统的有效应用。

   主要活动安排表:

序号

时 间

活 动 内 容

1

2

江阴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调研

2

3

各校制定学校2014年“教育信息化应用年”活动实施方案

3

4

组织开展市级数字化教学资源评比活动,并要求上传至江阴市网络教研及资源共享系统

组织申报2014年江阴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项目

4

56

对现有市级信息化应用系统中各校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与交流

启用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专题网站,交流展示各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年”活动情况

5

78

组织开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培训活动

6

911

组织开展新技术、新媒体应用展示交流活动

组织开展市级信息技术应用系列技能大赛

7

12

组织开展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年度先进学校考评工作

8

20151

江阴市2014年“教育信息化应用年”活动总结

五、      保障措施

1.健全管理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成立市级“教育信息化应用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全面负责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协调工作。教育局各相关职能科室分工合作,指导各校顺利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年”活动,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完善工作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能和责任,为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3.确保应用经费投入

积极筹措专项资金,在继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应用系统软件的经费投入,加快应用系统的调研、开发与推广使用,注重成效,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4.建立评估激励机制

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级各类目标管理和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的专项检查与评估考核。组织开展市级教育信 息化应用年度先进学校的评选工作,建立定期总结、表彰制度。

 

 

江阴市教育局

201443

 

 

江阴市教育局                  2014年4月3印发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