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
/sfj/index.shtml
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司法局 > 工作动态
“八五”普法印象 | 南闸街道:深耕普法书答卷 法治南闸绘新篇
发布时间:2025-09-18 11:25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江阴市南闸街道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落实上级部门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创新普法形式、深化法治实践、强化基层治理,推动普法工作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推动辖区居民法治素养再上新台阶,为建设法治南闸、平安南闸、幸福南闸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坚持高位推动

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普法合力。落实普法责任,推行“执法+普法”模式,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执法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同步开展法律解读,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强化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普法讲师团”、“法律明白人”、“志愿者服务队”队伍建设,吸纳律师、法官、调解员等群体参与普法。定期开展业务培训,通过“以案释法”“模拟宣讲”等形式提升队伍专业能力。

 
 

 

 
 

 

 

 

 

创新普法形式

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

 

 

一是线上+线下融合,拓宽法宣传播渠道。对于传统阵地提质增效,深化法治文化阵地"三级共建"工作,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公共建设整体规划,打造具有鲜明南闸特色的“江阴市丁果湖法治文化园”。组织辖区书法文艺创作者参加无锡市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并连续多年获奖。以新媒体赋能普法工作,通过公众号推文、视频讲法等形式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主导拍摄了普法微电影《疫情下的隐私》,进一步扩大了普法覆盖范围。

 
 

二是“漫灌”+“滴灌”结合,积极推动“法律六进”。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展“法律进社区”、“法律进校园”、“法律进企业”等专项活动。在社区,为居民集中放映法治微电影,用文艺作品将法律知识送入社区;在学校,联合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由学生扮演法官、律师等角色,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在企业,为企业定制“法治体检”服务,帮助排查企业经营风险、劳动纠纷等问题,不断增强各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节点+活动联合,营造浓厚法宣氛围。一方面,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宣传活动。在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期间,街道与江阴市司法局联合开展了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用“脱口秀+民法典”的形式进行普法,反响热烈。另一方面,结合传统节日普法,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利用春节、元宵灯会、中秋庙会等传统节庆,设置法治灯谜、法治剪纸、法治春联活动区,吸引居民参与互动,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

 
 
 
 

 

 
 

 

 

 

 

聚焦重点群体

实施“分类化”精准普法

 

 

一是以身作则,发挥领导干部“头雁领航”作用。将法治教育纳入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定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会。组织街道领导干部学习法律法规,提升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增强了政府机关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有力推动了南闸街道的法治建设。

 
 

二是培苗护苗,以法治护航青少年成长。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每年联合学校开展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禁毒等活动,覆盖学生千余人次。在开学、放假、重要法律节日等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是精准覆盖,针对特殊群体“靶向施策”。面对养老诈骗高发问题,联合公安、银行开展“银龄守护”行动,通过上门宣传、社区讲座、短视频科普等方式,提升老年人防骗意识。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在年前、节后等农民工讨工资、找工作的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普法行动,提升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苏公网安备 32028102000565号 网站标识码:320281001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