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提升领导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部署要求,赋能江阴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金融系统干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能力,10月13日-10月17日,江阴市领导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金融系统)专题培训班在苏州大学完成了为期5天的“充电赋能”之旅。来自全市相关部门、板块、金融机构的领导干部齐聚一堂,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嘉作开班动员讲话。
市领导在本次开班仪式上强调,本次培训既是落实上级关于金融服务现代化建设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更是破解当前江阴金融领域发展难题、提升干部专业素养的迫切需求——当前江阴正处于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的关键阶段,金融作为经济“血脉”的支撑作用愈发突出,希望通过培训帮助学员更新金融理念、掌握专业技能,以金融力量为江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设课”:紧扣需求,靶向破解发展难题
本次培训摒弃“大水漫灌”式教学,聚焦江阴金融工作实际需求,精心设计课程体系,让培训内容“解渴又管用”。培训特别邀请了苏州市政协、苏州市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苏州国际发展集团及苏州大学商学院等单位组成学者智囊团,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授课:一是解读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对照苏州分析江阴金融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二是聚焦金融发展,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探讨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重点讲解数字金融的苏州实践、科技金融的苏州经验分享等内容,为江阴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提供思路。三是围绕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特别是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形势下,从企业信贷风险处置、金融稳定预警机制等维度,剖析拆解案例,传授应对策略。
实战“练兵”:现场教学,让知识“活”起来
为避免“学用脱节”,本次培训创新设置“现场教学”环节,将课堂变成“情景现场”。在新盛里低空经济产业园,学员们近距离观摩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与前沿技术,触摸产业未来发展新赛道;走进苏州数字金融体验中心与金融科技创新中心,通过互动体验、案例解析,深入了解数字技术如何为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解锁金融创新赋能实体经济的实践路径;驻足东沙湖基金小镇,沉浸式感受资本集聚、产融结合的生态活力,学习产业基金助力企业成长的先进经验;在苏州智能制造融合发展中心,学员们聚焦智能生产、数字工厂等核心环节,实地探寻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密码。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学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苏州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为江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凝心“聚力”:以学促干,凝聚发展共识
分组讨论环节,学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问题、提建议、献良策。培训学员紧扣“推进江阴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岗位实际,带着培训所学与工作思考,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堵点难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痛点断点、金融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等关键问题畅所欲言,在坦诚交流中凝聚发展共识,在思维碰撞中明晰实干路径。
结业仪式上,参训学员纷纷表示,要将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一要当好“政策宣传员”,把本次培训学到的金融政策、专业知识传递到基层一线;二要当好“问题解决者”,聚焦企业和群众在金融服务中的“急难愁盼”,拿出实招硬招;三要当好“发展排头兵”,主动融入江阴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设大局,以金融“活水”滋养产业发展,为江阴在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贡献金融力量。
|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