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生态环境局
/sthjj/index.shtml
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江阴生态环境局 > 工作动态
绿智赋能 港口“黄金效益”持续释放
发布时间:2025-09-28 08:41

万里长江,生机盎然、活力奔涌。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近年来,临港开发区始终坚持在国家战略大局下前瞻思考、在全域协同趋势中系统谋划、在落深落细落实上整体推进,以枢纽联结之能、引擎驱动之劲,让“黄金水道”持续释放更多“黄金效益”。

 

 

日前,无锡(江阴)港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上半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超1.8亿吨,创历史新高;智慧物流项目成果落地,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现场核查通过……一组组跃动的数字见证着传统港口向现代化枢纽的华丽转身。

长江,是世界上运量最大、通航最繁忙的河流。24公里长江黄金岸线是临港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近年来,无锡(江阴)港聚焦码头扩能改造、枢纽功能提升、质态转型升级,全力推动港口经济提质增效,年货物吞吐量突破3.8亿吨,位居全国内河港口第三,多项经济指标居长江沿线港口前茅。

 

 

货物的增量离不开港口的提级扩能。今年一季度,无锡(江阴)港一口气就上马了3个重点项目,推动港口能级再提升。联合物流码头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计划续建上游段闲置岸线,并结合已建的下游段泊位,改扩建为4万吨级件杂货泊位。与此同时,利港电厂1号码头计划把现有的3.5万吨级泊位升级改造为7万吨级散货泊位;扬子嘉盛液化天然气码头计划改建为2个3万吨级的液化天然气泊位……

选择从无锡(江阴)港出海,企业相中的还有港口服务的提档升级。去年底,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通知明确,批准无锡(江阴)港自2024年12月1日起作为启运港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今年6月,江苏海事局《支持无锡(江阴)港打造长江流域最优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区若干措施》正式发布,以6大板块22项具体举措聚力把无锡(江阴)港打造成为长江流域最优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区。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惠企实招成为优化“黄金水道”营商环境的“硬核支撑”。

今年以来,“江阴—智利”“江阴—圭亚那”“江阴—葡萄牙”和“江阴—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等多条新枢纽航线的开辟,更为货物出海搭建起更宽广的“水上高速”,助推外贸出口货物量显著增长。在航线、航班不断加密的同时,无锡(江阴)港深挖“黄金效益”,不断调整货物结构,货品结构也更优了,周边区域的风电、机电等装备企业都开始选择从无锡(江阴)港“乘船出海”。

 

 

如今,无锡(江阴)港正以“绿智融合”的如椽之笔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绘就新篇,一幅现代化港口群的美好图景值得期待:沿江港口,5万—15万吨级专业化码头林立,与长三角港口群协同联动;港口码头都与周边产业精准咬合,智慧绿色安全的港口群与临港“123”产业集群同频共振……

长江南岸,一座座白色“高塔”矗立于此,一面面巨型叶片随风旋转、做着圆周运动。在呼呼的风声中,这些风力发电机组产生了上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同时减少了超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也转出了绿色发展的鲜明底色。

 

 

依江而建、依江而兴,近年来,临港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方针,坚持实施“三进三退”保护长江战略,主动压缩生产性岸线,取缔散乱污企业、关停化工企业、整治入江排污口。如今,抬头可见的“水晶蓝”成为朋友圈常客,“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生活图景正化作市民触手可及的日常。开发区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既要守好保护的边界,又要激发发展的活力。一方面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和“两高”行业低效低端产能,另一方面布局未来能源、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等未来产业新领域,率先实现沿江发展模式从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走进位于临港开发区的江阴碳中和技术产业园,现代化产业发展场景映入眼帘。园区已建成远景动力智能电池项目、风电测试验证中心等平台载体,构建起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一体化协同协作机制,推进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2024年,该园区营收突破589.1亿元,培育了销售额超10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4家,集聚了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省级创新平台等,成为江阴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退”出旧模式,“进”入新未来。临港通过绿色转型重塑发展动能,推动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兼顾长江保护与发展的共融之路。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苏公网安备 32028102000565号 网站标识码:320281001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