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江阴市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提升自我的脚步也未曾停歇。7月,工作室第二十四次研修活动线上线下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仲夏提升自我 研思共同成长”为核心主题,聚焦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与暑期课题研究完善,在导师顾海英的引领下,共赴一场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育人盛宴。
7月初,成员们齐聚云端,共同观摩了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的情景答辩案例,围绕复杂教育情境下的智慧应对策略展开深入研讨。这一环节既锤炼了大家的“智答”功底,更为日常德育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成员们在观摩中深思,在研讨中碰撞,纷纷结合自身育人实践分享感悟。
暑期作为课题研究的关键攻坚期,三个课题的三位组长分别围绕 2025 年 12 月结题目标,从“研究目标拆解、任务清单细化、时间节点倒排”三方面展开精准部署。首先是目标锚定:明确各小组需在暑期完成核心数据采集、课例验证及理论框架优化,确保与结题要求无缝对接;其次任务落地:以周为单位制定研究日程,涵盖文献补充研读、案例库迭代更新、阶段性报告撰写等具体事项;最后以结题倒计时为指挥棒,将抽象的研究目标转化为可量化、可追踪的行动路径,推动课题研究从“拔节生长”向“开花结果” 加速迈进。
云端活动最后环节,工作室领衔人顾海英导师总结了2025年上半年研修活动。团队成员共读19本书,产出7.7万字读后感,发表6篇市级论文和3篇省级论文;省级课题通过中期评估;4位教师获新秀称号。在辐射引领层面,顾海英导师通过线上平台为新疆霍城同仁开展道德与法治专题讲座,并亲授江阴市级课题展示课,以 “实践示范 + 理论输出” 双轨模式扩大研究影响力。她还强调“读思写悟”对专业成长的重要性,鼓励成员将读书心得转化为课题研究素材,持续实践“课题进课堂”,并寄语:“德育是‘做’的哲学,当书本智慧真正转化为教育行动力,方能在深耕中遇见更专业的自己。”
线下研讨中,三个课题组成员分别就各自负责的子课题推进情况展开深入交流:《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家校沟通的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组细致梳理了家校沟通中的痛点与难点,归纳了运用积极心理学来解决的最优方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组逐项核对了已开发的课程设计、学生收获、课例分析等材料,并补充完善了相关论证依据;《小学班级管理中微创意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聚焦结题报告的框架搭建,就研究背景的深化、研究成果的丰富、主要观点的创新性等细节进行了反复推敲。大家边研讨边整理归档各类研究资料,为后续顺利完成结题验收筑牢基础。
本月研修活动不仅是一次专业能力的淬炼,更是对教育初心的重温。工作室全体成员带着收获与思考,在暑期研途中深耕不辍,以智慧浇灌德育沃土,用行动书写教育新篇!
![]() |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