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报国强军有我,乡村振兴看我”——江阴市第四批村(社区)“定招”退役军人上岗仪式在澄江街道新华社区举行。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人武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市人武部副部长臧庆为14名通过考核的新上岗人员佩戴上了象征荣誉的大红花,勉励他们牢记初心,再创辉煌。
新华社区党委书记巫敏代表(村)社区工作人员欢迎新上岗人员的加入,并希望他们尽快转变角色、快速融入社区工作,继续书写属于退役军人的精彩篇章!
为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新入职的退役军人更好地适应岗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挑选了14名经验丰富的村(社区)骨干,作为新上岗人员的成长导师。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副书记沈晓锋为他们颁发了“青蓝结对”导师聘书。
作为导师,首批定向招聘退役军人、夏港街道三联村村委委员蒋欣为新上岗人员分享了心路历程。即将奔赴华西村工作的新上岗人员代表赵万溪表示:“入职只是开始,接下来的路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去走。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定能让我们的农村变得更加美好,不辜负军人的使命,不辜负村民们的期待。”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邹宇伟寄语所有上岗人员,要不忘初心,把军人的忠诚品格、纪律意识和奉献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做一个有格局、有情怀、有能力、会学习、会跑腿、会处事的优秀村(社区)工作者,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换取民心。
据统计
在江阴市274个村(社区)工作人员中,担任“兵支书”的有82人,占比近30%;担任两委委员的退役军人有316人,平均每个村社区超过1人。退役军人已成为江阴市乡村振兴事业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将助推江阴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传承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一直以来
江阴市积极拓展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渠道,先后出台促进优秀退役军人进村(社区)工作、进校任教、进国企工作等政策,在省内率先实现退役军人定向招聘“全覆盖”。已累计有40名退役军人走进村(社区)、4名退役军人担任“兵教师”、185名退役军人进入国企工作
![]() |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