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
/nyncj/index.shtml
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农业农村局 > 工作动态
新桥镇获评省首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
发布时间:2023-05-12 14:50

  近年来,江阴市持续巩固“一推三治五化”成果,聚焦打造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的乡村环境,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水平,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近期,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评价认定,新桥镇获评省首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以共建共治共享绘就生态宜居美丽镇村。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生态优先,建设生态新桥。深化厕所革命,建立厕所革命工作机制和长效管护机制,做到农村无害化户厕全覆盖;建设农村二类公厕12座,实现镇域内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自然村公厕全覆盖。大力推进污水治理,做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00%。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美丽河湖建设,消除黑臭水体,做到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达81.81%。创新推进环卫一体化,大力全域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做到自然村全覆盖,深化农民安置房“三定一督”模式,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提升镇村环境,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宜居新桥。大力提升镇村环境,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路长制”,全面提升村级主要道路,纵深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通自然村道路硬化率100%。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以郁桥村庄桥为试点,打造新江南风格的特色田园乡村。聚焦镇区功能,建设口袋公园、滨水公园、休闲步道等一批景观项目,极大改善镇村环境面貌。大力开展绿化建设,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行政村均创建成绿美村庄,每年超额完成造林任务,全镇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彰显特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建设人文新桥。坚持规划引领,对郁桥、黄河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建设万亩农林和生态绿道。挖掘历史文脉,对神华寺、郁桥老街、古银杏树,进行传承修复保护。推广海澜马文化、太极文化、传统衍纸文化、老街文化等特色文化符号,打造“农村+文化+旅游”的新业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六大平台”,造福群众,凝聚共建力量。发挥实践所“指挥部”作用,所、站、点“一盘棋”统筹,村社企“一张网”联动,使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有机融合。建优“先锋红小二”、“青年号”、“巾帼号”等党群志愿服务队,将文明实践深度融入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安置小区打造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中,融入到关爱农村空巢老人、新市民子女等百姓日常生活中。

  加强长效管护,形成特色模式,建设人居典范新桥。大力推进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实行党政领导全面抓,专班督导具体抓,各村书记抓具体的工作格局。一是严格落实“红黑榜”,专班考核和第三方测评相结合,每月及时通报各村整治情况。二是强化积分制管理,各村通过积分制活动,对每家每户进行考评月打分,并落实奖励措施。三是落实村民自治,开展村民议事会,建立村级自我管护队伍,现有村级管护队伍10支,管护人员69名,建立志愿服务队14支1000余人。四是各村实行“1+10+N”的典型管护模式,即1个党员中心户联系10名党员,一名党员联系N名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苏公网安备 32028102000565号 网站标识码:320281001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