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传承弘扬农业农村领域工匠精神,近日,无锡市农业农村局、无锡市总工会联合评选出2022年度无锡市“十大农民工匠”,我市3人入选。
“耕出新天地”的农机人
汪俊贵,江阴市游圣农业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俊贵自2001年开始从事粮食生产工作,经过二十余年的打拼,建成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在农业种植、农机服务和农产品加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服务中心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拥有粮食烘干中心、大米加工中心、农机维修中心等专业平台,全年累计机械化作业面积超四万亩,长期为周边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
为了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升服务辐射能力,增加收割、施肥、翻耕、播种效率,他不断引进新型农机,购入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不断尝试新方法、探索新道路,围绕本地农作物种植生产需要,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双主体融合发展。合作社连续两年被评为“现代农业建设先进企业”。
“被总理接见”的种粮人
陈学培,江阴市学培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学培1993年来到顾山镇进行水稻种植,2008年成为无锡市首个承担部省级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种植大户,201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享受全国劳模待遇,成为村民口中的“被总理接见的种粮人”。2019年他成立了学培农业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
在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帮助下,他通过钻研品种的改良、技术的提升工作,依靠科学种田,获得多项省、市表彰,常年水稻亩产约720公斤,小麦亩产约480公斤,在江阴乃至无锡市名列前茅。他以一股韧劲、牛劲和冲劲,不仅让自己富了起来,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为富民强镇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蛋蛋”变“金蛋蛋”的育薯人
黄醒师,江阴沃土农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醒师从事马铃薯微型脱毒种薯繁育工作已有12个年头,对于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病害检测和茎尖脱毒剥离工作熟稔于心。2010年他创建江阴沃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可生产微型脱毒种薯1200万粒,利用有性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沃土五号”和“沃土十七号”两个新型马铃薯品种,并积极推广高垄双株种植技术,通过繁育新品种、试行新技术,实现了每亩马铃薯增产1200斤。在多年的试验和研学下,他探索出一套更适合江南二季作地区的马铃薯种植新技术,完全替代北方种植方法,这让原本更适宜在北方种植的马铃薯在南方土地上也能亩产翻番,仓箱可期。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聚焦基层、聚焦产业、聚焦实用,创新培育模式,优化培育措施,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围绕需求办培训,围绕产业办培训,围绕技能办培训,全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 |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