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是江阴的传统优势产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千人纱、万人布”一度是纺织服装业的真实写照。随着“智改数转网联”行动的深入推进,江阴纺织服装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加速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
在江苏盈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整洁明亮的车间里,整齐排列的纺纱设备高速运转,抓棉、除杂、梳理、加捻……传统纺织车间内大批工人大汗淋漓、手工接线的景象不复存在,全部作业由机器自动完成,仅有寥寥数名操作人员穿梭其间,观察设备运行情况。技改创新已经成为盈润纺织提质增效的新引擎,公司总经理谭国丰指着最新引进的涡流纺纱机向记者介绍,这款设备融合粗纱、细纱、络筒三道工序于一体,引纱速度每分钟最高可达550米,生产效率是传统气流纺的5倍、环锭纺的20倍。“纺纱环节的生产效率、技术、管理有了很大改善。把原料制成纱线,传统模式要五到六天,现在我们当天就能出成品。”谭国丰说。
盈润纺织专注于纺织面料与纱线的进出口业务,持续深耕欧美及日本高端市场,已成为多个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长期合作伙伴。2024年,企业主动拥抱“智改数转网联”浪潮,积极推动老旧产线升级焕新,引进涡流纺纱机、梳棉机、倍捻机等主要及辅助设备55台(套),每年可加工生产新型纱线4000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产品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新型纱线光洁度高、毛羽少、抗起球性能优良,可应用于高端服装面料。“销售量翻了一倍,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第三季度。”谭国丰透露,技改后生产的第一批成品迅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企业效益和员工收入实现稳步提升。“未来我们计划引进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更精细的生产设备管理。”
“十四五”以来,江阴将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列为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主导产业之一,实施集群强链行动计划,推进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等数字化改造,积极探索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方向,向高端纺织服装“智造”高地迈进。海澜之家通过数智化改造搭建智慧生产系统,包括个性化服装智慧生态体系“海澜致+”、智能制造生产平台“海澜云服智慧工厂”、前沿智慧大脑“云服实验室”等,形成服装“量身智造”的闭环。贝德集团先后引进全球先进的裁床、AI智能验布机、智能投影拉布机等高端智能化设备,打造出全流程一体化智能服装生产系统……从“一根纱”到“一件衣”,如今的江阴,平均每32家高端纺织服装企业就拥有一个智能车间。在新技术赋能下,新材料、新产品持续涌现,周庄化纤、新桥精纺、长泾粗纺、祝塘外贸服装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焕新亮相,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产业链聚合效应不断释放,闯出市场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