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
/nyncj/index.shtml
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农业农村局 > 工作动态
江阴市新增2家全国水产“五大行动”骨干基地
发布时间:2025-09-30 14:34

  近日,江阴市祝塘永春家庭农场、利港天正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至此,全市骨干基地数量增至4家,标志着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迈上新台阶。

  江阴市祝塘永春家庭农场位于祝塘镇永平村,2015年5月成立,占地400余亩,农场以河蟹、四大家鱼、鳜鱼养殖为主,已建立350亩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区、42亩养殖尾水净化区。农场坚持品牌运作、装备赋能,持有“永春瀚”水产品牌,广泛应用物联网监控、自动曝气增氧、智能投饲、水草机械收割等现代化养殖装备技术。

  江阴市天正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位于利港街道西安社区,2016年12月成立,占地300余亩,是一家民营科技型水产类农业企业。公司是江苏省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主养美洲鲥,持有品牌“潭辰”,已建成12个连栋鲥鱼温室养殖大棚,面积48亩,具备10万斤美洲鲥产能。

  “十四五”期间,江阴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全面推进渔业增效、渔村增彩、渔民增收。

  一、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

  因地制宜示范推广青鱼池塘绿色安全养殖、青虾“五好”养殖、河蟹种草投螺养殖、美洲鲥“二段式”养殖等一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加速设施渔业布局,制定全市现代渔业专项规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加快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业流水槽养殖、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模式,全市工厂化养殖水体突破2.4万立方米,创成江苏省首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二、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

  以“三池两坝”技术应用推广为核心,开展全市养殖尾水治理攻坚。早在2023年底,全市通过“三池两坝”尾水治理模式,累计完成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8436亩,提前2年实现规模养殖场尾水治理全覆盖,建成无锡首家养殖尾水智能监测小屋。我市改造案例获评江苏省首批养殖尾水治理典型案例,养殖尾水治理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典型案例,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江阴样板”。

  三、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

  开展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建成水产病害测报点5家,每年发布水产病害测报10期。发放并张贴用药明白纸1、2号500余份,科普用药休药期制度、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双报备制度。2025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已举办相关专题培训5期,培训养殖户350人次,发放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公示牌300个,督促指导全市水产养殖主体尤其是鳊鲫等重点水产品养殖户强化风险责任意识、兜牢质量安全底线。

  四、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

  宣贯《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政策文件,指导养殖场户坚持“四定”投喂法则,避免过量投喂。鼓励蟹塘使用无人机、无人船全池均匀泼洒颗粒饲料,倡导鱼塘引入风送式投饵机,减少因投饲区鱼群聚集造成的低氧胁迫。目前,全市暗纹东方鲀、美洲鲥、澳斑鱼等名贵特种水产已实现配合饲料全程使用,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替代率有所提升,饲料鳜驯化和配合饲料全程替代使用取得初步进展。

  五、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

  “十四五”期间,首次完成全市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摸清种业家底。特种水产育繁取得新突破,暗纹东方鲀实现亲本更新逾1.6万尾,有效防范种质退化。开展美洲鲥亲本选育和早繁技术研究,年育苗10万尾以上。申港三鲜公司建成暗纹东方鲀省级良种场,持有养殖河鲀鱼源基地备案证书,获批无锡市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开工建设“长江三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中心,推进育种联合攻关及产学研深度融合。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锚定高质量渔业发展目标,推动“五大行动”走深走实、落地见效,聚焦产业变革升级与发展瓶颈破解,深化典型案例剖析与经验提炼推广,以高水平技术推广赋能产业提质增效,为渔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支撑。近日,江阴市祝塘永春家庭农场、利港天正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至此,全市骨干基地数量增至4家,标志着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迈上新台阶。

  江阴市祝塘永春家庭农场位于祝塘镇永平村,2015年5月成立,占地400余亩,农场以河蟹、四大家鱼、鳜鱼养殖为主,已建立350亩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区、42亩养殖尾水净化区。农场坚持品牌运作、装备赋能,持有“永春瀚”水产品牌,广泛应用物联网监控、自动曝气增氧、智能投饲、水草机械收割等现代化养殖装备技术。

  江阴市天正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位于利港街道西安社区,2016年12月成立,占地300余亩,是一家民营科技型水产类农业企业。公司是江苏省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主养美洲鲥,持有品牌“潭辰”,已建成12个连栋鲥鱼温室养殖大棚,面积48亩,具备10万斤美洲鲥产能。

  “十四五”期间,江阴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全面推进渔业增效、渔村增彩、渔民增收。

  一、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

  因地制宜示范推广青鱼池塘绿色安全养殖、青虾“五好”养殖、河蟹种草投螺养殖、美洲鲥“二段式”养殖等一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加速设施渔业布局,制定全市现代渔业专项规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加快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业流水槽养殖、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模式,全市工厂化养殖水体突破2.4万立方米,创成江苏省首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二、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

  以“三池两坝”技术应用推广为核心,开展全市养殖尾水治理攻坚。早在2023年底,全市通过“三池两坝”尾水治理模式,累计完成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8436亩,提前2年实现规模养殖场尾水治理全覆盖,建成无锡首家养殖尾水智能监测小屋。我市改造案例获评江苏省首批养殖尾水治理典型案例,养殖尾水治理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典型案例,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江阴样板”。

  三、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

  开展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建成水产病害测报点5家,每年发布水产病害测报10期。发放并张贴用药明白纸1、2号500余份,科普用药休药期制度、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双报备制度。2025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已举办相关专题培训5期,培训养殖户350人次,发放质量安全风险等级公示牌300个,督促指导全市水产养殖主体尤其是鳊鲫等重点水产品养殖户强化风险责任意识、兜牢质量安全底线。

  四、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

  宣贯《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政策文件,指导养殖场户坚持“四定”投喂法则,避免过量投喂。鼓励蟹塘使用无人机、无人船全池均匀泼洒颗粒饲料,倡导鱼塘引入风送式投饵机,减少因投饲区鱼群聚集造成的低氧胁迫。目前,全市暗纹东方鲀、美洲鲥、澳斑鱼等名贵特种水产已实现配合饲料全程使用,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替代率有所提升,饲料鳜驯化和配合饲料全程替代使用取得初步进展。

  五、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

  “十四五”期间,首次完成全市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摸清种业家底。特种水产育繁取得新突破,暗纹东方鲀实现亲本更新逾1.6万尾,有效防范种质退化。开展美洲鲥亲本选育和早繁技术研究,年育苗10万尾以上。申港三鲜公司建成暗纹东方鲀省级良种场,持有养殖河鲀鱼源基地备案证书,获批无锡市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开工建设“长江三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中心,推进育种联合攻关及产学研深度融合。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锚定高质量渔业发展目标,推动“五大行动”走深走实、落地见效,聚焦产业变革升级与发展瓶颈破解,深化典型案例剖析与经验提炼推广,以高水平技术推广赋能产业提质增效,为渔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支撑。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苏公网安备 32028102000565号 网站标识码:3202810016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