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江苏省及无锡市《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我市自本学年起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政策。为切实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一场面向全体体育教师的培训活动于六月火热展开。
本次培训共有320多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培训采用教学观摩、课例研析、专家讲座、案例分享等形式,内容丰富、干货满满。
6月20日上午,全体教师观摩澄江中心小学刘烨佳老师执教的水平二篮球大单元第七课次《小篮球:传接球游戏与比赛》。刘老师将篮球游戏与比赛情境贯穿课的始终,在简化规则的情形下利用篮球的步伐移动与运传球技术,逐步建立同伴间的配合能力,培养篮球意识、提高学生在实战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澄西高中的刘锋老师基于真实情境下的小学篮球课,从“为什么强调情境、什么是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如何来创设真实情境”三个问题,结合新课标的课程实施要求,向全体教师阐述了真实情境不仅要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实际,还要反映体育学科的核心概念与思维方式,更要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上好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是达成健康行为目标的重要途径。江阴二中章育莹老师执教的《饮食与健康—特需人群的膳食方案》课,以开设“特需门诊”的情境引入,从巩固已有营养健康知识入手,到学习维生素与矿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功能作用,再到运用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特需问题,进而领悟营养膳食的意义、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行为与习惯。
健康教育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江阴高中的孔敏亚老师结合如何用好《健康教育》的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以章老师的健康教育课为案例,给全体参训老师提出了上出精彩健康课的关键要点。
上海薇芒科技有限公司的黄崇岳先生为老师们进行了运用智慧体育,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和举办体育赛事的操作方式培训。当科技赋能体育,运动将变得更加有趣,学生的参与度也将大幅提升。
下午,无锡市梁溪区体育精英团队分享区域推进“九年一体化大单元”的实践经验。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范伟华老师作题为《区域课改与高校共研下的课标落地探索》的专题报告。她通过“要什么”(明确目标)、有什么(立足本土)、做什么(迭代创新)、成什么(区域特色)”四个方面,阐述了他们以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团队为智库支撑,通过5大类11项运动项目大单元计划的设计与实施,实现小初衔接无痕、核心素养贯通的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无锡市东林中学张道波老师和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林宇老师分享梁溪区“九年一体化大单元”实践成果案例。张道波老师的《足球大单元设计与实施》案例,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整体规划与分步落实,根据足球项目的特征及育人价值进行课程内容与评价设计,最终形成“乐动慧学、乐学慧动”的区域体育特色课程。林宇老师的《指向实践应用的田径大单元设计》案例,在呈现水平二到水平四田径大单元设计的路径与方法过程中,着重分析了田径项目在各个学段实战应用的内容进阶及应用场景,以及横向协同、纵向深入的“点、线、面”设计思路,打破了“碎片化”、“课时孤立”的教学模式,转向更系统、更深入、更具实践性的运动学习体验。
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体育研训员沈菁老师作培训总结。她强调梁溪区发挥"高校引领+校本修订"的区域课程开发机制,给予我们三大启示。一是结构化课程体系的贯通设计,实现了运动技能从基础到实战的阶梯式进阶;二是双主线融合的教学创新,超越了单一技能训练和碎片化教学,将运动能力培养与育人素养深度融合;三是开发机制与迭代优化的协同并进,形成了高校智库支持、校本实践迭代的共赢机制,为区域课改提供标准化流程。
本次全员培训,为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树立了信心与决心。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共同探索学校体育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新课标的新路径、新动能。
![]() |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