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在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数据屏幕上生产数据实时跳动,采购计划在算法驱动下精准生成,生产任务通过智能系统高效排单,自动化设备“雕琢”出高精度轧辊产品,每个环节都生动演绎着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的华丽蜕变。“企业精加工产线、热处理产线和后道处理产线都完成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改造。”该企业综合管理部主任黄炳良介绍,高效的智能化生产体系,让企业订单生产周期大幅压缩,生产效率提升了20%—30%,良品率提升了5%,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作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润源机械的轧辊产品广泛应用于钢铁冷轧、新能源锂电极片加工等前沿领域。近年来,该企业搭乘“智改数转网联”的东风,一方面建立管理信息系统,让销售、采购、生产等模块在数字驱动下高效协同,管理效率实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引入无人叉车等智能设备,构建起智能生产矩阵,这不仅提升了生产效能与产品品质,更降低人力成本,赋予企业应对市场变幻的韧性。凭借改造成果,润源机械于前不久获评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成为此次获该殊荣的43家江阴企业之一。黄炳良透露,未来,润源机械计划引进一批专业人才,运用AI、大数据等技术建立自己的数据模型,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的佐证和参考,并在特定工位引入机械臂,推动企业不断焕发生机。
在数字浪潮奔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洪流下,“智改数转网联”已成为撬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杠杆。近年来,江阴智改、数转、网联“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大力实施“千企上云”,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企业运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管理等手段,实现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政策东风劲吹之下,越来越多的江阴企业纷纷投身“智改数转网联”浪潮,因地制宜探索转型路径。深绿新能源投资4000万元引入智能设备,80%的设备实现数据云端互联,设备与工时利用率分别提升15%、20%,管理成本直降20%;天澄机械两年内斥资1.5亿元购置行业顶尖智能设备,借由设备联网、数据上云,设备利用率飙升30%,生产成本显著下降;塞特精密通过车间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与数据实时流转,用工量减少6.9%,年产能提升20%。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龙头企业则树起了标杆,兴澄特钢获评全球特钢行业首家“灯塔工厂”,海澜集团、长电科技入围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产业创新正赋予制造业全新生机,下阶段,江阴将重点推动以AI应用为导向的数字化再改造,统筹推进产品提档、设备更新、数字提升、绿色转型、融合发展、布局优化等“六大行动”,全面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绿色化提升,培育更多智能工厂、绿色园区,助力“345”现代产业集群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