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阴市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市中医院携8项中医非遗项目参与义诊,现场展示“澄江针灸、澄江皮肤诊疗技艺”等市级非遗技艺,吸引超200名市民体验传统医药智慧。
本次参展的8个项目包括:无锡市级非遗项目澄江膏方、澄江皮肤诊疗技艺、澄江针灸;江阴市级非遗项目澄江三伏贴、澄江肺病诊疗技艺、澄江男科诊疗技艺、澄江女科诊疗技艺、澄江脾胃病诊疗技艺。
澄江膏方
澄江学派擅用膏方来养生治未病,强调膏方的“三辨三调”原则,根据不同人群需求量身定制,严格一人一方,“辨证务求精准、组方务求其本”。以江阴市中医院为代表的“澄江膏方”秉承“开好方、用好药、制好膏”的“三好”理念,建立标准体系,规范膏方制作,严格把控货源道地正宗,重点掌控火候、收膏等关键步骤,从配方、浸药、煎煮、浓缩、收膏、包装、凉膏、容器的消毒处理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确保膏方制作质量。
澄江皮肤诊疗技艺
1958年,澄江镇医院(中医院前身)引入澄江皮肤病诊疗技艺,开设痔、皮肤科,两科兼营。医院基于创始人提出的结合地域特色的整体辨证手段,不断开发完善自制制剂品种,科室自制制剂34种,剂型有丸、散、膏、水、颗粒等剂型,广泛运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瘙痒、湿疹、癣病、白癜风、银屑病等皮肤疾病,较好地满足了民众对皮肤疾病的防治需求。同时,不断挖掘白癜风、痤疮、脱发等疾病方面的特色治疗手段如火针、头皮针、梅花针等,切实提升常见皮肤病的诊疗效果,形成“澄江皮肤病诊疗技艺”的独特诊疗手段。
澄江针灸
江阴市中医院针灸科传承和接续了“澄江针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火针、温针灸、腹针、穴位埋线等多种针法,针刀、松筋针、拨针等中医微创项目,挖掘、整理、推广冬病夏治三伏针、三伏贴、督脉走罐法、角针原穴法、井穴通络法等澄江针灸学派特色诊疗技术,探索中医经典病房建设,针药并用开展针灸科常见疾病和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治工作。
澄江三伏贴
澄江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外治法,由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承淡安先生率先提出。它结合针灸、拔罐、经络与中药学,将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对其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澄江肺病诊疗技艺
澄江肺病诊疗技艺四代传承人不断开拓创新,逐渐摸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诊疗技术。目前该项目已形成中医有特色、西医有优势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肺病专科,在治疗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等常见及疑难肺病疾患具有独特优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目前为江苏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年服务三万余人次。
澄江男科诊疗技艺
澄江男科病诊疗技艺是以中医肾系疾病理论为指导,“腺、性、精、育”为总纲,结合内肾外肾、睾系藏精生殖等学说,辩证和辨病相结合的中医男科学诊疗技艺。第五代传承人程斌以中西医结合发扬男科特色治疗,在勃起功能障碍、早泄、前列腺炎等男科领域摸索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技艺。同时,配合西医诊疗设备,结合现代化创新思维及发展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疗理念。
澄江女科诊疗技艺
澄江女科诊疗技艺经多代妇科专家传承发展至今,已形成中医有特色、西医有优势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型妇科专科,在治疗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痛、盆腔包块等常见及疑难疾患有独特优势。2018年,中医院成立夏桂成国医大师工作室,深入学习夏桂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精华,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及病例分享。同年,创立江苏省重点专科,进一步发扬澄江女科的优势。
澄江脾胃病诊疗技艺
澄江脾胃病诊疗技艺目前已形成中医有特色、西医有优势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型脾胃病专科,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等常见及疑难疾患有独特优势,并围绕消化系统疾病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开展了大量工作,创新性提出“病多痰湿、法从清化”的区域性疾病发病及治疗特点,先后开发研究了多种特色制剂。
![]() |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