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诚信江阴 > 政策法规

关于专项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 证明所涉领域调增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3/18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各金融机构:

根据国家对于信用报告应用的指导要求,结合江阴信用报告应用实际,我专班对2024年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实施领域进行了调增优化,将原专项报告证明领域从31增至41个,现将调增后的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推行工作方案(附 2025 版实施领域)印发,请各单位即日起依照新调整后的领域常态化开展专项公共信用报告应用工作。


(此页无正文)

 

 

 

江阴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

(江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代章)

2025年2月12日


关于推行以公共信用报告

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的决策部署和相关要求,积极拓展信用报告应用,推行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便民利企举措,切实解决企业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开具难、开具多等问题,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撑作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信用建设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按照“需求导向、统筹协调、数据赋能、迭代完善”的原则,推行以专用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切实减轻企业开具证明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为“诚信江阴”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服务平台,通过共享全市相关信息,以专用公共信用报告(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专用版)代替企业赴各相关部门办理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实现相关信息“一个平台共享”,企业申请“一站式完成”,有无违法违规情况“一纸证明”,为企业开展金融、商务经营等活动提供方便、高效、规范的服务。

在全市推行以专用公共信用报告代替在本市行政区域内41个重点领域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按照“成熟一批、拓展一批”的原则,不断扩大覆盖领域。增加的实施领域,由市发改委按照规定确定并对外公布。

(三)适用范围

本工作方案所称的违法违规记录,是指本市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有关司法机关等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客观记载。

本市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应当接受企业提交的专用公共信用报告,代替其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相关领域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鼓励企业在开展金融、商务经营等活动过程中,应用专用公共信用报告(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专用版)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数据基础。实施领域的各相关单位作为数据提供责任单位,按照各单位开具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相关法定要求,梳理明确本单位纳入专用公共信用报告的违法信息事项,加强对已归集共享信息的核验,确保企业2020年1月1日以后的违法信息全面准确归集共享。市发改委(发展改革综合服务中心)强化数据治理,共同保证数据供给与输出的准确性、及时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二)完善系统功能。市发改委(发展改革综合服务中心)优化“诚信江阴”网站及相关移动端功能,开发专用公共信用报告(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专用版)系统及服务模块。根据应用场景需要,提供选择专用公共信用报告具体涵盖的时间范围和领域等服务,实现企业端线上申请“一键”办理,政府端线上出具“一纸”证明,真正实现企业办事“零跑路”。

(三)健全配套机制。完善异议申诉办理机制,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对公共信用信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异议、更正、更新、修复等事宜进行及时高效处理,保障企业合法权益。金融领域要求提交证明的单位需要进一步了解专用公共信用报告记载的违法行为具体情况,由相关部门办理。对专用公共信用报告不能证明的事项,依照相关规定办理。

(四)探索扩展范围。在该批次实施领域的基础上持续扩展实施领域。不断拓展专用公共信用报告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创新专用公共信用报告服务方式,针对相关行业特殊场景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向上争取支持,加强区域合作,探索推动专用公共信用报告涵盖企业在更多地区有无违法违规记录的情况。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责任落实。市发改委负责统筹全市推进工作,指导督促各镇街和各相关单位推进落实。各镇街和各相关单位,按照“谁生成谁提供,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归集、更新公共信用信息,并对本单位提供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市发改委(发展改革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专用公共信用报告系统建设及系统运维保障,确保系统稳定性,维护数据安全性。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数据安全制度规范,切实保障数据安全。

(二)建立长效机制。市发改委建立健全全市数据归集共享工作定期检查督促机制,稳步扩大归集的公共信用信息范围,跟踪评估全市推行情况,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持续完善制度机制,优化扩展系统,不断提升便利化水平。

(三)积极宣传推广。市发改委组织开展专项培训,确保各镇街和各相关单位了解工作要求,熟知业务内容。各镇街和各相关单位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和培训。充分发挥本市主流媒体作用,以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确保全市范围内企业充分知晓和享受便利政策,营造知信、守信、用信、护信的良好氛围。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苏公网安备 32028102000565号 网站标识码:32028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