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进一步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确保研究思路的明确性和研究方向的清晰性,推进区域幼儿教育优质发展,1月15日,市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全市幼儿园“学习空间案例交流”活动。学前研训室张小青主任、赵玫老师,以及8家核心组幼儿园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城中中心幼儿园、辅延中心幼儿园、南闸中心幼儿园、青阳中心幼儿园、西郊中心幼儿园、临港实验幼儿园、山观中心幼儿园和周庄金湾实验幼儿园等八所幼儿园分别进行了指向“学习空间”的设计、打造、创想、变革的实践案例交流。大家通过精彩的课程实践、缜密的思维梳理、有意义的空间打造与联结,在互学共思中达成了经验的交流与共享。
交流结束后,赵玫老师作了专业点评。赵老师首先感谢张主任对于课题的引领、支持和推动,为区域研究注入能量、提升动量、保障质量。随后,赵老师充分肯定了各园所扎实的阶段性实践成果。在进行一对一精准点评的基础上,她指出大家的案例彰显了三重特性:一是“创新性”,各园所都能立足问题导向,源于问题——研判问题——聚焦问题——解决问题,因地制宜、因园而异、与时俱进,在充分的实践、思辨中实现意义的达成;二是“持续性”,课程的推进是基于持续的发现、实践、思考、交流和发展的循环模式之中的。在课程的持续发展中,大家看见幼儿思维的递进,看见教师支架的有效性提升,看见课程阶段的关系递进;三是“整合性”,教育观的整合、空间的整合、资源的整合,都成为了教师设计、打造、运用学习空间的有力保障,促发教师持续反刍自己的理念变革,形成思维的可视化,以此达成学习空间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构建的物质场所和意义场所。
最后,张小青主任总结发言,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她希望各个园所能够立足已有实践样态和实践经验,链接《指南》《评估指南》,把握幼儿各领域关键经验的发展阶段,深耕课程实践现场,在发现、思辨、学习和总结中积累园所经验,助力高质量、高品质的江阴经验的辐射与推广。
![]() |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