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认真落实《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集团集约化管理优势,带领集团内的4家卫生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群众就医感受等方面多措并举,提升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江阴市石庄卫生院
2024年,石庄卫生院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作为年度医院重点工作,以五级中医馆创建为契机,多举措推进中医药文化全面发展。医院发挥“无锡名老中医基层工作站”优势,专家定期坐诊,为群众提供23种中医药适宜技术;通过增配23种中医诊疗与康复设备,提供中药代煎代配送服务、中医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冬病夏治三伏贴”服务,解决辖区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年内,卫生院中医科门诊量达10159人次,同比增长3%;下属服务站中医适宜技术门诊量达5526人次,同比增长76.3%。
江阴市陆桥卫生院
2024年,陆桥卫生院以龙砂医学文化为核心,组建中医团队开展一系列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被授予无锡市“龙砂医派宣传推广实践站”。卫生院将龙砂医学文化推广与“五进”活动紧密结合,特邀名医走基层,通过讲座、义诊、适宜技术体验等多种形式,向居民普及中医药健康和生活保健知识;举办中医夜市,提供免费适宜技术体验服务近万余人次;培养中医人才,邀请专家参与基层诊疗,传承创新龙砂医学临床应用,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
江阴市新桥卫生院
2024年,新桥卫生院积极推行运行机制改革,从业务发展、创新评优、医共体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快健全公立医院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医院运行机制。采购先进医疗设备,满足临床检查与治疗需求;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新增冬病夏治“三伏贴”业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安排导医助老、陪诊,服务能力扩容提质;启动糖尿病规范化“三星门诊”创建工作,提升医院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年内,卫生院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审核,下属绿园村卫生室建成省甲级村卫生室。
江阴市文林卫生院
2024年,文林卫生院将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作为重点工作,以优质可及的中医药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卫生院获评五级中医馆(建设单位),内分泌特色专科荣获国家级三星门诊称号,金庄村、永昌村、河湘村被评为省甲级村卫生室。卫生院的五级中医馆可开展10类治未病干预项目,提供23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设置有“名老中医基层工作站”,名中医团队定期坐诊。全年中医诊疗人次数达57011人、中医处方数占比34.44%、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比35.97%,同比增长5.6%、43.86%、57.21%。
江阴市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4年,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足老年人健康权益保障,探索多样化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依托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健康管理三级网络,构建“1+3+N”(1名集团专家+1名社区全科医生、1名护士、1名公卫医师+“N”名社区网格员)梯形网格医生团队,为辖区19个村社区配齐服务团队,延伸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居家护理等服务,全年进网入格开展健康巡诊24次,累计参与群众1688人次。精准对接医养服务需求和供给,为6592名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规范老龄健康管理10466人,建设家庭病床23张,提供居家护理33人次,2个机构外家庭医生工作室累计服务老年居民12645人。
江阴市南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4年,南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医院发展注入了强劲“红色”动力。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筑牢思想根基。设立“党员读书角”、中医药文化角,鼓励党员学习党章党史、分享读书故事、交流心得感悟,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服务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挂号收费、全科诊疗、预防接种等关键服务窗口安排党员挂牌上岗,带动全体医护人员提升服务质量。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业务能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
江阴市夏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4年,夏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中医馆等级建设列为重点工作内容,努力提高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顺利通过四级中医馆省级验收。增加中医科室设置、人员配备、设备配置,规范开展10类中医药服务项目、2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以及5种中医优势病种服务,提升中医诊疗技术和服务。通过各类义诊、宣传活动,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知晓率与满意度。2024年,中心总诊疗人次62120人次,中医非药物治疗人次7080人次,中药饮片处方2403张,中医处方28694张,较往年同期均有增长。
江阴市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4年,申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畅通中医治病主干道,联通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匝道,打造立交桥式的中医赛道。建立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引进省内外知名中医专家金保方教授,创建“金保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定期开展坐诊及带教工作。提升五级中医馆内涵,培养中医人才,开展中医适宜技术23项,简、便地解决群众的实际健康需求。开辟宣传科普新形式,着力在中医药文化宣传“三个一”上下功夫,建设一个中草药种植园、举办一个中医沙龙、打造一个联盟阵地,增强群众中医文化自信。项目开展以来,中心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52.10%,中医非药物处方占比达56.79%。
江阴市利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4年,利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聚焦辖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要求,积极构建具有中医养生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完善中医馆实地建设,顺利通过现场评审,成为省基层医疗机构五级中医馆(建设单位)。结合日常诊疗与全民体检、家庭医生签约等,持续推进中医治未病、医养结合、中医药特色康复工作,全年中医药康复理疗服务13406人次。积极发挥中医药在“一老一小”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达5218人次,0—36月龄儿童的中医药调养服务333人次。举办“中医药就在你身边”健康巡讲活动,邀请专家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服务,全年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宣讲9次,受惠群众达千人。
江阴市长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4年,长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聚焦失能人员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探索“党建+家庭医生签约”模式,中心全体党员融入家庭医生团队中,开展“健康敲门送服务行动”。中心免费为失能人员提供“三个一”健康服务:一次上门健康管理(体格检查、中医体质辨识、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一套上门健康服务(康复护理指导、健康风险评估、就诊转诊建议),以及一条健康咨询热线(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定期了解失能人员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还提供24小时健康“守候”,定期为失能人员进行健康指导和健康检查。2024年,辖区内失能人员家庭医生签约133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0%,家庭病床建床12人次。
![]() |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苏ICP备05002806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