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条线始终以数字赋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坚持“干”字当头、“拼”字为先,通过深化制度建设、优化工作流程、强化服务保障,切实提升交易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全力构建智慧、阳光、高效的交易新生态。
2024年,建设条线共完成工程建设交易项目215个,中标金额107.18亿元,节约资金12.42亿元,节约率10.38%。
数字赋能,交易环节更智慧
一是见证服务水平再提高。通过升级评标区域软硬件设施、将评标区域门禁系统接入江苏省综合专家库平台、改造两间长三角远程异地评标室、新建专家抽取信息查询室等措施,有效增强对开评标过程的见证与动态管控。二是交易系统更优化。强化系统整合,将“不见面”开标大厅与评标系统有效融合,第二阶段开标系数自动导入评标系统,实现开标、评标系统的自动串联;上线电子询标系统,为投标人和专家提供线上质询、答疑、澄清的平台,使询标更便捷、流程更高效。三是远程异地评标更常态化。积极推进“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改革,不断拓展远程异地“朋友圈”,2024年共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91个,涉及评委232人,有效提高了交易公平性和透明度,推动专家资源实现跨地区共享。
提质增效,营商环境再优化
一是切实做好重点重大项目保障。通过主动靠前服务、沟通协调联动、开通绿色通道等系列措施,重点保障国乐岛项目精装修工程、夏港实验幼儿园金江分园项目、江阴市2023年保障性租赁住房一期工程等一批市重大重点与民生项目。二是进一步优化投标保证金退还机制。开发保证金自动退还功能,由系统自动识别评标公示及中标公告中的单位名次,实现公示后系统自动退还保证金,为投标人释放资金压力,节约制度性交易成本。三是保障限额以下建设项目交易。通过定期赴镇街园区走访调研、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片区工作会议等有效手段,加强对镇街园区招投标工作的服务与指导,规范限额以下交易项目,提高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整体水平。
协同发力,交易秩序更规范
一是强化联合监管。健全交易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交通局等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协同解决招投标领域的难点、堵点问题,共同营造阳光、高效的交易环境。二是建立健全代理机构开评标现场动态考评。加强对代理机构的动态监督,每季度在交易中心官网公布动态考评结果,督促代理机构提升业务能力及水平,推动招投标市场良性发展。三是严格落实“一标一评”。加强评标现场管理,规范评标专家评审行为,切实提高评委的评标质效,筑牢廉洁交易防线。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展望未来,建设条线将继续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提高数字见证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