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教育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24-03989 生成日期 2024-08-26 公开日期 2024-09-11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教育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科技、教育 主题(二级) 教育 关键词 学校,教师,义务教育,总结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工作要求,团结带领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坚定办好江阴“大格局教育”的信心与决心,以崭新面貌迎接新学期、再创新业绩。
锚定目标 砥砺创优 以实干实绩绘写江阴“大格局教育”新蓝图


第一方面 上半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直面挑战、 攻坚克难,推动改革创新,努力提升办学品质,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把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盘”,党建工作走深走实。严把政治方向。制定实施《全市教育系统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10 名教师入选市委组织部党纪教育讲师 团,教育领域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严密组织体 系。稳慎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组织全市中小 学校党组织书记参加全国“中小学书记校长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班” 学习。持续深化“双强双优”五星级党支部创建。大力开展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活动,征集基层党建书记项目 140 个,党建调 研课题 139 个。严实工作作风。有序组织“两优一先”评比活动, 激励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奋发进取、担当作为。 积极构建“1+N”项目行动体系,建立健全全市教育系统党员教 师志愿服务体系,“彩虹课堂”志愿服务项目提质扩面。强化调 查研究,聚焦制约教育发展瓶颈问题,局机关推进 36 项重点课题 调研。严明纪律规矩。组织“5·10”思廉月系列活动,推动廉洁 文化进校园。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开展领导干部纪法学习和警示教育,组织关键岗位干部旁听法院庭审, 赴无锡延安精神学习天地现场研学。2024 年上半年,全市教育系 统党政纪立案 15 人次,提醒和诫勉谈话等 5 人次,党纪政务处分14 人次。
下好教育综合改革“先手棋”,发展活力持续激发。“县管 校聘”再延伸。“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向小学扩面延伸,新 增辅延小学等 5 所试点校。继续推行超编学校教师单向交流制度, 促进县域师资均衡设置。“双减”攻坚再推进。课后服务提优, 累计开设“学科类”“素养类”课程近500门,小学参与率达92.92%,初中参与率达 95.55%;遴选第三方机构与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 务,增强师资力量。加大校外培训监管力度,开展校外培训机构 治理专项行动,查处违规学科类培训机构 2 家。圆满承办无锡市 “双减”工作现场推进会。智慧教育再升级。强化市校两级数字 教育新生态建设,积极推进“江阴智慧教育云平台”深度应用, 持续完善“澄优课”“澄云校”“澄微网”等数字化应用场景, “优化智慧教育版块”获评江阴市数字化转型“四星级”应用场 景。安全防线再筑牢。深入开展校园百日冬季安全风险排查整治 行动、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珍爱生命,守护未 来”安全教育保障行动等专项行动,发现并闭环整改隐患 63 条。 优化中招方式,改善中高考环境,圆满实现“三无三稳三确保”。
紧扣提质增效“关键点”,内涵发展成效明显。扩容升级推 动教育资源建设。江南大学江阴校区、华东师大江阴实验学校、 礼延实验幼儿园、职业技术学院改扩建三期等建设项目全面竣工, 即将正式投用;南菁实验城西校区、五星幼儿园项目有序推进; 特殊教育中心校异地新建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加强生源研究,前 瞻谋划,研究制定未来十年《江阴高中生源预测及应对举措》。 深入开展“Fun 享夏日七彩纷‘澄’”江阴教育暑期惠民实事活 动,完成“遮风挡雨”家长驿站项目 13 个,长泾实小等 3 所学 校家长驿站获评无锡市首批“最美家长等候区”;全市各学校教 室新安装空调 2282 台。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做好普惠性幼儿 园认定与扶持工作,强化基础调研,积极探索托幼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上半年,我市顺利通过江苏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 评估实地核查。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持续推进国家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县建设,深化集团化办学,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学 生综合素质评价智能系统,稳步推进质量提升工程。我市获评“‘做 数学’项目首批成果推广应用区”(全省 3 家)。优质特色发展 普高教育。南菁高中建成省高品质高中,江阴一中获评省高品质 特色高中建设立项学校,澄西高中成功晋升省四星级高中。积极 组建无锡市域名校学科教研共同体,主动与海门中学等周边名校 合作,探索高三培优课程建设。创新南菁高中、江阴高中自主招 生联合招录举措,优化拔尖创新后备人才选拔机制。融合创新发 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持续深化“政行企校”四方协同机制, 依托江阴职教联盟平台,强化“校企合作共同体”建设。江阴职 技院与南闸街道、江阴中专与夏港街道分别签订《共同推进产教 融合框架合作协议》。上半年,我市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获金牌 1 枚、银牌 17 枚,中职组 2 个项目入围国赛集训,1 个 项目入围国赛正赛。全力支持南理工江阴校区举办第二十三届全 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和 2024“新长江杯”智能无 人应用系统挑战赛。
激活教师发展“内生力”,队伍建设行稳致远。提升师德水 平。师德师风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设春学期“彩虹课堂”56个,辅导学生 6.35 万人次;暑期“彩虹课堂”服务站 207 个,招 募教师义工 2850 名,参加学生超 1.2 万人。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澄江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第一初中德育管理团队、江阴一中语 文教研组获评无锡市教育系统首批“最美巾帼奋斗集体”,澄江 中心小学吴静获评无锡市“三八红旗手”,长泾中学张志兰等 13人获评无锡市“最美巾帼奋斗者”,辅延小学袁君琳获评无锡市 “五一创新能手”。优化教师招录。加大招师力度,拓展招师渠 道,招录新教师 337 名,78 名定向师范生毕业入编上岗。锤炼专 业技能。全面加强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建设,35 人次获省、无锡市 比赛一等奖。组织开展江阴市级及以上培训 220 项,参训人员达15961 人次。建立课题研究分类推进机制,对 112 个省市规划、 省教研课题进行论证,打造“省-市-县-校”四级课堂教学课题研 究体系。加强名师培养。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教育教 学名师的培养、考核、管理和使用,积极创设条件,为其发挥骨 干作用提供支持和保障。南菁高中印小明获评“苏教名家”培养 对象,山观高中杨晓丽获评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省 30 人), 夏港中学贲可敬获评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全省 20 人)。礼延 实验庄益君等 5 人获评“锡教名家”。
探索五育并举“路线图”,学生素养综合培育。制定实施《强 化五育并举打造阳光校园》专项行动方案,更加注重学生校园生 活品质。坚持德育铸魂。加强学生思政教育,持续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向国旗敬礼”等主题活动,澄西高中获评省中小学思政育 人特色学校,江阴初中《“渡江第一船”涵育有成少年的领航行 动》成功立项省第八批品格提升工程。紧扣“新时代中小学抗逆力培育途径”主题,多种形式开展生命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 康,华士高中获评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坚持智育增 慧。全面实施《江阴市中小学推进工程教育实施意见》,大力培 养“未来科学家”“未来工程师”,7 个课程获评无锡市首批工 程教育优质课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作业设计研究,推进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2024 年高考,普通类考生特殊类进 线率(本一线)达 70.4%,同比提高 3.29%,居无锡第一,清北 录取 4 人;本科进线率达 93.8%,同比提高 1.23%,居无锡第一。 职教高考本科上线率省内领先,江阴中专高新区校区本科上线率94.02%,位列全省职教高考第一名。2024 年中考,华士实验中学 马巍居无锡市第二名,700 分以上 116 人(去年 74 人),700 分 以上高分在学校分布上由去年的 13 所增加至 20 所,呈现优质均 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坚持体育强魄。扎实推进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持续培育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周庄实小冯诺伊获亚洲国 际跳棋锦标赛 64 格快棋赛 U9 组冠军,城中实小庄子涵获 100 格 常规赛男子 U14 组冠军,江阴一中刘诚宇、江阴二中吴烨嘉代表 中国队参加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双双夺冠,徐霞客中学获省青 少年橄榄球锦标赛冠军,大桥小学获无锡市小学生阳光体育联赛 射击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澄西高中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 特色学校。坚持美育修身。持续提升美育教育水平,深入推进锡 剧、二胡、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在“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中,市一中、第一初中、花园实小、夏港实小等 4 个艺术节目入围现场展演;晨光实小的 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以及江阴高中、江阴初中、南闸实验、璜土 中学、长泾二中、新桥中心等 6 个艺术作品入围现场展示;花园 实小的校园文化入选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推荐名单。坚持劳动 立行。深入挖掘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26 家基地成为江阴市中小 学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培育单位;大力开展以“劳动精神之光 润心”等为主题的劳动周活动 200 余项,32 所中小学申报市第三 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坚持心育励品。开展“剧”焦心灵“润心” 成长—心理健康关爱专项行动、“澄爱润苗”—同心筑梦共成长 专项行动,“全澄有爱·润心”行动扎实有效。 充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影响江 阴教育发展的瓶颈隐忧依然不少,亟待破解。对照建设教育强市 的时代要求,对照“在大气的长江边办更有格局的优质教育”殷 切期望,对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江 阴教育人需要在思想上再重视、行动上再发力、责任上再压实, 要不畏艰难、保持定力,千方百计解决问题,全力以赴改进工作, 以实干实绩回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
第三方面 下半年主要任务
中共江阴市委第十四届七次全会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 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阴新实践,勇当发 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这为我们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市教育系统要深刻领悟“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和殷切期望,以“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举措,书写新征程上进 一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 具体来讲,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从严从细,在锻造高质量党建上奋力奔跑。坚持政治引 领、示范带动,持续增强党建核心引擎功能,以高质量党建推动 教育发展更有凝聚力。
1.凝心铸魂,强化思想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央、省、市各级部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各项工作。深入推进思政课和党课提质活动,持续提高党组 织书记思政课和党课质量,评选“十佳”书记思政课和“十佳” 书记党课。
2.固本培元,强化组织建设。加大对“双强双优”五星级党 支部培育力度,深化落实党支部建设分类晋级评价工作。开展五 星级学校党支部的检查验收工作,促进学校党支部工作水平有效 提升。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进一步 理顺未到位学校的党组织架构,调整党组织建制。召开“彩虹课 堂”提质扩面工程现场推进会,充分发挥党建联盟的牵头抓总作 用、“彩虹课堂”优秀示范党组织的辐射作用、党员示范岗的先锋模范作用、“彩虹课堂”思政课“红色育人”体系引领作用, 带动“N”个党建联盟、党组织、党员、特色课程的共同进步。评选 2024 年优秀党建联盟 1—2 个,“彩虹课堂”优秀红色课程3—5 个、优秀党员示范岗 5—10 个。
3.立规明矩,加强化廉政建设。深入推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 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落实“清风校园・十个严禁”要求,进一步规范校园餐、“双减”、教辅材料征订的管 理。动真碰硬、绝不姑息、长期坚持治理在职教师有偿家教。加 快推进纪委转交件和局自办件的办理工作。定期通报教育领域违 纪违规违法典型案例。
二、配优配强,在供给高效益资源上奋力奔跑。坚持补齐短 板、做强优势,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高效 益资源夯实教育发展之基。
1.学校建设强动力。根据《江阴市教育设施布局“十四五” 专项规划(2021—2025)》要求,进一步落实学校建设工程。按 照年内开工建设的核心目标倒排南菁高中绮山湖校区、临港中央 商务区幼儿园新建,特教中心校异地新建,江阴一中、江阴二中、 要塞实验学校改造等项目时间节点,继续推进夏港实小、璜塘中 学、璜土中学和夏港中学改扩建项目,全力用好特别国债、专项 债等金融工具对高中学校建设的支持政策,研究推动山观高中、 华士高中、江阴中专徐霞客校区等学校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力 争在项目方案细化和立项手续上取得一定进展。
2.资源配置增活力。持续推进“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学校 向小学学段扩面延伸。出台校本化的适岗竞聘方案,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根据《江阴市义务教育学校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管理制度(试行)》,规范推进教师交流轮岗 工作,确保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该校符合 条件教师的 15%,其中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不低于当年度该校参与 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 30%。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强化集团化办 学布局规划,探索“跨学区”“跨城乡”“跨学段”“跨体制” 等多种形式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放大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评选一 批优质教育集团、集团内交流轮岗先进教师,义务教育集团化办 学覆盖率达 70%左右。积极开展“智慧校园”“智慧学习系统” “五育评价”“人工智能”“学科数字化专用教室”等新型教育数字化应用场景的研究和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
3.“双减—规范”提效力。充分发挥市“双减”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部门联动,完善工作机制,部署实施专 项整治行动,坚持问题整治“回头看”、新增机构“再梳理”、 托管机构“重点查”,聚焦消防安全,严把行业规范,确保治理工作显成效。推动建立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问题预防、发现、查 处机制,不断健全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长效机制,确保 如期完成“双减”三周年交账各项工作。加强学校管理,以规范 办学行为为重点,以优化教育生态为目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 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教育惠民再加力。加快推进全市幼儿园、中小学校家长驿 站建设工作,力争年内完成新建家长驿站 36 个。稳步推进全市公办学校空调安装工作,落实镇街学校 1886 间和直属学校 393 间 未安装空调教室的空调安装,确保 2024 年底前实现公办学校普通 教室空调安装全覆盖。构建保障与发展并重的学生资助服务体系, 精准高效完成 2024 年秋季学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深 化考试招生改革,围绕“平安考试、阳光招生、社会满意”总体 目标,全力推进教育考试招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更实更新,在打造高品质学校上奋力奔跑。坚持全域均 衡、全段优质,用心用情办好每一所学校,以高品质学校推动教 育发展更有创造力。
1.在学前教育上,更加强化优质普惠。不断加大学前教育优 质资源供给,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教育教学(保 育)质量。对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督导评估实地核 查反馈意见中的问题,一镇一策、一校一案,逐项落实整改,全 面实现高水平、高均衡、高质量的发展质态,力争 2024 年创成国 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年内积极创建 2—3 所省优质 幼儿园、3 所无锡市优质幼儿园,完成全市公办幼儿园保教质量 评估、民办幼儿园常规管理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幼儿园课程建 设,承办江苏省幼儿园课程建设研讨会。
2.在义务教育上,更加强化高位均衡。全力创成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加强课程的衔接统整,形成跨学段衔接的课程开 发机制。成立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各镇街 做好辖区内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和整体规划,通过“加快资源建设、 建立调配机制、严格入学审核”等措施,有效化解入学矛盾。积 极申报 2 所无锡市高质量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提升中心运行效能, 努力满足各类特殊学生的教育需求。
3.在高中教育上,更加强化优质特色。继续做好第二批优质 特色学校推进工作活动,支持与指导江阴一中创建省高品质特色 高中,培育江阴二中、青阳高中、长泾中学等一批高中努力争创 无锡市、江苏省高品质示范、特色高中。加快教育资源供给,推 动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深化“高中+高校”的“双高”合作共建 育人机制,南菁高中继续开展好北大基地班研修项目,探索与上海交大、南京大学合作开展优秀学生生涯领航和卓越课程开发项目。打造五大奥赛竞赛体系,从奥赛教练、奥赛课程、遴选机制、 财政保障等方面全面推进,以奥赛竞赛助力创新人才培养,推动 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4.在职业教育上,更加强化科学融合。积极贯彻落实《关于 推动江阴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江阴中专校力 争在今年 10 月迎接省联职院分院创建验收,并启动国家级“双优” 校、全国性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的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江阴 中专校北校区建设,2026 秋季学期前投用。充分利用无锡市级以 上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平台,不断加强产教研深度融合,在建设建好已有产业学院和企业学院的基础上,再增加 1—2 所产业学院, 不断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开展全市中等 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双教提能”深化年活动。促进“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师培养名特优工程建设,打造高水平的专 业化教师队伍。畅通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渠道,有序扩大贯通 培养规模,实现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创融汇,不断提升专业 人才培养层次和培养质量。持续推进江阴职技院“双高”建设, 启动学院升本相关工作,全面深入调研论证,完善工作方案并稳步推进。
5.在高等教育上,更加强化协同创新。在市政府指导下,协 调相关职能部门逐步落实各项任务,全力做好江南大学江阴校区、 南理工江阴校区等在澄高校的开学保障各项工作,确保开学工作 稳定、安全、有序。持续支持南理工工业互联网(江阴)创新中心做大做强,持续服务江阴本地企业。结合江阴未来产业发展, 支持在澄高校在本地区设立未来产业领域重点实验室,鼓励与本地龙头企业实现科研大型仪器设备共享,联合实验室、各类型工 作站共建,与产业链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联合 组建产业研究院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平台,努力服务科创江 阴建设。
6.在教育督导、安全稳定上,更加强化精准有效。牵头做好 无锡对我市 2023 年政府教育履职考评迎检工作,争取督政考评提 名升位。加强对镇(街)教育履职工作的督导,对重点镇(街)、薄弱环节组织开展重点督导。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安委会关 于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全面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基层基础 建设,认真开展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健康、生 命安全、预防溺水等各类安全专题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更加精 细化抓好平安校园建设工作。
四、有德有才,在培养高水平教师上奋力奔跑。坚持师德立 魂、专业立身,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 有”好教师,以高水平教师推动教育发展更有战斗力。
1.师德师风建设要有新提升。启动新一轮“5515”师德评优 创先活动,选树 50 个师德教育品牌、50 个师德工程建设先进学 校、100 个师德标兵和 500 个师德先进个人。不断发掘师德典型, 做好首批“教师世家”评选和宣传,用身边的榜样传递师德力量。 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庆祝第 40 个教师节为契机,开展“社 会尊师重教 教师回报社会”教育活动,举行征文、诵读、主题演 讲、微视频比赛等。将弘扬劳模精神与师德教育活动相结合,开 展“百人师资库”“百门优秀课程”“百所典型学校”建设,倡 导教师学习劳模、争当劳模,进一步提升教师爱岗敬业、奉献事 业的精神境界。优化教师志愿服务,打造“彩虹课堂”2.0 版,积极申报省市特色“彩虹课堂”项目,吸纳更多的教师加入义工行 列,推动教师志愿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为新时代文明实践、 和谐社会建设发挥更大效能。
2.教师能力发展要有新突破。加快“三名”工程实施,发挥 “名校”“名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城乡结对,组建区域联 盟,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名学科”品牌打造,利用 开评市级优质学科组的契机,建立健全学科组教研工作常态化运 作模式,全面推动学科组高质量建设。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 建设,建好用好名师工作室。继续做好省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 特级教师等参评工作,力争年度总获评人数 30 人左右。组织评选 江阴市第四批名教师,评选名校长 5 名左右、名教师 50 名左右。 优化“暨阳名师”考核实施办法,严格区分考核等次,确保考核 的激励作用,进一步放大人才资源辐射效应。在认真总结梳理2024 年高考、中考备考经验基础上,加强对中高考的持续研究, 开展针对性深度教学视导,深入探索备考新途径。强化班主任队 伍建设,通过专题培训、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名师工作室培养等 多路径,探索新形势下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提升 江阴“行动德育”品牌影响力。加强校家社协同育人建设,继续 开展优秀家长学校、示范家长学校评选,宣传先进典型,提升家 长学校建设水平。
3.干部队伍培养要有新作为。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条件,依托 三个后备人才库,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优化干部队 伍年龄结构。规范干部交流调配机制,促进人员合理流动,防范廉政风险。加大校长队伍交流力度,加强多岗位锻炼,推动校长队伍的专业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和激励作风正派、敢想敢干的干部。开展优秀校长 的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校长的社会地位,进一步调动他们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
五、求真求善,在成就高素养学生上奋力奔跑。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育人,完善五育并举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以 高素养学生推动教育发展更有竞争力。
1.强化以德铸魂。以省级区域示范项目《协同创新大中小学 大思政》为抓手,建设江阴“大思政”实践样态,打造“思政+” 更多可能。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无锡市大中小学“法 治主题”活动,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思政青年教师“每月一学”“每 月一课”学习活动。扎实开展“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系 列教育实践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五小行动”和“八礼 四仪”为抓手,以“新时代好少年”“十佳小公民”为标杆,深 化品德修养和文明礼仪教育。培育第九批省级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推荐一批整体水平领先、具有示范效应的江阴市级项目参与无锡市级项目遴选,确保无锡市级立项 3 至 4 个。
2.强化以智启真。深入推进三力课堂 3.0 版本建设,加快实 施《江阴市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探索学段贯通、校际联合、资源共享等体制机制。践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划”,激发学生工程技术兴趣,增强工程素养,大力培养“未来 科学家”“未来工程师”。实施学生信息素养培育行动,在小学推进少儿编程、中学推进人工智能等项目的学习研究。支持学生个性化课程需求,鼓励探索各学段选课走班和大小班结合、长短 课并存的课程实施模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读书月、 读书周、读书节等各类主题读书行动,进一步优化“望江杯”读写大赛等阅读活动,着力打造富有吸引力、影响力的师生读书品牌项目。
3.强化以体强身。推进体育中考改革,开展体育技能抽测, 确保 100%的学生掌握 2 项以上体育技能。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力争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 98%、优秀率达 20%。 指导开展近防工作,将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段作为近视防控“第 一道关口”,严格控制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逐步降低儿童青 少年总体近视率。继续加强常见传染病防控,落细落实学校卫生工作。
4.强化以美育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进锡剧、二胡、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美育课堂走进 “澄艺空间”活动。健全美育教师培训体系,强化研训活动的导向性、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5.强化以劳力行。以第一、第二批江阴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为标杆,组织开展劳动教育经验交流会和学校劳动教育现场展示会,组织评选第三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开展劳动精品课评比, 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擦亮江阴劳动教育品牌,引领我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坚实发展。
6.强化以心润心。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全面贯彻落 实省“润心”行动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全澄有爱”未成年人关爱工作,进一步落实全员德育导师制和家访“333”工程,出台实施《“凝聚校家社合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动“全澄有爱·润心”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