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的光伏科技展示馆内展出了一位“新成员”——一款名为柔性低成本卫星太阳电池阵的产品。这款产品由该中心太阳电池与组件研究所历时一年多时间研发而成,关键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一问世便凭借成本低、重量轻等优势,受到了国内头部商业卫星企业的青睐。
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太阳电池与组件研究所副所长沈禛珏表示,这款新品与传统太阳电池阵相比,更轻更薄,厚度只有0.6毫米,每平方米的重量仅有1公斤,能够大幅降低太阳电池阵在卫星运载火箭上的运输成本。目前,该产品已被成功应用于两颗在轨卫星,各项数据表现良好。
作为国内首个太阳能光伏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自落户江阴以来,便聚焦太阳能光伏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应用技术,大力发展太阳电池及组件、光伏检测与评估、光伏应用等细分领域,旨在攻克国内太阳电池短板,并在国际标准制定、光伏检测评估方面掌握国际话语权,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伏及综合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主任沈辉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光伏技术中心已吸引了15名博士、14名硕士来澄发展,其中包括数位世界级的光伏科学家。接下来,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将以行业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积极整合光伏产业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发展体系,促进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江阴,提升江阴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科创平台是加强前沿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阵地。近年来,江阴以获评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为新起点,围绕“34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重点打造了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江阴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中心、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江阴市武汉大学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优质科创平台,通过强化产业技术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让越来越多的科创“金种子”在江阴开花结果,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提供有力支撑。据统计,江阴目前拥有的国家级、省级科创平台已分别达到26家和482家。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重点实验室3家。
为持续强化生态支撑,点燃科创平台创新激情,江阴2023年还先后印发了《江阴市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行动计划(2023—2025年)》《江阴市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以与时俱进的政策配套加快提升各类科创平台创新能力。目前,全市省级以上科创平台承担项目42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6项,获得各级项目资助金额达9.1亿元,获得有效知识产权12409个、授权发明专利近3000个。科技创新人才也向江阴加速集聚,全市各类科创平台累计引进诺奖得主8名,引育国家级专家72名、省“双创计划”团队11个及人才85名。
接下来,江阴将围绕“科技支撑产业”这一主题,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现有研发平台的研发能级和孵化能力,支持和鼓励天江药业、兴澄特钢等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同时,积极搭建新的载体平台,扎实推进绮山湖科创谷物联网智慧产业园、高新区生物医药创新港、临港开发区氢能产业园等特色主题科创园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江阴新实践提供更强大的科创“引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