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农业农村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23-02597 生成日期 2023-09-01 公开日期 2023-09-01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农业、林业、水利 主题(二级)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关键词 农村,农民,农民负担,总结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布局,锚定农业强市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对标领跑再出发,真抓实干谱新篇,高效统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任务,各项目标任务稳妥有序推进,实现“双过半”。

  一、上半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坚定稳产保供底线。压紧压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3年,全市夏粮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品种优“三增一优”特点,12.2万亩小麦已基本完成收割,最高田块亩产创无锡小麦新纪录,江阴“三夏”工作登陆央视专栏专题报道。夏粮总面积12.9万亩,预计总产量4.09万吨。“菜篮子”产品质优价稳,蔬菜播种面积5.2万亩,产量17.60万吨,能繁母猪保有量达4000头,基本完成3800亩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任务。筑牢粮食稳产根基。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防止基本农田“非农化”,以盐城滨海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事件为警示,召开春季农业生产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双百日行动推进会。加快推进整区域高准备农田建设试点示范,推进小田并大田,出台农村土地统一流转实施意见,制定村集体统一流转工作方案,2023年落实高标准农田项目29个,面积2.36万亩。深入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两大行动”,所有农机机具完成北斗导航终端系统安装,安装北斗导航辅助系统60台,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5.8%,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6.1%,特色农机化率74.58%。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全面启动全国耕地质量调查,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5000亩,新建果品省级绿色防控基地1个。持续推进废旧地膜残膜回收及处理项目,建立完善全市16个回收点,顺利完成79吨的地膜回收目标任务,确保农膜回收率达97%以上。预计农用化肥用量同比削减0.6%以上,农药使用商品量同比削减0.5%以上。

  二是现代农业增中向优。做强示范引领。紧扣“一市一科技园、一镇一产业园、一村一特色园”建设构架,围绕优质水稻、特色水果、特种水产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创体系和经营体系。全市累计培育无锡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年销售总收入超110亿元;工商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6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个、省级示范社16个;全市录入省系统的家庭农场1700余家,其中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400余家。做大项目支撑。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快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挂钩联系和工作推进机制,全方位服务项目推进,重大项目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创新入选全省创新典型名单。截至目前,入库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20个以上,总投资25亿元以上。注重科技赋能, “长江三鲜”种质资源创新中心已完成规划选址,推进江阴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覆盖率超40%。有序开展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一季度全市农产品电商销售额7135.6万元,同比增长5.8%。做优品牌质量。“江阴好”系列农产品深入千家万户,持续推进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3个、14.45万亩,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129个。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强化科学监测,实施精准监管,开展质量追溯,全市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7%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3.51%。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建设,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大力推行规模主体入网监管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并行制度,今年以来,共出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63.45万张。

  三是美丽乡村亮中扩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紧紧围绕公共设施、村容村貌、田容田貌、宅容宅貌、塘容塘貌、文明健康等六大类40项指标,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部署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推进会,全面打响春季、夏季战役,重点聚焦城乡接合部、南沿江高铁等“四沿”“五旁”等重点区域垃圾处置的难点问题,拉网排查、压茬推进。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成立江阴市乡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重点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对接金融机构,整体包装项目,对上争取资金,开展祝塘镇高标准农田项目融资试点。2023年4月份,与中国农业银行江阴分行正式签署首笔2.8亿元融资项目合作协议。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严格按照“应进必进”要求,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出让、发包、租赁等全部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交易,推广线上交易新模式,上半年成功交易1172宗、交易金额1.6亿元。持续推进省第四轮农村改革试验区任务,探索长江十年禁渔快速响应机制,无锡市首艘渔政执法船——“江盾号”交付下水,正式投入使用,全省首批4个标准化护渔执勤点正式上线。不断彰显乡村治理效能。深化拓展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成效,“积分制”案例获《央广网》《交汇点》《无锡日报》等各级媒体报道。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联合宣传部、文体广旅等6部门制定《江阴市2023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创新开展“和美乡村行”系列活动,举办“和美乡村行 青年论”调研大赛,形成乡村振兴系列调研报告。富民增收成效显著,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0元,同比增长5.1%,城乡收入比1.380:1,比上年同期缩小0.024。《江阴市以富民强村“四大行动”为抓手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稿件入选省厅农业强省建设专刊。多元畅通富民增收渠道。制定《“一村一策”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行动实施方案》,加强资源挖潜、镇级统筹、资产盘活、联合抱团,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集体经济。一季度村级总收入10.1亿元。巩固脱贫成果,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先后开展3轮项目摸排工作,确定了15个相对薄弱村的15个项目,投资总额5381万元,预期收益率8.63%。

  工作亮点:

  1、全市夏粮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品种优“三增一优”特点,12.2万亩小麦已基本完成收割,最高田块亩产创无锡小麦新纪录,江阴“三夏”工作登陆央视专栏专题报道。

  2、2023年落实高标准农田项目29个,面积2.36万亩,出台农村土地统一流转实施意见,制定村集体统一流转工作方案。

  3、深入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两大行动”,所有农机机具完成北斗导航终端系统安装,安装北斗导航辅助系统60台。

  4、深入农村金融改革,成立江阴市乡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祝塘镇高标准农田项目融资试点,4月份,与中国农业银行江阴分行正式签署首笔2.8亿元融资项目合作协议。

  5、狠抓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入库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20个以上,总投资2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创新入选全省创新典型名单。

  6、全市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7%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3.51%,提前完成年度省市目标任务。

  7、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出让、发包、租赁等全部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交易,推广线上交易新模式,上半年成功交易1172宗、交易金额1.6亿元。

  8、深化拓展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成效,创新开展“和美乡村行”系列活动,举办“和美乡村行 青年论”调研大赛,“积分制”案例获《央广网》《交汇点》《无锡日报》等各级媒体报道。

  9、多元畅通富民增收渠道,制定《“一村一策”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行动实施方案》,《江阴市以富民强村“四大行动”为抓手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稿件入选省厅农业强省建设专刊,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0元,同比增长5.1%。

  10、无锡市首艘渔政执法船——“江盾号”交付下水,正式投入使用,全省首批4个标准化护渔执勤点正式上线。

  二、下步打算

  下一步,全市“三农”工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市,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书写“三农”篇章,贡献“三农”力量。

  (一)聚力农业强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高质高效发展方向,全面提升农业规模化、园区化、品牌化、融合化水平。抓实稳产保供。坚决扛起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完成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农机化率达到97%,粮食播种面积28.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2.61亿斤以上,优质食味稻米推广覆盖率达83%。种足种好水稻、大豆等秋粮,做好农机调度、技术指导、农资储备、防灾减灾、助农惠农等各项工作,奋力筑牢秋粮丰收基础。建立健全全市农产品保供体系,统筹肉蛋奶、果菜鱼等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完成花塘水芹等无锡市属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1000亩,全年能繁母猪保有量稳定在6000头以上。抓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统一流转,研究制定奖励实施细则,年底村集体统一流转率达到80%。结合无锡市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建设要求,紧盯2023年目标任务和入库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的要求,抓紧抓实、不等不靠,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建成一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吨粮田”。以“3.15”晚会曝光的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事件为警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双百日行动,切实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和水平。抓实农业园区建设。按照无锡市“三园一区一居”总体布局要求,优化完善《江阴现代农业专项规划》,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依托澄东南功能区、临港开发区行政构架,建立健全江阴(华西)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临港园区(争创省级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专职管理机构,计划将华西农业公司、黄金农业公司作为功能区级的国资公司,依托功能区(开发区)配套的市属国资运营公司,建立以投、融、建、管一体为核心的运营机制和良性的投融资机制,推动园区内高标准农田、市属蔬菜基地、现代农业园区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园区规划布局,江阴(华西)现代农业产业园根据澄东南功能区规划范围,将园区范围调整为华士、新桥、长泾、顾山4个镇,将祝塘镇调出、新桥镇调进园区,实现园区范围与澄东南功能区规划一致,便于功能区行政管辖和统筹协调。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整合全市各级各类政产学研合作平台载体,建设集农科贸、育繁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为一体的市级科技园,打造成为“三园”科技创新驱动的核心引擎。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将物联网引擎加载到农业园区,着力建设“园区智效管理、基地智能生产、人才智用科技、产品智惠营销”的智慧型园区。抓实农业产业提档,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全力延链、补链、壮链、优链,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对接产学研,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实现乡村多元价值。完成20个入库的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25亿元以上。规划建设“长江三鲜”种质资源创新中心,建强璜土镇、顾山镇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大力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打响“江阴好”系列品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

  (二)聚力乡村和美,推进农村现代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规划、建设、生态、文化一体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突出人居环境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以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清理“三大革命”为重点,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完善“红黑榜”结果运用,紧盯目标任务,推动落实好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全域美村达标行动、乡村建设行动与示范创建行动,组织开展集中攻坚。更大力度推进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望得见长江碧水,看得见田园美景,留得住乡韵乡愁。突出绿色生态美。坚持绿色低碳生态引领,推进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超73.5%,新增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10个。加快推进3800亩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高标准推进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绿色化,确保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削减0.6%、0.5%以上,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防控示范区。驰而不息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实现鱼水相亲、资源永续、空间共融。突出乡风人文美。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推进移风易俗,引领建设乡村精神家园。擦亮华西村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品牌,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走村进户,繁荣乡村文化,汇聚振兴力量,唱响丰收赞歌。

  (三)聚力民富村强,推进农民现代化。纵深推进富民强村行动,持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让共同富裕成为江阴“三农”工作的鲜明特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省第四轮农村改革试验区任务建设,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性成果。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改革,依托乡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根据项目地域范围、规模体量,宜镇则镇、宜区则区、宜市则市,积极创新政策性、市场性、财政性等多种模式,加快形成多元投农支农格局。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三资”监管,优化江阴市农村“三资”智慧监管平台,探索闲置农房和宅基地使用权放活机制。按照“应进必进”要求,持续推进集体资产产权进场在线交易,提高集体资产产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程度,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注重治理实效。纵深推进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大力推进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在乡村治理的应用,积极争创全国“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镇村,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实施乡土人才技能提升行动,积极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法人治理机制,完善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推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规范化运行,履行重大决策“四议两公开”程序,加大民主监督力度。促进民富村强。立足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深入实施产业富民行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新增无锡市级以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家。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以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为契机,清理腾退低效集体土地,对零星、分散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利用,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盘活村级存量资产,通过公开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现有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厂房、校舍等集体资产,对低水平、低效益运营的集体用地上企业自建厂房实行回购,实现集体土地与地上厂房权属统一,并通过调整、改造、翻建,重新对外招租,获取更高收益。鼓励镇村抱团发展,发展“飞地”经济,通过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或合作联营等方式,建立健全镇村联合发展平台和集体农业发展公司,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共富基金”精准投放,项目化运作、“造血式”帮扶,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全部实现摘帽。

  工作重点:

  1、全面启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格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全面完成省市高质量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3、扛稳粮食稳产保供责任,粮食播种面积28.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2.61亿斤以上,优质食味稻米推广覆盖率达83%,全面完成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农机化率达到97%。 

  4、持续推进农田连片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统一流转,年底村集体统一流转率达到80%。

  5、高质量打造“菜篮子”基地,规划推进2.1万亩无锡市属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年内完成花塘水芹等保供基地1000亩。 

  6、抓实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全年能繁母猪保有量稳定在6000头以上,完成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3800亩。

  7、大力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打响“江阴好”系列品牌,推进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超73.5%,新增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10个。

  8、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以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清理“三大革命”为重点,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组织开展集中攻坚。

  9、推进民富村强,立足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一村一策”行动为抓手,探索集体经济新发展,建立健全镇村联合发展平台和集体农业发展公司,鼓励镇村抱团发展,发展“飞地”经济。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改革,依托乡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根据项目地域范围、规模体量,宜镇则镇、宜区则区、宜市则市,积极创新政策性、市场性、财政性等多种模式,加快形成多元投农支农格局。

  10驰而不息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开展渔业增殖放流。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