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结果公开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23-02882 生成日期 2023-06-15 公开日期 2023-06-29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主题(一级) 其他 主题(二级) 其他 关键词 经济,企业,提案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关于在政府过紧日子背景下进一步发挥产业扶持政策资金效果的建议——以江阴市企业技术改造扶持资金为例
关于在政府过紧日子背景下进一步发挥产业扶持政策资金效果的建议——以江阴市企业技术改造扶持资金为例

案别(市人大建议/市政协提案)

市政协提案

主提人

民建江阴市委

标  

关于在政府过紧日子背景下进一步发挥产业扶持政策资金效果的建议——以江阴市企业技术改造扶持资金为例

建议/提案内容

产业扶持政策通常是运用立法、规划、经济措施、行政等工具或手段,对产业供求主体的投资、研发、生产、运营、交易等经济活动决策产生影响,以实现政府预设的产业发展目标。基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产业政策的实施以财政、税收、金融等方式为主,其中,通过财政支出扶持是最为直接的产业扶持方式

一、基本情况

从江阴整体来看,各类产业扶持政策繁杂重复、扶持方向过多、财政资源分散冗余,产业扶持效益不明显。

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在政策设计上,发展战略方向多、关联度小,普惠式奖励政策体现政府关怀,但对产业发展引导作用有限;二是从政策管理流程来看,一些政策制定前期论证不够,政策宣传渠道的多样化有待增加,行业协会未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政策宣贯效益一般;三是政策实施达标即可补贴的固定奖励标准,导致政策投入的大幅增长,增加财政压力。

二、以江阴市企业技术改造扶持政策资金为例

(一)政策扶持规模及标准

2021年度,江阴市企业技术改造扶持政策资金实际使用12290.8万元。扶持范围和扶持标准如下:

支持范围

申报条件

支持标准

新兴产业领域项目

江阴市鼓励发展的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车船及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器械等新兴产业领域项目,当年完成技术装备投资500万元(含税价)以上

根据评审结果分档补助,最高按照经审计的技术设备投资额(不含税)的10%进行补助,单个企业及单个项目累计补助资金最高1000万元。

传统产业项目

冶金、纺织、化工、轻工等传统产业项目,当年完成技术装备投资800万元(含税价)以上

最高按照经审计的技术设备投资额(不含税)的5%进行补助,单个企业及单个项目累计补助资金最高500万元。

保障防疫物资生产项目

列入国家、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生产企业,因新冠疫情防控需要而新增设备生产防护服、口罩、消毒机、消杀用品、医疗器械和相关药品等重要医用物资、当年完成技术设备投资200万元(含税价)以上

最高按照经审计的技术设备投资额(不含税)的10%进行补助,单个企业及单个项目累计补助资金最高5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1.个别项目不具有持续性,不符合政策扶持目的

企业技术改造扶持政策资金设立目的是支持企业大规模应用先进技术装备,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竞争力,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购置的设备在短期内即被处置,说明个别技改项目不具有持续性,不符合政策扶持目的。

2.审核管理措施不够完善

通过对2021企业技术改造扶持政策资金128个项目进行抽样,选取了52个项目再次审核,发现有6项目认定的投资额有所出入,有多认定或少认定的情况,影响最终的补贴资金。主要包括:一是个别项目公式设置错误,投资额计算不准确;二是项目认定设备不符合申报通知要求;三是个别项目审核口径有所出入

3.项目实际执行与备案或核准存在一定偏差

根据《江苏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苏政发〔201788号)规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度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企业从事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投资项目备案或核准由行政审批部门负责审批,企业在实际执行技改项目时与备案或核准存在一定偏差。

三、相关建议

(一)紧绷过紧日子弦,整合同类产业扶持政策形成资源合力

一是这些年,过紧日子思想的弦时刻紧绷着,使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各类产业扶持政策更应优化配置,使有限资金得到高效利用。

二是现行政策补助扶持方式较为单一,未考虑不同规模及类型的企业的差异化需求。奖补政策范围覆盖广泛、资金分配分散、存在同一同类项目多部门申请产业扶持资金现象,整合同类产业扶持政策可形成资源合力,节约财政资金。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得到叠加。

(二)完善相关配套文件,对政策执行口径予以明确

一是编制产业扶持政策解读并向社会发布,特别是将历年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涉及企业较多的争议事项在政策解读中予以说明,在我们走访中,企业也认为前期政策给予明确的认定标准,从严要求,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理解政策的负担,也减少了后期审核过程中的争议,有效提高资金的公平性。

二是给第三方审核机构发布审计指引,必要时组织培训,将产业扶持政策和主管部门确定的审核依据、审核标准、审核口径传达给第三方机构,并要求其严格执行。

(三)明确产业扶持政策目的,强化企业诚信履约责任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明确政策扶持目的。在组织项目申报时要向企业明确产业扶持政策目的是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竞争力,而非短期获利行为。

二是强化项目单位诚信履约责任。对享受产业扶持政策的企业实施抽查监管。当发现产业扶持政策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可按规定取消或收回资金。

(四)加强产业扶持政策资金的核查监管,切实履行主管职责

一是明确主体职责。主管部门不能仅凭第三方审核的数据进行奖补,第三方审核数据仅能作为参考依据,主管部门依然要承担审核结果的主体职责。

二是加强对项目核查工作的监管,建立对第三方审核工作的监管制度。在第三方审核结束后,随机抽查相关审核报告进行考核,按照考核情况采取措施,考核结果也应作为今后委托审计业务的重要依据。

承办单位

工信局

答复内容

民建江阴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在政府过紧日子背景下进一步发挥产业扶持政策资金效果的建议》,市政协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已交我单位办理,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我们认真讨论研究了你们的建议,认为该建议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增强我市产业强市资金效果具有很好的指导性。我们对你们认真履职尽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及长期以来持续关心关注我市经济发展表示由衷的感谢。

针对你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我市将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调整产业政策,提高引导力度

你们提出我市产业扶持政策设计上“发展战略方向多、关联度小,普惠式奖励政策体现政府关怀,但对产业发展引导作用有限”。我市在最新的《江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构建现代化产业链群的目标,包括构筑三大千亿级特色产业链、做强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布局五大未来产业等内容,对江阴重点发展产业领域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方向。今后一段时期内,产业强市资金将以提升经济效率为导向,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发展战略,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培育符合我市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对我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筑具有江阴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优化配置资金,形成资源合力

你们建议“紧绷过紧日子弦,整合同类产业扶持政策形成资源合力”,确实当前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牢固,应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撬动作用,切实把有限的政府财力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们在做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规划上线江阴市澄企服务平台(澄策之窗),澄策之窗运行管理遵循“统一建设、集约高效、规范有序、安全可控”的原则,努力促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地更精准、更便捷、更高效。澄策之窗管理办法要求惠企政策制定过程中,起草部门(单位)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书面发函、个别访谈、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广泛听取企业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精准掌握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政策措施。

二是各局内部资金根据当年预算安排,突出强市资金政策的中小企业导向,优先对重点项目进行拨付。同时,在探索调整目前中小企业转型发展专项政策,改变当前以政府直接投入和奖励补贴为主的扶持方式,将持续投入的财政资金整合成引导基金,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推动社会资源效率最大化,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三、调整管理方式,加强项目监管

你们提出“个别项目不具有持续性”“审核管理措施不够完善”“项目实际执行与备案或核准存在一定偏差”,建议“完善相关配套文件、强化企业诚信履约责任、加强产业扶持政策资金的核查监管”,目前我们在做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

(一)加强投资项目备案和监管。严格项目风险评估、用地评审和投资备案等审核,摸清重大项目真实投资计划,指导板块加强项目备案管理。每年会同发改、审批检查各板块备案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对实际投资与备案内容差距较大的项目,督促板块及时修改或撤销备案。着力提升项目服务水平,定期跟踪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开展达产履约评价,着力提升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和竣工达产率。

(二)加强资金项目审核和管理。组织对2022年度专项资金项目第三方审计报告全面复核,确保计算准确,审核口径与申报指南一致。对于事务所反馈的申报指南未明确的特殊情况、疑难问题,组织所有事务所召开业务讨论会,形成一致意见。

(三)加强资金项目绩效跟踪管理。加强申报项目入库管理,组织各板块经发局对上年度申报的项目进行绩效跟踪管理,并不定期抽查。配合财政局做好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对绩效评价反应的问题,积极整改。

四、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服务水平

你们提出“政策宣传渠道的多样化有待增加,政策宣贯效益一般”,即将上线的“澄策之窗”将设立“澄企小助手”板块,畅通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渠道,积极回应企业在惠企服务方面的问题和意见,实现咨询随时答、申报全辅导、处置有分类、诉求限时办、服务有监督,打造一键通政企交流“江阴模式”。市惠企政策主管部门也将组织形式多样的进企业、到园区现场服务活动,宣传惠企政策,开展政策精准推送和个性化服务,帮助企业扫清“盲点”、疏通“堵点”、链接“断点”。

谢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如有不同意见,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86860961

答复时间

2023615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