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生态环境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江阴生态环境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23-00654 生成日期 2023-03-14 公开日期 2023-03-14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生态环境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内部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主题(二级)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关键词 保护区,水环境质量,生态文明,湿地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今年以来,生态环境局锚定江阴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一年一个样、三年一扫光”战略部署,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江阴高质量发展夯实了绿色基底。
2022年度总结

今年以来,生态环境局锚定江阴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一年一个样、三年一扫光”战略部署,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江阴高质量发展夯实了绿色基底。

1、紧盯考核目标,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在全市产业结构偏重、排污总量偏大、生态基础偏弱的现实状况下,努力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城区PM2.5浓度3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3%,改善幅度全省第5;优良天数比率79.2%,同比持平,为全省6个没有下降的县市之一。国省考断面方面,18个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持续保持100%,位列无锡第一。在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中,我市稳定位列全省前十,目前全省第5。

2、高位部署推动,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召开全市污染防治攻坚大会,明确工作目标、下发任务书,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推动年度各项工作。制定印发《江阴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江阴市生态环境基础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系统治理文件,积极推进“一年一个样、三年一扫光”专项行动,为全市生态环境工作指明路径。

3、强化大气攻坚,全面落实最严管控。聚焦源头减排、紧盯省控点位,全面推动集群整治、微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以扎实的工程性措施全面推动双控双减。统筹推进7392项大气项目。强化对落后大气子站专班管理,全面推动大气污染防治“1310”攻坚行动,督促各责任单位对工业企业、工地、渣土车、码头堆场等涉气污染源开展巡查执法。组织开展省控大气子站周边170余家机械行业专项整治,协同省环保集团,开展沿江码头扬尘整治。对大气子站3公里范围内汽修企业专项整治,会同交通局开展联合检查,推动汽修“绿岛”。积极推进化工园区整治,开展“无异味园区”创建。开展高排放车辆整治,今年以来路检梳理同比增加4倍,已累计淘汰车辆1236辆,其中汽油车862辆,柴油车346辆。

4、谋划系统治水,全面推动稳定达标。狠抓重点断面、重点时段、重点工程,全面推动国省考断面稳定达标。完成治水重点工程398项。加强对问题断面的达标攻坚,针对华士镇等水环境质量差的地区,组织第三方排查溯源。狠抓汛期达标,制定国省考断面汛期水质保障方案,推动国省考河道两侧支浜整治,对237条支开展每月监测,评价整治成效。推动排污口整治,完成2452个长江级太湖入河排污口溯源监测工作,制定“一口一策”分类整治方案,完成取缔85个、整治类7个、规范树牌1270个。

5、紧盯安全管理,全面化解风险隐患。制定《全市生态环境领域风险排查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规范,成立生态环境领域9大领域专项工作组,全面推动生态环境领域“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保安全”专项行动。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共排查环境风险企业723家,共梳理隐患问题931个,完成整改895个。深入推进危废专项整治,明确分级分类监管要求,强化联合监管。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推进小微危废集中收处工作。

6、强化疫情管理,全面落实常态防控。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优化局内疫情管控工作规范,明确迅速建立关于污水厂、医废监管的工作机制,编制印发江阴市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集方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和城镇污水处理及监管工作要点。安排专人赴指挥部开展疫情“战时”工作,迅速落实疫情指挥部工作要求,落实疫情管控行业主管部门责任,督促锦绣江南切实履行防疫责任制,签订疫情防控责任书,落实“七个一”疫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志愿者70批743人次配合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周庄、利港疫情暴发期间,组织3批30人次赴疫区开展工作。

7、狠抓监督执法,全面强化实战练兵。全面推进“春雷行动”“大风行动”“夜鹰行动”“全员执法日”等各类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规范执法、精准执法。积极依托走航监测、自动监测、工况用电、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落实对企业全天候监管。今年以来,共出动24112人次,检查企业9274厂次;环境违法行为普通立案1097件,同比增长12.86%;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708份,同比增长16.26%;罚款金额7736.01万元,同比上升2.62%;落实新环保法共64件,其中实施查封扣押案34件、限制生产案11件、行政拘留案4件、按日计罚案1件、移送刑事案14件。破获“青祝河含磷废液倾倒案”“华丰污水厂排污口排放案”等重案要案。调处各类环境信访1817件,同比下降15.4%;其中省级以上54件,同比下降10.0%。

8、推进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年内,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争创全省改革试点,打造江阴生态环境治理标杆。目前,省厅将我市列为全省唯一生态环境集成改革试点城市,集成改革方案经过征求意见并反复斟酌修改后形成初稿。聚焦“放管服”,持续推动环评审批、排污证许可审核简化程序、缩减时效。聚焦服务发展,持续推进“企业接待日”“绿芙蓉课堂”等各类活动,制定出台江阴生态环境系统惠企纾困解难稳经济十项措施,助力绿色发展。探索印染行业绿色智能园区建设,会同市工改办,积极向省厅争取试点政策,全面推动全市域印染行业整治整合。聚焦机制创新,全面推动“蜗牛警示牌”“水气红黑榜”“治污攻坚最严惩戒”等工作机制,通过动态开展“月度预警”、刚性开展“季度评定”,持续推动问题地区、问题单位落实问题整改。

9、决胜大战大考,全面强化政治担当。经受住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生态环境突出环境问题专项督查、无锡市委突出环境问题专项巡视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各级督察组交办的工作任务,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从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问题看,督察组共向我市交办了29批次信访事项77件,信访交办数量从2016年(第一轮中央督察)104件、2018年(中央督察回头看)141件(当时数量均为全省同类城市第一)下降到目前的77件,排名退出全省前五,下降比例超过全省、无锡平均水平,涉及的突出环境问题,更没有成为全国典型问题案例曝光。截至目前,央督反馈的2项问题已上报整改方案,77件信访件办结74件、阶段性办结3件。长江经济带警示片、省专项督察交办问题分别交办的4项、82项问题已完成整改4项、75项。

10、紧盯“两在两同”,全面提振队伍作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全局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党建引领力,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龙头”领学作用,组织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2次。建立党支部“学习单”制度,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党支部理论学习。强化战场练兵,江阴“503”疫情暴发以来,环保铁军前赴后继地冲向一线,向“疫”而行。在第一时间集结党员突击队,协助属地政府开展区域核酸、信息流调、人员转运、环境消杀、卡口执勤等工作。今年来共出动志愿者322人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三不三特”铁军精神。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绿芙蓉课堂”、“领导包案下访”、“企业接待日”等载体,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以开展“5.10”思廉月活动为契机,以“专家讲廉”、“党员学廉”、“党课宣廉”、“作品颂廉”、 “文化养廉”、“短信倡廉”、“家庭助廉”等专题活动为主线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遵章守纪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打造“生态日”、“环境月”主题活动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与中华环保联合会、香樟树等社会组织强化合作,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发展壮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力量,深入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和有奖举报机制,讲好生态文明建设“江阴故事”。

2023年总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落实生态环境集成改革为突破,积极探索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制度体系,通过狠抓十大专项行动(见附表),推动实施2000余项治气、100项治水、200余项治土治废工程落地,从根本上提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能力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为江阴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一是守住环境质量底线新征程。牢牢坚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的工作方向,在强化管理性措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结构性、源头性综合措施,全面推动治污攻坚。环境质量目标:PM2.5平均浓度达到32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持续保持100%。强化水气提质。大气方面,进一步推动重点行业集群整治、VOCs源头替代、臭氧前体活性物质整治等工作,实施排放大户的精准管控,确保华润制钢、华西钢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紧盯扬尘管控,全面推动沿江码头企业封闭式料仓建设。水方面,抓紧抓牢重点断面、重点工程,全面推动国省考断面持续稳定“保Ⅲ升类”。加强对问题断面的达标攻坚,推动系统流域整治。强化六大行业企业雨污分流排查整治。全面巩固长江、太湖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成果。实施全市域“水平衡”管理,开展全市域城镇规划单元水污染物核算管理,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提质增效。强化基础补短。积极推进江阴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全面补齐补强基础能力,从根本上提升控源截污水平。探索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9.9平方公里老城区合流污水改造。启动城镇污水厂、工业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研究。全面推动城镇、工业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工业污水全分质、分类处理。推进污水处理厂网建设、整合以及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率。加快推进一批工业、服务业、农业“绿岛”项目建设。强化激励引导。进一步优化完善蜗牛警示牌工作机制,持续实施一票否决、最严惩戒、红黑榜等措施,压实压紧工作责任,激励引导各职能部门、板块主动作为,树立“干好干差不一样”的鲜明导向。

二是锚定产业转型发展新突围。充分把握生态环境集成改革试点契机,全面推动产业结构集约发展。加强与省厅、无锡局对接沟通、定期会商,根据改革总思路,完善细化配套江阴层面19项子方案,实化内容、狠抓落实、积极推进,用改革实践和成果走出“经济发展出题目、环保改革找答案”的江阴路径。紧盯重点领域,高标准谋划产业转型。全力推进印染、化工、钢铁3大行业转型升级,推动辖区内202家印染企业、85家化工企业、4家钢铁企业、10家热电企业的整治提升、集约发展。开展印染行业节约集约发展“三减半三提升”(用地面积减半、总氮总磷排放总量减半、企业数量减半、治污水平提升、经济效益提升、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周庄、长泾、徐霞客3个印染集聚区建设。建立基于大气环境容量的钢铁行业去产能长效机制,推进钢铁企业整合重组。推动江阴钢铁行业全部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开展清洁用能及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推动化工企业淘汰和入园行动,不断压降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全面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实施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持续降低VOCs排放。紧盯重点工作,高标准推动工改升级。围绕江阴市委市政府正全面推动的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工作,持续强化散乱污整治,强化联合执法、腾退低效土地。重点围绕3个省级以上园区和17个乡镇级园区,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创建无异味化工园区,为未来发展和产业转型腾出容量、打开空间。紧盯重点要素,高标准用好总量杠杆。完善总量统筹机制,建立排污总量市级储备库和园区储备库,分级统筹管理。建立合理分配机制,推进总量指标有偿收储、使用,向园区集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探索排污总量指标的跨类别使用,服务优质重大项目高质量落地,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三是创建无废城市新亮点。打造江阴先行区。持续推进江阴秦望山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构建循环产业链条,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建全建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等全链条处置体系,持续推动固危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打造全国无废园区。完成江阴高新区“固废集中收集三点一中心”建设,鼓励江阴高新区探索开展酸洗污泥区内全链条循环协同综合利用处置模式,支持江阴高新区打造国家级无废园区。打造亮点工程。进一步提升小微危废处置工作,建立小微企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城乡有机废弃物等协同耦合一体化收集制度。以废酸、废有机溶剂、飞灰、生物质、炉渣等产生量大、难利用废物为重点,加大技术研发,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项目。

四是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新举措。深化生态创建,巩固夯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持续开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建设,打造更多江阴特色生态优质产品。建设生态载体,加强沿江岸线生态整治修复,探索建设“生态岛”试验区。持续做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生态修复、生态补偿工作机制,强化生态空间管控区管理,谋划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建设,持续加强生物安全管理,谋划生物多样性智能化监测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江阴生态EQI指数提档升级。探索生态金融,持续推进EOD项目的申报和建设。探索生态金融工具,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积极争取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专项债、EOD、类EOD、中央和省奖补资金支持。要实质化推动“对上争取资金专班”工作,引导各镇街园加大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治太工程、省政府挂牌项目的投入力度,着力构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协同推进环境治理的新格局。在对上资金争取这一当前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占先机、抢车道,为全市的转型发展提供绿色动能和环保力量,确保年内完成储备项目资金100亿、上报项目10亿、争取资金规模至少1亿。

五是呈现队伍建设水平新气象。围绕党建品牌强队伍,持续强化队伍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开设铁军论坛、开展铁军比赛,以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水气特色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实干作答、用奋斗创造,全力打造江阴生态环保铁军。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以责任制为抓手,建立起知责、明责、履责的工作格局,层层传导全面从严治党压力。坚持每半年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形势分析,强化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着力破除“两张皮”现象。对关键人、关键事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进一步理顺关系,充实党务、纪检干部队伍,更好开展各项活动。扎实推进党支部分类达标定级工作,确保年内至少有一个支部争创“先进党支部”。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等工作落实,统筹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在提升质效上下功夫,形成真正立得住、叫得响的党建品牌。强化典型引领,大力推树身边党员干部典型,各支部至少推树一个典型,坚持用身边人感染带动身边干部队伍,激发工作热情,凝聚工作力量。严明政治纪律,狠抓党风廉政建设。配合纪监委派驻检查组工作。坚持从日常履职严起,从一线执法办案岗位抓起,聚焦关键岗位、关键关节、关键时间节点,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十项规定的落实,加强节假日廉政教育、公务用车排查。密切关注“四风”问题隐形变异新动向,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六是提升执法服务融合新高度。围绕执法攻坚提水平,持续开展“全员参与、全时段覆盖”执法大练兵,从严从快抓好铁腕执法,积极构建“立体、垂直、精准、规范、高效”执法体系,加强大案要案办理。持续提升技防能力,强化“非现场监管”能力,提升精准执法、规范执法水平。对标全国先进、省内领先、无锡第一的刚性目标,全面提质增效。立案材料进一步规范提升,提升质量,确保在各类比武中经得起检验。继续以执法大比武为主要抓手,强化大案要案办理,推行“环保+警察”办案模式,对重大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开展联合执法,持续深化执法攻坚,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再巩固再提升。围绕基层企业优服务,持续开展“企业环保接待日”,推动实施“双百企业挂钩服务”工作机制,落实“两个正面清单”管理,强化对企业的服务帮扶。进一步深化江阴绿色联盟工作,培育一批绿色领军企业。围绕解决突出问题提水平,持续推动中央、省等各级反馈问题、交办问题整改,全面做好“一年一个样、三年一扫光”治污攻坚专项行动的收官工作,通过压实压紧工作责任、扎实推动工程措施,确保实现污染设施短板一扫光、督查交办问题一扫光、环境信访积案一扫光。探索健全“问题发现”机制,及时快速解决化解,将问题“发现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确保相关问题不成为各级督察典型交办问题。

七是探索推动集成改革新突破。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集成改革工作,积极打造全省唯一的改革标杆,积极打造长江大保护示范亮点与典范样本。深化责任体制改革,创新县域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环保机构,打通生态环境保护“最后一公里。推进环评审批简政放权,探索开展差别化的建设项目环评管理。持续推进排污许可证改革,创新全市域、全生命周期、全产业总量平衡管理新模式。持续优化空间布局,推动“3+N”工业园区限值限量管理,提升清洁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进重点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推进印染、钢铁、化工转型升级。建立“全流程、闭环式、智能化”问题发现查处体系,强化执法数字化建设,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非现场监管能力。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