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 脱贫攻坚 生态环境保护
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唱响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长江之歌”
发布时间:2023-01-09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的美好图景。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坚持产业为基、创新为先、融合为本,凝心聚力抓项目、促投资、调结构、增后劲,为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寒冬时节,中力新能源航空地勤智能装备项目建设热度不减。在现场,规划建设的现代化厂房已拔地而起,80多名工人正全力抢工期、赶进度,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达效。中力叉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凤彬介绍,该项目于2022年12月开工,目前厂房已进入主体建设阶段,预计2023年10月竣工,达产后将具备年产2万台智能物流搬运设备和500台新能源航空地勤智能装备生产能力,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6亿元。作为园区新引进的产业项目,中力新能源航空地勤智能装备项目紧跟特种车辆行业“油改电”的绿色浪潮,从搬运场景和搬运动作两个细分维度切入,用新的搬运模式改变传统的物流模式,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开发与模式相匹配的系列产品,引领行业加快进入工业物流4.0的进程。项目建成后,有望实现以优质的产品、快速的服务抢占市场,进一步为“中国制造”赢得世界口碑。

重点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2022年,靖江园区共签约骥鑫航空装备制造、特种钢管2个超10亿元项目,奥德科技装备制造、威尔森新能源汽车部件制造等4个超5亿元项目;开工建设大明大型装备、博联综合物流中心等4个超亿元项目;竣工投运盛佳高精度特钢深加工、日本丽芙之心精品玩具等5个超亿元项目。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园区聚焦“五率”提升,克服各类困难,以最大努力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提升项目服务水平,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程和投产达效。2022年,靖江园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8亿元、增长5%,开票销售750亿元、增长9%,规上工业产值231亿元、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亿元、增长6%,进出口总额4.55亿美元、增长48.7%,到账外资5275万美元。

踏上新一年的赶考路,副市长、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党委书记翟菁表示,靖江园区将按照市委全会的部署要求,聚焦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这个主题,瞄准先进制造这个方向,以更大力度强产业、攻项目、抓创新、促融合,全力推动高质量的项目攻坚和高水平的创新驱动。“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更高质量的产业发展,强攻重大项目招引,紧抓龙头企业培育,加快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把园区的产业基础打得更加牢固扎实;坚定不移地实施更高水平的创新驱动,大力支持企业‘智改数转’,推进科技创新类平台载体建设,持续强化园区转型升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坚定不移地发展更高标准的民生事业,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狠抓民生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园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坚定不移地深化更高站位的融合发展,继承发扬跨江联动的创新精神,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阴新实践作出园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