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 脱贫攻坚 生态环境保护
“小积分”焕新乡村治理“大气象”
发布时间:2023-01-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江阴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用“小积分”焕新乡村治理“大气象”。

“袖手看”到“动手干” 大米、食用油、洗衣液……在月城镇双泾村三塘上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兑换点里,整齐摆放着各色物品。有意思的是,这里的货品上标注的不是寻常价格,而是兑换该物品所需的积分数值。通过积分制管理,村民间形成了“赚积分、比积分”的新风尚,主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在获取积分兑换实用物品的同时,也收获了参与乡村治理的成就感,不少过去“袖手看”的旁观者,现在成为了“动手干”的参与者。

激发移风易俗新活力。周庄镇金湾村村委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量化指标,除了人居环境整治外,内容涵盖志愿公益、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多方面,根据村民文明行为形成个人积分,每户每月考核基本分值10分,全年共计120分,最多可兑换1200元。为了获得更多积分,村民们掀起“志愿服务献爱心”的热潮。

截至目前,全市行政村积分制运用基本实现全覆盖。涌现出顾山镇“镇级一平台、积分全覆盖”、周庄镇宗言村“数字化赋能、智慧化治理”等一批优秀案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江阴市以“积分制”作为撬动点之一,美化乡村的外在形态、激活治理的内在动力。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确保“积分制”符合农民意愿。围绕乡村治理的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指导各镇村合理设置符合实际的积分内容,将积分的主要内容、评价标准、运行程度等环节交由群众商定,让农民群众全程参与“积分制”的制度设计,体现“农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追求。二是坚持守正创新,确保“积分制”实效充分发挥。将积分制嵌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并延续至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中,建立市级引导、镇街落实、村级运用、农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各行政村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探索创新,确保积分制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加强宣传推介,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积分制管理模式。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确保“积分制”持续长效运行。积分制需要人力和技术保障,更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尤其在数字乡村场景下,积分制需要的投入更为巨大。要鼓励热心企业和公益组织投身乡村治理相关领域,充实乡村治理和积分制的资金支持,实现积分制运用与村级发展的互促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