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民生领域服务 > 企业开办服务 > 法规及政策文件
江阴市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作方案(2021-2023年)
发布日期:2022-10-31 14:09

 

 

江阴市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

工作方案(20212023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和省《江苏省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根据《无锡市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作方案(20212023年)》的部署,结合江阴市安全生产以及相关信息化基础,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通过深化船舶、电力、钢铁、石油、化工、民爆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管控的创新应用,增强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及评估能力,提升工业生产安全水平。

二、主要目标

贯彻落实无锡市“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大力提升工业企业信息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等安全能力。到2023年,全市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新型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生产感知、监测等新型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应用模式在多行业中推广应用,协作机制、网络安全、服务体系支撑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1.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升级。加速推动各类工业园区5G和千兆光纤网络全覆盖,加快部署新型网络设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内外网络改造、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创新应用,提高设备联网比例。全市力争培育“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园区)累计达到2个。

2.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云平台建设。依托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应用系统等信息服务商,鼓励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开展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及平台建设。支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云服务商针对流程型和离散型行业,围绕制造企业安全生产类需求场景,为重点行业企业提供安全生产线上服务。

3.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充分发挥3个已落地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作用,加速推动有应用需求的企业接入已建成的二级节点。

(二)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新型服务能力

4.推进快速感知能力建设。鼓励我市工业互联网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企业、自动化生产研发企业、物联网企业围绕人员、设备、生产、仓储、物流、环境等方面,推广智能传感器、测量仪器及边缘计算设备及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加强生产状态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数据分析。

5.推进实时监测能力建设。推进“千企上云”,加快工业设备和ERPMESSCM及数字化生产管控系统上云上平台。鼓励开发和部署安全生产数据实时分析软件、工具集和语义模型。推动安全生产在线监测,逐步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实时监测能力。

6.推进超前预警能力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风险特征库、失效数据库,开发安全生产风险模型,推进边缘云和5G+边缘计算能力建设,下沉计算能力,逐步实现和提升精准预测、智能预警和超前预警水平。支持和培育一批安全生产管控场景应用的工业APP,通过软件化产品促进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提升。

7.推进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引导省沿江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和重点化工园(集中)区建设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案例库、应急演练情景库和应急资源库。

8.推进系统评估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评估模型和工具集,对安全生产处置措施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试点,对安全事故的损失、原因和责任主体等进行快速追溯和认定,为查找漏洞、解决问题提供保障,实现对企业、区域和行业安全生产的系统评估。

(三)加快“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创新应用推广

9.深化数字化管理应用。大力宣贯数字化管理理念,支持工业企业、重点园区在工业互联网建设中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生产管控,促进企业关键设备全生命周期、生产制造全流程数字化、可视化升级,提升企业、园区安全生产数字化管控能力。

10.深化网络化协同应用。依托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探索安全生产管理、技术、人员、装备、物资等安全生产要素网络化协同,促进重点化工园(集中)区、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管控能力、安全生产应急响应系统能力普遍提升。

11.深化装备化管控应用。面向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鼓励企业研发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安全生产装备和应急救援装备,提高装备远程运维服务能力和作业水平。支持行业安全管理经验知识的软件化沉淀,培育一批安全生产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及评估解决方案和工业APP,发展安全生产的可预测、可管控行业标杆。

(四)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发展支撑体系

12.建立协作机制。建立工业和信息化、应急管理部门工作协作机制,加强协同会商,研究解决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存在的问题,加强工作宣贯、组织实施,形成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协同发展良好态势。

13.强化网络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检查、风险评估、信息共享和通报、应急处置、数据保护等法规制度和工作机制,依托省级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信息共享与应急服务平台、重点领域工业信息安全监测平台,加速信息技术产品创新应用。

14.完善服务体系。根据省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分类分级评估机制,鼓励企业积极纳入省服务资源池目录,参与“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测试咨询、评估诊断工作,提升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发挥“企业+协会+联盟+资源池”资源集聚和赋能作用,促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政策宣贯、资源对接、宣传推广等。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工业互联网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支持开发技术和解决方案。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创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加强对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的管理,建立与行政许可换证挂钩等激励约束机制。双方共同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作推进机制,定期通报成果,明确时间进度,强化督促检查。工业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同规划、同部署、同发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项目的支持,强化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提升精准扶持力度。鼓励各板块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提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

(三)加强应用推广。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领域的融合创新与推广应用。支持和指导各地探索安全生产管理新方式,推动现场检查向线上线下相结合检查转变、一次性检查向持续监测转变,提升行政管理效率。

(四)加强应急演练。推动企业建立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加强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基于工业互联网实现要素资源的网络化协同和专业化调配,增强企业应急处置支撑能力。建设应急演练虚拟仿真环境,开展日常培训、线上应急演练和实战演练,特别是“双盲”演练,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引导省沿江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利用重大危险源三维建模培训系统,结合VR,手机客户端等进行日常的虚拟应急演练。配合沙盘模型等装置进行推演,利用实训模拟装置开展实战化演练。开展无脚本实战演练,定期复盘,全面提升应急实战能力。

(五)建设人才队伍。围绕政策规划、前沿技术、新型产品、发展经验、应用模式等方面,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政策和应用的宣贯,为工业企业发展导入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协同发展新理念,增强协同发展思维,培育一批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引领工业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提升。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