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1404053X/2022-02047 | 生成日期 | 2022-06-30 | 公开日期 | 2022-06-30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江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其他 |
主题(一级) | 卫生、体育 | 主题(二级) | 卫生 | 关键词 | 医疗,防疫,疾病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优化资源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 |
优化资源布局 提升服务质量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这一年,市卫生健康委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抗疫精神,紧扣健康江阴建设目标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奋斗有我的责任感,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奋力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以此为激励和鞭策,奋勇争先求突破,统筹兼顾抓落实,主要做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疫情防控筑牢防线。筑牢预警防线,重点场所重点人员核酸检测累计达258万人次。制定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实战演练5次。筑牢疫苗防线,科学设置29个疫苗接种点,派驻接种人员2359人,每日最大接种量9万剂次以上,累计接种183.6万人,常住人口全程接种率99.96%,位居无锡市前列。先后组织120名医务人员援宁援扬,接收扬州来澄隔离人员890人,为全省防疫作出了贡献。筑牢监管防线,建立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问题“挂号”和“销号”制度,打造常态化监管体系,全面强化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管和执法,2021年组织各类疫情防控督导检查180余次,累计整改问题4936个。
(二)建党百年争创新篇。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全年党建的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共庆百年建党,争当两个卫士”七个系列庆祝活动,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实干担当、拼搏奋斗的热情。抗击疫情“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经验做法,在新华网上刊发播出。围绕市委决策部署、组建党建联盟32个,结盟率达71%,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融合发展。全系统组织开展“五比五看”转作风提效能活动,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氛围。
(三)医疗事业提质发展。医疗改革持续性深化,编制《江阴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江阴市“十四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稳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县域医共体改革。围绕卫生健康经济管理重点难点领域开展经济管理年各项活动。着力完善公立医院投入机制,2021年向上争取资金达3215.7万元,位列全市前茅。江阴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达到全国首批医院智慧服务三级评价标准。江苏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江阴分院、江苏省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阴分中心落地江阴。统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级以上医院用药衔接,推动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巩固“1+1+N”多元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021年全市家庭医生签约人数15.3万人,履约完成率95.3%。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参加“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10家医疗机构通过了推荐标准、18家通过了基本标准。持续推进基层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标准化、“共享中药房”、名中医工作室、基层特色专科建设。全市无偿献血2.06万人次,采血6.64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8%,全年保持无偿献血“三个100%”目标。建成2个标准化洗消中心和院前院内救护车生命体征传输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共享、远程急救指导和院内急救于一体的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四)人才学科勇攀高峰。广开引才之路,聚焦重点专科、前沿领域和紧缺专业,探索高层次人才“组合式”引进新模式,招引更多“高精尖缺”人才。2021年共招录医卫人员352人,其中副高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72人,新增农村定向培养医学生9人。健全育才模式,全年引进“暨阳英才”拔尖人才1人,成功申报“无锡太湖人才计划”优秀医学专家团队2个。聚力科教兴医,全面实施“三名”战略,新增科教兴卫资金1500万元和暨阳名医人才聚智工程600万元,全市6家医院与上海市7家三甲医院建有技术合作协议,与省内10家三甲医院和医学院校开展长期合作。
(五)健康江阴强化融入。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华士等六镇获国家卫生镇命名。秉持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培育健康江阴建设品牌项目,完成6个示范项目申报。获评省级健康镇1家、省级健康村(社区)14家、健康企业7家、健康单位10家,评选健康家庭258户。建成江阴绿道中医健康驿站,方便群众领悟及享受传统的中医药文化。稳步推进市中医院异地新建、妇幼保健院改建、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扩能改建、市疾控中心新建实验楼等民生工程,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
(六)妇幼老龄政策惠民。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征收,完成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兑现各类计生奖扶资金1.01亿元,为计划生育特扶对象购买住院护工保险50.6万元。全市108家托育机构(幼儿园)可提供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5496个,新增省级、无锡市级普惠示范托育机构各2个。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实现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103%。构建大老龄工作格局,开展“敬老月”“敬老文明号”创建等活动,持续提升敬老爱老氛围。精心打造4个为老服务品牌,新桥镇康定社区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立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管理专家库,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培训1万人。进一步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成率达到63%,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100%。
(七)行业监管稳中求进。强化医疗服务、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监督,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大力推进“网上批,快递送,不见面”审批,9项承诺办件事项改为即办件,14项事项压缩承诺时限共52个工作日。大力整治医疗乱象,全年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4起,向公安机关移送非法行医涉嫌犯罪案件2起,对3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信用联合审查。强化党风廉政、医疗行风监管,全年开展警示教育活动50余场次,警示教育2000余人次。始终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年内纪律处分4人,立案4人,诫勉谈话3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全员岗位责任,围绕“教育培训、预防治理、应急救援”等3个安全体系建设,开展新《安全生产法》学习贯彻专项活动80余场次、视频培训会议34场,推送安全知识类软文900余篇,对全市637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拉网式排查,2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率达到80%,筑牢卫生健康领域安全生产防线。
(八)舆论宣传E向有力。“健康江阴”微信公众号聚焦疫情防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家庭医生签约等重点工作,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精准化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全年推送48期350条内容,关注人数达到120万+,关注度居全市政务新媒体前列;新开设“江阴卫生健康”微信订阅号,与“健康江阴”互为补充,推出各医疗卫生单位微信公众号矩阵,构建集群式宣传阵列;严抓网络舆情监管,对群众关心的重大事件提前发声,切实做好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和科学处置,确保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可管可控。省级录用党政信息2篇,在江阴日报《健康你我她》专栏刊登科普文章32篇,江阴电台“向快乐出发”健康栏目播出健康科普稿件52篇。卫生健康系统文明素养显著提升,市卫生健康委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是,疫情防控工作还存在短板弱项,能力建设上对照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公立医院改革成效还不够明显,医院投入、绩效分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优化;民营医院作为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两极分化现象比较突出;医疗技术能力与全国百强县前三甲的位次不相匹配,有高峰但没高原,部分核心指标与周边先进地区的差距明显;城乡之间、镇街之间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受制于体制机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活力还有待进一步激发;“一老一小”照护、职业健康管理等新领域工作还没有高效运转;部分医院的消防安全、危化品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面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坚决扛起光荣使命,全面展现争第一、创唯一奋斗姿态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江阴撤县建市35周年。回顾35年的奋斗历程,永不服输的江阴人,正是凭着事事争第一的胆识豪气,才取得了处处创唯一的骄人业绩。卫生健康事业也是如此,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综合医改试点工作要求,坚持先行先试,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全省率先成立市镇村纵向一体化医联体、率先成立事业法人单位的医疗集团、率先开通医保线上支付、率先开展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率先实行公共卫生医生驻点服务等5个率先作为,江阴医改精神、医改举措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如今,站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的关键时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勇争第一、更加善创唯一。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必须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紧紧把握“十四五”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争第一,创唯一,就是要用“担当作为”抢抓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克难的关键期;也是我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调整期、百年未遇之大疫情持续影响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健康中国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着复杂艰巨的任务,但也有着光明灿烂的前景。这不仅要求我们正视历史积累的问题和矛盾,厘清改革发展中的差距和不足,补齐相关短板,加速查漏补缺;更需要我们全面、辩证地审视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拓展战略思维、树立大局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强化担当意识,深入把握新时期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握健康中国行动、融入长三角等国家战略,对标对表周边县市和先进医院,聚焦市委“四争”(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试点)要求,确定更高目标定位,擘画远大发展蓝图,加强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将发展重点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工作抓手,将难点痛点堵点化解在破题攻坚的举措中,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姿态体现江阴卫生健康人的担当,努力在变局中寻良机、育新机、创生机,开辟发展新天地。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直面经济运行压力不断加大的现状,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杜绝不必要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结合实际,制定开源节流具体举措;通过加强全方位精细化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能;针对年度绩效考核发现的问题,自我剖析、深入研究,制定明确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表;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年度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各项任务取得实效。
争第一,创唯一,就是要用“敢闯敢干”激发奋进动力。“敢闯敢干”就要改变思想,突破陈旧的藩篱,拿出共产党人踏实肯干的本分,向着既定目标铆足劲前进。要始终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练就高素质党员队伍;要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坚持卫生健康事业公益性,恪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让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始终坚持把握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和实干精神,奋力开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始终注重发挥医务人员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切实保障医务人员基本权益、改善薪酬待遇、优化执业环境,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争第一,创唯一,就是要用“大医精诚”弘扬正气清风。“大医精诚”对医务人员而言是既要有高明的医术,又要有高尚的医德;对领导干部而言是既要有过硬的本领,又要有清廉的作风。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涵养良好的政治生态,为此必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要全面推进清廉卫生建设,强化“管行业就要管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探索建立党风廉政“标准化”建设工作程序。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做到持之以恒转作风、动真碰硬改行风、从严执纪促监管,切实将“四种形态”有机融入到监督执纪问责各项工作之中。要深化医药购销领域专项整治,严格执行“九项准则”,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和奖惩机制。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切实抓好廉政教育,注重典型选树,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文明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树立行业正气清风。要继续推进人文关怀建设,用人文精神感召人,用核心价值凝聚人,引导医务人员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文品牌和医院文化。
三、牢牢把握重点关键,奋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迈上新台阶
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医疗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建设“美丽江阴”“健康江阴”为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实现“病有良医”,进一步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重点把握好“123”工作主基调和“五心”工作任务。“1”是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共同目标。强化“大健康、大卫生”的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大优势,补齐短板,加快构建城乡一体、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是突出“科技、人才”两大核心要素。大力实施江阴新“三名”战略,打造医疗技术高峰,加快提升区域医疗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卫生人才梯队,构筑人才高地,改革完善薪酬体制,切实发挥医务人员医改主力军作用。“3”是突出“改革、创新、惠民”三大工作主线。着力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综合监管三项制度,实施科教兴卫、人才强卫、智慧健康、基础建设四项工程,优化医疗服务、社区卫生、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人口发展五大服务体系。
围绕以上目标要求,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抗疫“耐心”,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在刚刚结束的“503”疫情,面对来势凶猛、前所未见的爆发式疫情,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圆满胜利。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力和致病力发生了改变,这就更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做好万全防备,打好疫情防控这场“持久战”。一要坚持慎终如始。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坚持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全力构建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体系。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优势,压实岗位职责,责任细化到人,强化督导检查,严格信息报告,落实应急值班值守。二要强化监测预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规范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扎实做好流调溯源、转运隔离、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和医疗物资储备。完善辖区全员全员核酸检测方案,组织开展演练。科学研判疫情形势,及时提出防控策略和措施建议。三要提升防治能力。按时完成亚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升级改造、发热门诊(室)规范化建设、24小时核酸检测点设置,强化院感防控和疫情防控督查问题整改。建立“平疫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提升现有传染病定点医院的救治能力。高标准落实全员培训,充实疫情处置队伍。四要完善应急体系。认真梳理疫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加强各部门协同联运。优化院前急救、采供血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全市群众的健康安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多部门参与的应急演练。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培训。
(二)坚定改革“决心”,开拓卫健事业新征程
1.升级规划体系“江阴版本”。卫生健康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体系建设决定了我们卫生健康服务的颗粒度和饱和度。一要优化卫健事业规划。要结合江阴实际,对标省、无锡“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战略,围绕健康江阴、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要求,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和锡澄一体化战略机遇,贯彻落实我市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深化全局性、基础性问题研究,进一步高站位、全方位明确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二要调整医疗卫生规划布局。加强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有机衔接,优化纵向医共体,完善横向专科联盟,力求在新的时代背景发展要求下,以居民的实际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依据,合理调整市人民医院一院两址运营模式,逐步缩小市域内医疗服务的供给差别。三要紧抓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妇幼保健院建设,传染病大楼要实现主体封顶并进场装修;市中医院要紧盯新医院建设,力争实现主体大楼封顶,协调推进老年病医院建设;市疾控中心要实现检验检测大楼开工,利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实现主体大楼封顶并进场装修。
2.重塑中医文化“江阴品牌”。江阴素有“中医之乡”美誉,一直以来江阴中医在业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振兴发展中医药是实施健康江阴战略、推进健康江阴建设的必然要求。一要高位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今年要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建立政府牵头、多部门参与的中医药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二要持续推动中医传承创新。加强对龙砂医学流派、澄江针灸学派等具有江阴地方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脉络挖掘和整理,发挥智慧中医平台作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三要强势推动基层中医发展。中医院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深化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全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打造标准化中医馆,年底完成30%服务站中医阁建设。鼓励西医学中医,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进一步优化中医药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业务能力。
3.打造综合医改“江阴样板”。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试点工作,紧扣高质量发展,以“十四五”规划为引领,建高地、补短板、强弱项、促融合,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综合医改。一是医共体建设要提“质”。两大集团要全面开展医共体建设回头看,促进医共体合理布局,推动医共体实质性运作,围绕“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打通医共体和医防融合的物理、机制通道,促进优质资源下沉。以医共体网格化管理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加快推进整合转型。二是分级诊疗要提“效”。推进紧密型医共体网格化管理,积极发展预约诊疗,完善并落实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和转诊审核责任制,构建“急病要急、慢病要准、无病要防”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稳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占比,以联合病房和专家工作室建设为抓手,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就诊率在70%左右,二三级医疗向基层下转人次/基层上转人次≥25%。三是激励保障要提“优”。全面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加强预算管理、内部审计、全成本核算与控制等制度建设。优化调整医共体绩效考核和效益评价,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医共体更加注重疾病预防、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重点关注激励机制,落实“两个允许”要求,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改革积极性,深化薪酬制度和编制管理改革,动态调整医共体绩效工资水平。四是综合监管要提“标”。发挥医保、卫生健康联合监管机制,健全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规范社会办医。强化药品耗材监管,基本药物配备使用达到省定标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辖区公立医院医药总费用年增幅控制在10%以内,门诊、住院均次费用增幅控制在5%以内。加强医疗机构运行和公共卫生服务监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行业信用档案、医疗行业黑名单制度。定期监测医改成效,落实国家、江苏省关于紧密型医共体评判和监测指标,引导医共体健康发展。
4.创出智慧医疗“江阴模式”。围绕群众看病就医的痛点难点,升级改造我市就医便民流程。一要进一步夯实卫生健康信息化基础。以“互联网+智慧医疗”思维为导向,提档升级全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医疗健康大数据集成应用,方便医护使用、赋能行政管理。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实质化运营、互联网+护理等生活数字化转型医疗健康场景,实现线上慢病处方、线上问诊功能。二要进一步提升信息便民服务水平。继续完善智慧健康服务平台功能,恢复“银医通”平台预约、挂号、结算、查询、住院结算等服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重点人群管理,完成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提档升级和电子病历结构化改造,扩大重点人群服务范围和试点医院,形成三位一体重点人群综合防控体系。三要进一步推进社会办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区域云HIS系统,实现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门诊处方、电子病历、住院医嘱的规范化管理,将社会办医疗机构资源纳入市级医疗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公立与社会办医疗资源的相互补充与同质化管理。
(三)坚定发展“信心”,提升健康事业满意度
1.努力提高医疗技术“含金量”。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方向,把握绩效“国考”脉络,提升服务能级。一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两大医疗集团要充分利用科教强卫和暨阳英才资金,深度对接长三角,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沪宁苏等地高水平医疗机构及专家的沟通联系与合作互动,拓展合作领域和深度,针对江阴市域疾病谱如恶性肿瘤、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等,积极对接上海市中山医院、上海市肿瘤医院等开展技术合作,加快优势专科发展,争创一批省、无锡市重点专科,降低市域内疑难危重患者外转率,市域就诊率控制在92%左右。二要深入推进“三名”战略。注重“三名”实施战略的顶层设计,突出绩效导向,强化激励约束,健全“三名”战略实施的良性机制。要围绕增名医,引育博士6名,凸显全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要围绕建名科,积极创建省、市临床重点专科,深入推进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及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建设,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学术地位;要围绕办名院,中医院力争创成三甲中医院,组建江阴口腔医院,加快高水平医院建设步伐。三要加快基层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探索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健康管理平台转型,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推进慢病防制工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服务能力。9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力争35%以上达到国家推荐标准。顾山卫生院要创建成社区医院,利港医院要创建成省农村区域医疗中心。优化调整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配置,推进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新增2个省级星级家庭医生工作室。总结首诊点单式家医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扩面工作;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探索物联网、5G等信息技术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应用。
2.全力提升公卫服务“获得感”。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按常住人口计达到100元以上。一要加强传染病防控。加强发热门诊、感染病疾病科、隔离病房以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持续关注学校防病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加强艾滋病、结核病防控,强化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二要开展慢性病医防融合试点。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推进重点癌症等重大慢性病筛查和干预,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持续提升人均期望寿命指标。有序推进初二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工作,突出双向转诊、药品保供,探索社区慢病防治管理新模式。三要严格疫苗预防接种管理。推进全市成人预防接种门诊、犬咬伤门诊、新生儿产房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启动省级示范门诊建设。开展接种人员培训和法治教育,落实常态化专项督查。要紧扣目标任务,尤其是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3—11岁儿童持续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加速筑牢全人群免疫屏障。四要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健全全市职业病防治联动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建立职业健康监管网络,落实赋权事项监管责任,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探索职业卫生监管精准化模式,推动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扎实推进粉尘危害专项整治集中攻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行动,建成职业健康体验馆1个,疾控中心具备职业卫生检验检测能力100项以上,完成尘肺病康复站、江苏健康企业等省级评审任务。
3.着力打造健康促进“样板区”。深化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创建成果,强化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健康江阴行动,逐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一是爱卫工作要深入开展。推动爱国卫生工作由环境卫生治理向全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引导市民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进国家卫生城市(镇)长效机制建设,在市级暗访中均分不低于800分。坚持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综合防制策略,积极打造高水平病媒生物防制示范化小区(社区)。二是健康指标要提质提升。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打造健康社区、健康单位(企业)、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一批健康细胞。打造1—2个高质量健康江阴示范项目,年度健康素养达35%以上,成人吸烟率不高于22%。三是依法行政要提高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和效率,持续擦亮“澄心办办澄事”营商品牌。依法有序做好卫生健康行政权力事项的承接、取消、下放和赋权工作。推进医疗机构法治化建设,加强医疗机构依法管理、依法执业。四是安全生产要巩固提高。深化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进医疗卫生行业领域安全风险报告工作,强化民营医疗机构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全市卫生健康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15条硬措施,全面排查思想认识、责任落实、重点环节等方面的风险隐患。五是文明创建要常抓不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为阵地,统筹推进全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造高品质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行业优势,集中推出卫生健康便民惠民举措,继续开展行业性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持续改进行业作风。弘扬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举办“国际护士节”“中国医师节”等系列活动,大力挖掘、宣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典型,弘扬主旋律,提升行业形象。
(四)坚定惠民“爱心”,增强妇幼老龄公益性。完善三孩生育支撑配套措施,构建大老龄工作格局。一要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活动。完成1个第二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完成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工作任务。新建社区老年关爱中心2家,新打造为老服务品牌2个,“安康关爱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承保覆盖率达80%以上。推进二级老年医院和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标准化建设。年内辖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成率达90%以上,完成老年人健康管理、肿瘤标志物检测、护理院医疗等级评估等任务。二要新增符合规范的普惠托育机构。推进托育机构备案管理,新增3家符合规范的普惠托育机构,积极支持发展社区、企事业单位托育点等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全年千人托位数达3.2个以上,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1个。加强人口监测,出生信息准确率达90%以上。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做到“三个全覆盖”,计划生育奖扶、特扶资金发放精准率达100%。三要持续提升母婴安全。优化整合全市妇幼资源,扩大妇女免费“两癌”筛查覆盖面,落实高危孕产妇管理24项制度,确保孕产妇、婴儿死亡率稳定在低位水平,实现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全覆盖。
(五)坚定党建“恒心”,强化监督执纪推背力。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融会贯通、提质增效。一要把牢政治建设“方向舵”,为高质量发展把脉定调。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调整、健康江阴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等重点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一贯到底、高效落地。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以来卫生健康系统的新创造新成就新经验。精心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讲活动。加强突发事件和敏感舆情的风险排查和应急处置,有效防范非意识形态问题演变为意识形态风险,妥善处置上访信访和人民群众的“12345”热线回复,坚决防止各类风险联动放大、累积叠加。二要握实组织驱动“操纵杆”,为基层党建保驾护航。进一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星级化建设,年内新增“暨阳红”五星级党支部2个以上。要全面推进“暨阳红—盟红江阴”基层党建三年行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重点与上级单位、知名高校医院和民营医院建立党建联盟,充分发挥党建联盟的联合攻坚作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组织实施《江阴市卫生健康系统年轻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到2022年底,储备30名以上领导干部培养对象,100名以上领导干部梯队人才,为卫生健康系统领导干部队伍提供人才支撑。出台《江阴市“暨阳名医”人才聚智工程实施细则》,通过长三角党建联盟促名院、暨阳领航团队建名科、引育组合拳培名医等方法手段,全力加强我市名院、名科和名医建设。加大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推进力度,积极推进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疾控中心编制到位率达80%以上。三要抓稳党建引领“传动轴”,为卫生事业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党政主要领导要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全面提升领导卫生健康事业能力水平。落实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政策措施,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硬核”保障。开展青年创新创优岗位建功行动,推进青年文明号创建、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等工作,积极做好老干部、妇联等相关工作。积极开展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知联会的对口联系,支持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积极配合落实民族宗教工作任务清单,推动统一战线与党的卫生健康事业同心奋斗。四要踩稳监督执纪“制动器”,为纯净生态保驾护航。密切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始终保持震慑警示高压态势。深化“三转一提”活动,持续开展“五比五看”转作风提效能活动,集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查不尊重规律、不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的乱作为问题,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不作为问题。要持续为基层减负,严控发文数量和文件篇幅字数,突出结果导向,减少痕迹考核,确保末端落实质量。要持续用力监督执纪。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不断涵养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要持续用力标本兼治。坚持系统施治,统筹推进纪法教育、警示教育、廉洁文化教育和家风政德教育,努力打造“政治素质好、廉洁状况好、医德医风好、群众评价好、发展势头好”的清廉政治生态。
四、全力抓好2022年目标任务落地
(一)提高站位,切实形成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合力。卫生健康事业是一项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工程,特别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更加注重大局观念,识大体、观大势、顾大局,要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谋划工作,要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角度出发,与全市卫生健康工作部署有机融合、同频共振,主动抓住医共体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智慧医疗等战略机遇,加强单位协作,完善工作机制,凝聚起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扎实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取得扎实成效。在今年1月8日召开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许峰书记提出“持续开展“揭榜挂帅联盟攻坚”行动,深入开展“争第一创唯一季季评”活动”,卫生健康各项工作特别是年度重要改革目标任务、医改核心指标也要放在跨越赶超的赛道上,跟周边县市比一比、赛一赛,要实施“重要工作项目化、重要项目目标化、重要目标节点化”,倒排时序表卡住时点、对标对表,坚决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强化担当,打造肯干事、干成事的攻坚铁军。始终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全年主旋律,集中精力解决领导干部“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善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深悟透、学以致用,把学识切实转化为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真本领。要发挥考核督查作用,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单位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对工作不力、进展不大的要落实问责追责,旗帜鲜明地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