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发改委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法规文件及解读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21-02073 生成日期 2021-07-27 公开日期 2021-07-30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其他
主题(一级)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主题(二级)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关键词 规划,经济,管理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强富美高”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总纲领、总命题、总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太湖科创湾,深度融入长三角,精心布局“十四五”,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勇当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军、区域一体化发展领跑者。
解读《江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江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江阴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强富美高”新江阴建设总目标,聚焦当好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目标任务,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强”实现新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台阶,2020 年达到4113.75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5.3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4.92亿元,实现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八连冠”、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十三连冠”。

产业强市成效显著。全市各类“500强”企业数累计达到50家,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各类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53家和56家,实现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四连冠”,“中国制造业第一县”品牌更加响亮。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3%,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6.8件,高新技术企业达650家。累计荣获省长质量奖5个,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完成主导和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88项,建成全省首个国家技术标准新基地,荣获国家科学进步奖4项。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江阴集成改革试点入选“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被誉为“集成改革第一县”。信用体系建设位居全国前列,荣获“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县市”。“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080.96亿美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48.1亿美元,累计完成对外直接投资33.7亿美元。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迈过6万元、7万元、3万元大关。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83万人,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24.3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15年的2.45%降至2020年的1.75%。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保扩面新增28.5万人,大病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顺利实施,医保公共服务一体化稳步推进,实现长三角异地就医住院、门诊费用“一单式”直接结算,村级医疗互助全国首创。深化市社会救助中心“一站式”服务,智慧救助模式获评民政部社会救助创新实践十佳案例。

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深化集团化办学,实施学位制管理,新(改)建学校62所、新增学位20048个,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建成投用。集团化办医稳步推进,列入全国紧密型县域医联体建设试点单位,市人民医院敔山湾院区建成投用,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养老服务供给逐步优化,累计建成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机构162个,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45.6张,居家养老援助服务覆盖5.8万老年人。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残疾人之家”实现镇街全覆盖。

生态环境日趋好转。关停“散乱污”企业3750家、关停化工生产企业157家,完成热电企业关停整合3家,城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49.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77.9%。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6万亩,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0.34%和5.8%。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滨江公园和锡澄运河公园样板段工程竣工,“八公里沿江、十公里运河”城市T台初具模样,30公里环城绿道基本建成。建成省美丽乡村5个、无锡市美丽乡村示范村24个,新增江苏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14个。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南沿江铁路江阴段、锡澄城际轨道交通、高铁综合枢纽站、第二过江通道等工程启动建设,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建成通车,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完成四期防汛应急工程,肖山水厂、澄西水厂深度处理改造项目、光大电厂三期项目建成投运,秦望山固危废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启动建设。

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近300个。持续加强慈善社会建设,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达1435个,连续获评七星级慈善城市,第五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高分创成并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文化供给精准实施。组织实施各类专题活动16700余场,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建成各类图书馆服务场所近300家。承办U23亚洲足球锦标赛、全国业余棋王赛等省级以上比赛57项次,建成全民健身综合馆,主城区“10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江阴蚕种场入选第八批国家重点文保单位,高城墩遗址、紫金桥入选第八批省级文保单位。

社会治理更加高效。社会治理综合标准化试点通过省级验收,徐霞客镇“1+4”基层治理模式在全省推广,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获批国家级社会联动救助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率先构建公共安全体系“江阴模式”,“网格+N”联动融合机制加快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内设机构全覆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公众安全感名列全省前茅。法治建设满意度位列全省同类城市首位,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市。

“十四五”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克难奋进、开创新局。

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强富美高”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总纲领、总命题、总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太湖科创湾,深度融入长三角,精心布局“十四五”,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勇当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军、区域一体化发展领跑者。

基本要求

当好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加快实现质量、效益、动力的根本性改变,促进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全力当好经济高质量、区域一体化、改革再出发、长江大保护“四个排头兵”,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最前列。

当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军。统筹抓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人的“六个现代化”,努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民富村强、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县域治理现代化“四个样本”,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江阴特点的现代化之路,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上作出江阴示范。

当好区域一体化发展领跑者。在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锡澄一体化上优化布局,主动承接上海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太湖湾科技创新带辐射和溢出效应,推动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努力打造长江下游以高端制造为特质的新兴中心城市、跨江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树立江阴样板。

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双向开放赋能战略、品质引领提升战略、绿色发展支撑战略、民生共享优先战略。

战略路径:“南征北战、东西互搏”

战略抓手:打造锡澄协同发展强引擎。坚持创新赋能,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霞客湾科学城,招引国家大科学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入驻布局,瞄准新兴产业集聚创新要素、培育创新生态,基本建成智慧互联之城、绿色生态之城、青春时尚之城、未来科技之城。

打造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坚持源头治理与集中攻坚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举、能力建设与制度创新并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高质量交出岸线治理、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过硬答卷,早日迎来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拐点”,让美丽江阴展现更加生动的现实模样。

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桥头堡。以大通道、大枢纽为支点,加速融入国省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以多层次融合的轨道、高快一体化的公路、内外畅达的水运为支撑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密切与相邻城市、中心城市的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大交通”格局,基本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发挥集成改革示范引领效应和开放园区硬核支撑作用,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攻坚,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流动、高效配置、高效增值,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世界格局中的江阴加快构建,成为新时代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

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新标杆。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方向,加大政府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最优政务环境、最优政策环境、最优市场环境、最优法治环境,擦亮打响“澄心办·办澄事”品牌,把江阴建成全国同类城市中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的城市。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产业更高端。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基础高级化推进有力,开放园区升格进位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不断深化,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成熟,“中国制造业第一县”“华夏A股第一县”品牌持续打响。

创新更澎湃。各类创新资源汇聚,各类科创企业集聚,以高层次创新园区、高效率成果转化、高水平人才支撑、高质量要素保障为核心的创新生态体系基本形成,霞客湾科学城初步成形。全面深化改革继续走在全省前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成为最优营商环境市(县)。

城市更美好。城市形态更加现代,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精细,社会治理更加健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历史文脉和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山水格局和建筑肌理相得益彰,城市功能和乡村振兴融合共生,美丽江阴建设成效明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展露现实模样。

人民更幸福。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现代教育体系、卫生健康体系、养老服务体系、住房保障体系更加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努力成为广大群众认可的最具幸福感城市。

重点任务

一、加快建设创新江阴,打造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重点是高起点规划建设霞客湾科学城、建设科创平台集群、建设创新主体引育高地、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完善创新生态体系。

二、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振实体经济新优势。坚定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现代产业新高地。重点是构建现代化产业链群、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

三、着力扩大高质量内需,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提升高端要素集聚、协同和联动能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实现突破。重点是畅通经济内循环、释放消费潜能、扩大有效投资。

四、持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当好改革再出发排头兵。以系统化、集成化为方向,加快建设最优营商环境,聚力打造集成改革“江阴样本”。重点是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培育更多活跃市场主体、推动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五、纵深推进高水平开放,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升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持续巩固江阴在全省全国同类城市开放领先优势。重点是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锡澄一体化和跨江融合发展、提升区域对口合作交流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循环。

六、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突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构建国际化、枢纽型、高品质的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重点是完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建设节点枢纽城市、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重点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

八、擦亮全国文明城市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持续完善文明创建体系、公共文体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素质、文明程度和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江阴城市的美誉度和标识度。重点是深植文明城市根基、充分彰显江阴文化魅力、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水平、提升文旅产业能级。

九、开展美丽江阴新实践,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厚植美丽江阴建设的绿色基底。重点是建设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江阴样本、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体系、健全生态治理长效机制。

十、全面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重点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做强民富村强品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健康江阴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十一、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阴。巩固提升“1+5”县域治理总架构和“1+4”镇域治理模式,着力提升县域现代化治理能级,打造县域治理体系江阴样本。重点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法治江阴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强化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展望二〇三五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具有国际气息、现代气质、江阴气韵的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强富美高”新江阴展现出现代化新图景,综合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和文化软实力实现新跃升,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继续在全国县域领跑。

  • 收藏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