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1404053X/2021-02200 | 生成日期 | 2021-03-29 | 公开日期 | 2021-04-06 |
文件编号 | 澄农发〔2021〕19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江阴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通知 |
主题(一级) | 农业、林业、水利 | 主题(二级) |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 关键词 | 污染,农村,方案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2021年江阴市农业农村局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行动方案) |
各镇(街道)农工科,局相关科、站(中心、大队):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统筹谋划,细化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完成省、市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年度目标任务,推动我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现将2021年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下达如下:
一、主要目标
1.牵头打好农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全力推进“一推三治五化”专项行动,大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2.持续推动促进化肥农药科学施用,全市化肥施用总量比2020年削减0.6%以上,农药施用总量比2020年削减0.5%以上。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达20%。持续推动农膜污染防治,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7%。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2%以上。
3.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成新建养殖场三方认定工作,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100%,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开展畜禽非规模养殖场治理工作,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5%以上。
4.依法有序推进水产养殖治理工作,开展非禁养区百亩以上连片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2021年池塘生态化改造面积1600亩。主要农(渔)业园区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
5.推进中央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建设4个收储体系项目,开展1万亩左右的省级犁耕深翻作业试点工作,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配合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秸秆禁烧工作。推进淘汰老旧农用机械。
二、重点工作
1.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落实养殖企业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体责任。深入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引导规模养殖场升级改造,改进养殖工艺,推广一批节水减排、农牧循环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源头减量。督促指导养殖场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并正常运转,并组织开展检查认定。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以肥料化和能源化为主要利用方向,因地制宜实施多元化利用。把非规模养殖场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突出农牧结合,推进畜禽粪污就地就近生态化还田利用。加强技术指导,支持在田间地头配套建设管网和储粪(液)池等基础设施,解决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实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加快升级改造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的启用。2021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到100%。(科教科牵头,疫控中心、农村社会事业科、执法大队、各镇(街道)农工科参与)
2.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根据《江阴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加强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的管理。根据《关于开展全市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澄农发〔2020〕41号),开展百亩连片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2021年池塘生态化改造面积1600亩。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严格水产养殖禁养区管理。主要农(渔)业园区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严控沿江、河流、湖泊等公共自然水域投饵网箱养殖。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水产站、执法大队、各镇(街道)农工科参与)
3.实施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稻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缓控释肥等高效施肥技术和模式,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有机无机肥结合、基肥追肥统筹。科学合理布置病虫监测点,推进智能化监测;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培育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强化农药使用管理与指导,建立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宣传和普及安全用药技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优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升绿色防控产品使用比例,降低农药使用量;推进健康栽培,强化生态控害,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及产品,推进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全市化肥使用量较2020年削减0.6%,农药使用量较2020年削减0.5%,全市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达20%。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65%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使用面积占比达80%以上。(农技推广中心牵头,农产品安全监管科、各镇(街道)农工科参与)
4.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进中央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结合本地实际统筹安排秸轩机械化还田和离田收储利用。开展1万亩左右的省级犁耕深翻作业试点工作,加强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指导和培训,稳定提高秸轩机械化还田作业质量。建设4个秸秆收储体系项目,进一步完善农作物秸轩收储运体系。培育壮大秸轩综合利用产业,推动形成多元化利用、市场化运作的秸轩综合利用格局。2021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按照职责分工,推进淘汰老旧农用机械。(农机科牵头,科教科、农机推广中心、各镇(街道)农工科参与)
5.加快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构建体系完备的农膜回收利用网络,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建设,建立健全废旧农膜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机制,加强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2021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7%。配合供销社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理体系,推动落实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主体责任。(农技推广中心牵头,科教科、执法大队、各镇(街道)农工科参与)
6.实施受污染耕地利用分类管理。分类分区分级精准施用技术措施,持续推进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建立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措施清单,探索推进特定农产品严格管控区划定,落实重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措施,加强风险管控。按规定开展产地土壤与农产品协同监测,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2021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以上。(农技推广中心牵头,农产品安全监管科、各镇(街道)农工科参与)
7.加强农田退水管理。全面排查梳理国省考断面汇水范围内农田退水对水质影响较大的区域清单,做到引排分流,加强循环利用,确保实现“退水不直排、肥水不下河、养分再循环”。对直接影响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的沿岸农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探索开展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打造生态修复样板工程。加强畜禽养殖种养结合区域农田环境管理,减少因汛期或强降雨造成的还田粪污随地表径流直排入河。(农田建设科牵头,疫控中心、农技推广中心、各镇(街道)农工科参与)
8.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配合做好“东西互搏”三年行动、长江大保护、太湖水环境治理等相关工作。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落实环境信访化解任务。配合做好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的管理运行工作,根据职责做好问题线索录入、受理、处置等相关工作。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宣传,按要求报送动态信息总结。(科教科牵头,局相关部门、各镇(街道)农工科参与)
附件:1.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
2.2021年江阴市农业农村局污染防治攻坚指标清单
江阴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