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1404053X/2021-00601 | 生成日期 | 2021-02-23 | 公开日期 | 2021-02-23 |
文件编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发布机构 | 江阴市农业农村局 | |
公开形式 |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期 | 长期 | 公开程序 |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 体裁 | 意见 |
主题(一级) | 农业、林业、水利 | 主题(二级) |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 关键词 | 经济作物,技术,意见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 2021年夏熟作物春季田管技术意见 |
去年秋播,我市小麦基础较好,适期播种面积大、播种出苗质量好。全市适期播种面积69%,比上年提高25.7个百分点;晚播面积(超过适期10天)仅占10.5%,比上年减少15.2个百分点。播种前后墒情适宜,加上秸秆还田质量提高,播种出苗情况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全市平均基本苗23.5万/亩,比去年增加6.79万/亩。越冬至1月中旬遭遇三次寒潮,造成小麦大面积冻害,但大多是一、二级的叶片冻害,对产量影响不大。1月下旬气温快速回升,并持续偏高,加之施用恢复肥,使得在田小麦得以恢复生长并快速转化升级,目前大面积小麦长势良好。据统计,返青期(2月20日)全市一、二类苗合计占93.14%,比上年增加5.98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最高。
当前,“雨水”已过,“惊蛰”将至,我市小麦将逐步进入拔节期,是抓好春季高效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各地要加强技术服务和宣传引导,切实抓好各项春季田管措施落实,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一、当前苗情分析研判
1、生育进程正常偏早,足穗基础好。根据2月20日苗情考查,当前叶龄7.5叶,比上年少0.44叶,比前五年平均的6.5叶多1叶;平均每亩苗数达98.85万,是历史高最的一年,比上年的47.13万多51.72万,足穗基础牢固。
2、苗体素质总体较好。根据苗情点返青期考苗结果,单株三叶以上大分蘖数2.71个,比上年的1.73个多0.98个,比前五年平均的0.78个多1.93个;总地上部百株鲜重350.96克,比去年的560.41克轻209.45克,比前五年平均的258.1克重92.86克
二、下一阶段田管意见
当前大部分小麦即将进入拔节期,小麦田管到了关键时期,各地要及时掌握苗情动态,因田施策,分类指导,督促农户加强管理,确保关键措施到位,力夺夏粮丰收。
1、清沟理墒,防止渍害
我市春季普遍多雨,比较容易产生渍害,影响根系对养分、水分的吸收。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及时清沟理墒,疏通田内沟,开通田头沟,清好田外沟,确保排水畅通,雨止田干。
2、适时化除,绿色防控
对前期化除效果差,目前草害达标田块,要根据草相特点在拔节之前及时选准药剂、用好药量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避开低温寒流,利用冷尾暖头及时进行春季化除,掌握在施药前3~5天后5~7天日均气温不能低于8℃,防止低温药冻害。要注重纹枯病病情调查,对达标的田块要及时进行防治,发病严重田块,隔7~10天再防治一次。要突出抓好穗期赤霉病防控工作,强化“一喷三防”工作,精准掌握打药时间,根据市植保部门的指导意见及时用药,提升防控效果。
3、因苗制宜,适时重施拔节孕穗肥
重施拔节孕穗肥是小麦高产高效的关键。拔节肥施用时间,早播田块在2月底施用,适期播种田块在3月上旬施用,晚播田块在3月10日左右施用;施用量一般控制在亩施用尿素5~8公斤加小麦专用肥10~15公斤。具体施用时间和数量还要根据苗情、墒情、返青肥用量等因素适当灵活把握,早拔节早施肥。对返青时群体过小、穗数可能不足的三类苗和脱力落黄严重麦田,提早施用拔节肥,以促进弱苗转壮,争取足穗。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高产田提倡施用孕穗肥,在剑叶(旗叶)露出一半时施用,有显著的增粒增重效果,一般亩追施尿素5~8公斤。
4、预防冻害,及早补救
春季气候“孩儿脸”,常遇倒春寒天气。小麦拔节后尤其是拔长两节后,遇到气温0℃以下,主茎和大分蘖幼穗就会冻死冻伤。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低温寒流来临前对缺墒麦田及时灌水,可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层小气候,缓冲地表温度变幅,减轻冻害发生。在小麦冻害发生后2~3天要及时调查幼穗受冻程度,根据受冻程度迅速增施恢复肥。仅叶片冻害或主茎幼穗冻死率10%左右,不必施肥;茎蘖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应迅速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每增加10个百分点,亩增施2.5公斤尿素;主茎幼穗冻死率80~100%时,最多亩增施15公斤尿素,争取小分蘖和高节位分蘖成穗,才能减少产量损失、尽可能获得正常产量。要注意增施的恢复肥跟正常施用的拔节孕穗肥互不抵消。
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1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