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21-00484 生成日期 2021-02-08 公开日期 2021-02-0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工信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体裁 报告
主题(一级) 综合政务 主题(二级) 文秘工作 关键词 规划,统计,经济,管理
效力状况 有效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重塑新优势 奋战新征程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而拼搏奋斗——在工信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暨党员冬训会议上的报告
重塑新优势 奋战新征程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而拼搏奋斗——在工信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暨党员冬训会议上的报告

重塑新优势  奋战新征程

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而拼搏奋斗

——在工信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暨党员冬训会议上的报告

202121日)

季震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无锡市委、江阴市委全会部署要求,回顾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全面部署2021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局上下进一步凝聚共识、咬定目标,承前启后、真抓实干,重塑新优势、奋战新征程,全力推动“十四五”江阴工业经济发展开新局、实现新跨越。

下面,我代表局党委作工作报告,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高质量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

过去的一年,是极其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巨大冲击,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局上下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埋头苦干,服务大局、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交出了高质量的答卷。

我们统筹夺取“双胜利”,靠前服务展现担当。坚持把企业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两副担子一肩挑、两件大事一起抓。自农历除夕起,组织130余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和配套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扩大产能,争取42家企业列入国家重点保障企业名单,江阴制造奔向四方、驰援抗疫一线。全力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实,全年兑付产业强市资金超2亿元,对上争取资金超2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600余家受疫情影响企业放贷超112亿元。我局荣获“无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我们稳住发展“基本盘”,主要指标承压奋进。争分夺秒抓好运行调度,多措并举处置金融风险。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5219.3亿元,增长6.6%;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04.7亿元,增长6.8%。工业投资总量突破423亿元,增长12.5%,省重点工业项目完成进度位列无锡大市第一。新增上市公司3家,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1%5.8%。我市蝉联“中国工业百强县”四连冠,11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15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继续领跑全国县域城市。

我们挺进转型“主战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建立“链长制”,优化“345”产业发展新格局。制定实施新基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三个专项行动计划,建成5G基站超2000个,物联网产业营收增长68% ,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21.4%,新增省示范智能车间 9 个、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43 家、省星级上云企业74家,兴澄特钢实现我市省级智能工厂零突破。实施“千企技改”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285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10亿元。新兴产业完成规上产值占比达到45%,较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加速推动绩效评价差别化政策执行,江阴临港化工园区争列为全省14家定位园区之一,关停(重组)化工生产企业47家。

我们激活创新“强引擎”,动能转换开局起势。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双良集团获得中国工业大奖项目奖、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兴澄特钢获评全国质量标杆,法尔胜获评国家首批、省内首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金童石化、升辉包装、塞特精密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绿色动能持续释放,单位GDP能耗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以上,华西钢铁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推进企业管理创新,12名企业高管人才获评“太湖人才”。

我们唱响红色“主旋律”,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地见效。深入开展“三转一提”专题学习活动,全局作风转变持续向好。创新工信党建品牌,牵头38家金融机构组建金融服务党建联盟,发挥智慧+联盟作用,成立产业强市先锋攻坚队让党旗始终飘扬在服务企业一线

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发展圆满收官。“十三五”时期,是习近平制造强国战略思想在江阴落地生根、加速实践的五年,是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全面布局、纵深推进的五年,也是工信战线展现风采、彰显价值的五年。这五年,我们紧跟时代步伐,步履坚定、执着向前,创造了不平凡的发展业绩。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坚持稳中求进,工业综合实力更加强劲。牵头制定各类惠企政策20余项,累计推动149个市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滚动实施无锡市级“千企技改”项目1489个,工业产值走出低速增长“徘徊期”。我市实现“中国工业百强县”四连冠,争创中国工业大奖、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国字头”牌子30个,成功举办中国企业家年会等重大活动。上市公司由35家增加到53家,总数重回县市第一,实现直接融资1011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近三分之一,工业重点骨干企业净增53家、达到280家。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突出自主可控,创新发展动能更加澎湃。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新列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91项,获得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14项。新增2个国家级智能制造应用项目、31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和66家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打造形成高端纺织服装、金属新材料、石化新材料3个千亿级,新能源、车船及高端装备制造2500亿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1300亿级产业集群,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迅猛发展,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达到100%,全市域5G覆盖率超过50%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守牢发展底线,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厚实。开展多轮行业内安全隐患大排查,取消高新区化工集中区定位,累计关停“三高两低”企业250家,其中化工生产企业157家。金融监管和维稳迈出新步伐,坚决有力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着力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全市金融秩序总体平稳可控。累计实施157个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实现节能量50万吨标煤以上,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9.5%。绩效评价见实见效,凝聚起安全、绿色、集约、高效发展的广泛共识。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动惠企利民,工信服务品牌更加响亮。累计信贷投放1126亿元,新增或提档省级中小企业星级公共服务平台51家次,中小企业转贷基金、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累计为1600余家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近500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大数据中心,我市大数据整合应用经验被无锡确定为首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之一,入选中国“互联网+政务”50强。招引、跟踪投资项目信息300余个,18个项目成功签约,新增军工行业资质准入证书25张,54人获评企业高管人才项目,组织企业人才参加各类培训3000余人次。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强化党建引领,全面从严治党更加深入。坚持以新思想新理念统领工信工作,局党委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累计提拔中层股级干部41人次、交流轮岗40人次,一批年轻干部成为工信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6名干部走上市管科级领导岗位,3名干部提拔为正科级领导职务,工信队伍的素质与能力获得广泛认可。内部管理日趋完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达到100%,“三公经费”逐年压降,党政信息工作位列全市第一,对外宣传有声有色。此外,工会群团、行业管理、节能监察、老干部服务、档案保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五年风雨兼程,五年砥砺奋进。这五年,全局咬定目标、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在此,我代表局党委,向全局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工业企业整体亩均产出较低,受节能、环保、安全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日益放大;经济金融、安全生产等领域的一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服务企业的精准度有待提高,转变作风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对此,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高起点谋划“十四五”发展蓝图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首个五年,是我市全面深化“强富美高”新江阴建设、努力当好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关键五年,也是县域经济竞争格局加速重构、工业战场比拼亮剑的突围五年。观大势风起云涌,我们必须乘风破浪,以新优势挺立潮头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外部需求明显收缩,国民经济尚未实现良性循环。但大变局大挑战中也蕴含着重大机遇,未来五年将是宏观政策针对性最强、支撑最有力的时期,也是新业态加速涌现、新空间不断释放的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只要我们敏于择机、勇于抢机,定能乘势而上、再攀新高。看周边千帆竞发,我们必须奋楫争先,以新优势加速突围。当前,处于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的省内先进县区正在全面加速发展,大手笔大项目带来大崛起;无锡新吴、滨湖、宜兴等兄弟区市也在通过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等发展路径加速“弯道超车”,标兵渐远、追兵已近。面对“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形势,只要我们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定能争先突围、再塑地位。省自身爬坡迈坎,我们必须补短固优,以新优势强身健体。客观看,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期、发展瓶颈的集中突破期,工业总量、产业结构与标兵呈现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但历史地看,我们稳的态势在持续、新的动能在成长、好的因素在积累。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只要我们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定能克难奋进、再上台阶。谋未来重担在肩,我们必须肩负使命,以新优势展现担当。工业是江阴发展的脊梁,在县域比拼发展的新战役中,工业经济既是“主战场”又是“主攻点”更是“胜负手”;在我市勇当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军、区域一体化发展领跑者的新征程中,工业的战略性作用更加凸显。面对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只要我们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定能不负使命、再展英姿。

我们谋划“十四五”发展,必须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把牢江阴工业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在把握新机遇中重塑新优势。要顺应发展大势发现机遇,立足江阴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的阶段性特征,抓牢发展第一要务,推动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要着眼重大战略抢抓机遇,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成就更好发展。要放大自身优势创造机遇,充分发挥江阴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开放创新优势以及营商环境优势,着力做好“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文章,先人一步、棋快一招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努力实现超常规发展。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开启新实践中重塑新优势。坚定以新理念领航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创新创造融入江阴制造的基因血脉;积极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产业分工,向江阴制造注入“大开放”“大融入”的时代内涵。坚定按新要求书写答卷,积极在“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战略中贡献智慧、展现担当,让江阴制造更好地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太湖科创湾、深度融入长三角。坚定用新实践推动跨越,加快实现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路径上的新转变,推动我市工业经济从“加工制造”向“服务创造”大步迈进。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激发新动能中重塑新优势。从战略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深化“345”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我市大企业集团多的优势,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协同创新等措施壮大主业,形成具有江阴标识的“地标产业”,打造国内外产业循环的重要支点和联结点。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以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为依托,探索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推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有机衔接,切实提高区域协作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要持续强化新发展能力,在燃起新激情中重塑新优势。对标对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发展使命,持续深化“三转一提”专题活动成效,既要“知不足”,清醒认识差距,更要“不知足”,不满足于既有的地位和优势,不满足于既往的探索和经验,要走出“舒适区”、勇蹚“深水区”、敢闯“无人区”,争创县域工业层面更多的第一唯一。全面强化政治引领、经济建设、改革攻坚、应急处置、系统推进等能力,善于把大工作分解为小清单、小任务、小项目,形成闭环、紧抓在手、勤于调度,真正以过硬本领和实干实绩扛起使命担当。

基于以上要求,“十四五”时期工信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咬定“产业更高端、创新更澎湃、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战略目标,服务“南征北战、东西互搏”战略格局,聚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建成具有显著区域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重塑新优势,奋战新征程,必须牢牢把握“五大关键”:

——更加重视规划引领。规划是发展的先导,是重塑新优势的先决条件。要以前瞻性、科学性的规划,引领产业融入发展大局、发展战略。认真编制“十四五”先进制(智)造业发展规划和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坚持需求牵引与供给优化并举、稳增长与调结构相平衡、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并进的整体思路,统筹谋划下一个五年工业经济的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和发展布局。高标准编制霞客湾科学城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科学城的产业发展方向,加速数字赋能、智慧赋能,高起点打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高地。全力对接国家、省市各级战略规划,在重大战略、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等方面实现有效衔接、精准突破。

——更加重视创新驱动。创新者强,创新者进,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更好承接中心城市创新“溢出效应”,加大产业政策倾斜力度,全面提升新兴产业能级,尽快突破产业结构的“低端锁定”。深挖数字经济潜力,做大物联网、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整合高端软件、人工智能等产业零散资源,全力推动数字产业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在产业链重要节点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更优的政策环境鼓励科技型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加快传统产业创新升级,推动纺织、石化、冶金等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产业链价值链整体向中高端攀升。

——更加重视精明增长。精明增长讲求节约紧凑、精耕细作、绿色发展,是解决我市人口密集、产业密集、土地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等突出矛盾的必然之举。必须跳出“摊大饼”式的粗放发展思维,全面树立“寸土生寸金、亩均论英雄”的发展理念,以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为抓手,强化对内挖潜,加快腾笼换鸟,倒逼企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能耗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空间由工业用地向城市空间转变,加快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功能集合,不断提高亩均投入、亩均产出、亩均税收,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土地空间、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最大的产出效益。

——更加重视安全发展。安全是发展底线,要以安全的“万无一失”避免“一失万无”。要抢先谋划产业安全,加速补足产业链短板断点,尽快围绕产业链谋划替代链,既立足于国内国际双循环配置自身产业链,同时布局在极端条件下,最高效率在双循环中替代配置,最大限度在省域内以及长三角区域替代配置,保证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要有效保障金融安全,落实源头防控举措,坚持创新举措和依法打击双向发力,加速处置存量风险,坚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切实抓好生产安全,突出重点行业,紧盯重点企业,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化工、船舶修造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更加重视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要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系统把握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与安全,该稳的要坚决稳住、谋定而动,确保工业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但也绝不能以稳增长为由牺牲“进”的态势,绝不能以牺牲安全、破坏环境为代价求增长;该进的要积极进取、负重突围,推动江阴制造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迈进。要处理好近与远的关系,系统把握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既要把短期的各项指标任务完成好,又要夯实长远性、基础性工作,注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注意集中优势资源力量,聚焦发展主攻方向。

三、高标准确保首战告捷、开局必胜

今年是“十四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五年看头年、开局是关键;今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新起点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非凡。全局上下要紧扣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既定方向不动摇、咬定年度目标不放松,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一着不让抓落实、求突破、见实效,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和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工业投入增长10%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和关停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5家,全力实现科创板零突破。

当前,境外疫情仍在蔓延,国内多地出现零星病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很大,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警觉、警惕,坚持早摸底、早准备、早部署,牵头抓好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市工业企业节前节后生产保持有序衔接、经营稳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围绕全年目标任务,重点实施“六大行动”

1、实施工业经济稳增长行动,以更快的发展速度开新局。把稳增长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力争主要指标高于无锡大市平均水平、位居大市板块前列。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安排60个工业重点重大项目,总投资6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0亿元。突出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及“三个一批”千万元以上项目,重点推进中国中药创新中心、双良硅材料科技单晶炉等重大签约项目早落地,中新智能制造产业园、瀚宇博德智能化PCB生产线等重大产业项目早开工,智建美住移动建筑、申桦汽车零部件等在建项目早投产。加快推进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15%全力抓好运行调节。做好重点板块责任分解、重点行业精准帮扶、重点企业达产达效,力保总量增速,工业增加值率完成无锡下达的目标任务。强化部门联动,及时匹配税务销售、工业用电等数据,确保应报尽报。重点加强对国际国内贸易形势、原材料价格、企业用工状况的跟踪分析,第一时间提供预警预测。全力抓好企业培育。加大对规上后备企业的精准培育和跟踪服务,不断壮大规上企业规模,新增工业规上企业单位数超过260家。更加注重企业的成长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着力扶持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新增无锡市级以上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以上。

2、实施制造业优化升级行动,以更优的产业高度开新局。以集群集聚、提质增效为重点,努力让产业更高端做好存量提升文章。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做强高端纺织服装、石化新材料、金属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链,争创全省卓越产业链加快推动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继续实施“千企技改”重点技改工程,实施重点技改项目不少于100个、投入不少于100亿元。继续发挥政策规划引导作用,做好财政资金支持和引导基金投入,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进口设备免税等各项支持政策,激发企业改造升级动力。做好增量带动文章。集中要素资源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年末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再提升0.5个百分点。实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物联网产业产值增长13%以上,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7.5%以上。加速“新基建”建设,建成5G基站1500个,实现城区、主要镇区5G网络全覆盖。加强服务型制造培育孵化,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布局5G通信、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健康文旅五个未来产业做好产业链升级文章。落实落细345”产业布局,推动“链长制”责任落实,编制产业链结构关系底图和攻坚目标蓝图,协调实施产业链培优做强、招商突破、技术创新、要素保障、服务提升“五大行动”。聚焦产业链关键节点,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完成上级下达的招商目标任务。

3、实施智能创新引领行动,以更强的创新浓度开新局。坚持以智能化引领江阴制造、以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努力让创新更澎湃。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推动实施重点智能化项目20个,确保完成重点智能化建设项目投资54亿元以上。突出示范引领,鼓励支持更多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打造具有江阴特色的标杆类企业,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5个、标杆类企业2家。坚持从面上整体突破,推进新桥镇智能制造示范镇建设,力争建成海澜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打造“智造江阴”品牌。加快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年内新增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家、无锡企业技术中心10家。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和首台(套)重大装备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在高端制造领域自主研制高新技术装备、大型成套装备及关键部件。积极发展智能化装备产品及关键零部件产业,着力解决智能工控系统本地化问题。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运营商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开发力度,鼓励企业深化物联网、互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促进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实施个性化、差异化企业“上云”策略,推动更多企业资源“上云”,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20家。

4、实施发展空间腾拓行动,以更大的攻坚力度开新局。着眼长远发展,努力破解安全环保约束紧、能源土地要素保障不足等难点问题,全面助力“美丽江阴”建设。提升整体产出水平。更深层次推动实施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差别化政策,高标准建设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出台低效工业用地清退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确保在清理腾退低效工业用地上取得实效。加快绿色制造发展。积极创新节能降耗工作机制,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推进绿色制造示范创建,探索绿色创新投资业务。严格实行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年内推动节能改造项目20个,实现节能量5万吨标煤以上。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落后产能排查梳理,重点抓好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整治,高标准推动临港化工园区提质升级,及早锁定化工生产企业淘汰关停目标,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或异地迁建。全面落实安全责任。深入开展船舶修造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推进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攻坚行动问题隐患整改,开展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5、实施金融能效提升行动,以更好的产融结合度开新局。把握好金融的功能定位,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加强金融行业监管。持续开展对地方金融组织的分类监督检查,准确掌握地方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情况,继续探索新兴监管模式。加快完善非法金融治理长效机制,做好非法集资活动的防范和处置工作,推动非法金融活动深度治理。突出金融服务属性。抓好信贷投放,引导各银行机构积极争取信贷资源。创新银企对接模式,开展更多专题性、个性化、特色化的银企对接活动,争取更多更优的银企签约项目落地。充分发挥市镇两级转贷平台作用,积极对接无锡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努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立完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基金体系,推进产业、科技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强化资本市场支撑。推动“江阴板块”量、质“双提升”,加大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针对近两年有望上市的企业,强化对接协调,落实责任主体,加快上市进程。推动上市公司合规化运行,引导企业更加重视市值估值,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整合兼并优质资源,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妥善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全面排摸出险企业风险底数,做好防范预警,严控风险增量。加快推进不良贷款压降,引导各银行对上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开展重点区域板块风险化解,对存量风险企业,坚持“一企一策”,统筹做好稳生产、稳金融、稳舆情、稳人心,全力维持经济社会稳定。扎实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巩固省级金融生态达标县成果。

6、实施惠企利民保障行动,以更实的群众满意度开新局。突出“贴心、专业、精准、高效”,为企业发展、民生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优化政策环境。坚持问计于企、以需定策,进一步优化产业强市政策,提升产业强市政策的集成度、创新度、优惠度。加大对产业强市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与企业交流和走访获取的第一手信息,及时对政策实施效果开展评估。积极争取国家工业强基、省转型升级等专项扶持资金,对上争取扶持资金力争再有新突破。加强企业服务。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更多地把办公室搬到工厂车间、把会议室放到问题现场。抓好市场开拓,完成市场拓展活动4次,组织动员参加活动企业50家,招引推送10个项目信息。继续加大对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助力重点产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招引。强化大数据支撑。深化部门联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不断提高数据共享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应用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引导同类型应用向智慧江阴综合管理平台、最江阴生活服务体系充分汇聚。整合民生服务类应用,优化各类手机移动端平台,深入对接和挖掘功能服务,持续扩大平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大数据价值,依托大数据通用分析平台,助力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高水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深向实

事业发展,关键在党、核心在人。要实现“十四五”首战告捷、开局必胜,必须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建强干部队伍、巩固基层基础、筑牢廉政防线,以党建“最大政绩”保障发展“第一要务”。

1、以强根铸魂的自觉加强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党建的根和魂,要把聚焦点、着力点放到讲政治、讲大局、讲行动上,办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要把牢政治建设“定盘星”。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化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做到一次整改、长效落实。要筑好理论武装“压舱石”。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学常新、真学真用,始终把准前进的正确方向。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政治理论学习向党支部延伸,各支部要坚持经常性政治学习,自觉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打开思想解放“总开关”。克服“等靠要”思想,摆脱老传统、老经验的路径依赖,各业务条线要多到先进地区取经,对标先进经常性审视自身工作。精进创新追求,把走在前列、走出新路作为讲政治的重要体现,以新的思维、新的观念谋求新的发展。

2、以坚定有力的行动贯彻组织路线。组织建设是党建的重要基础。要强化人才队伍战斗力。坚持以崇尚实干为导向,创造更多平台和机会,把政治坚定、德才兼备、工作务实、廉洁自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干部梯队。围绕提升“七种能力”,加大集中培训、交流轮岗的力度。全局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注重融合式学习,争做工业、金融、大数据复合型人才。要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实施支部星级提升工程,各支部要围绕四星、五星级党支部标准,查漏补缺、积极创建。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确保组织生活标准化、常态化,推动机关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扩大党建品牌影响力。围绕工信惠企党建品牌,聚焦特色领域,集中优质资源,拓展联动范围,精心打造一批红色先锋阵地、融联共建服务项目,形成更具影响力、更富创新力、更有时代性的工信、金融红色风景线。

3、以坚韧执着的决心深化正风肃纪。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要严明纪律规矩。常怀敬畏之心,严守廉政底线,做到既“勤政”又“廉政”,能“干事”又“干净”。坚持挺纪在前、抓早抓小,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加强警示教育,力抓好一系列禁令的贯彻执行,深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要加快作风转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加强防范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隐形变异问题,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强化制度执行,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要强化责任担当。健全“三转一提”长效机制,把高标准、高节奏、高效率融入各项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树立狠抓落实的鲜明态度,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上级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同志们,波涛蓄势,起于涓滴;事业兴旺,始于足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发扬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为民服务孺子牛的精神,闻令而动、勇毅出征,为使命而战,为荣誉而战,为未来而战,在江阴勇当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军、区域一体化发展领跑者的崭新征程中留下工信印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此件公开发布)

  • 收藏
  • 打印
  • 关闭